APP下载

中职学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分析

2016-03-04武玉朱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中等职业师生关系

武玉朱

(衡阳技师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中职学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分析

武玉朱

(衡阳技师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在普通教育领域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很多,但是职业教育目标与普通教育目标不一样,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尤为重要。普通高中着重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升学做准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中的学生也存在明显的差别,有其独特性。在普通教育领域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有的在职业教育领域并不适用,然而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中职师生关系的研究对丰富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理论有一定的贡献。

中职学校 和谐师生 关系理论 基础分析

引言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主导面在教师。我们必须要提高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态度和专业技能,并探索相关的规律、途径和方法,用“心”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1]

一、现状

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 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中职学校师生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和眭融洽的师生关系逐渐远去,成为留在老师们心目中的美好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当前不够协调、较为紧张的师生关系。归纳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之间关系出现隔膜

当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相对较少,有的教师仍奉行“师道尊严”,高高在上,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上完课便离开学校,很少找学生谈话,交流思想,一个班一学期课上下来,认识不了几个学生;老师不找学生交谈,学生更不会主动与教师交流,师生间的距离自然拉开,形成隔膜。因而,有的学生不愿与教师不合作,甚至产生敌对情绪,教师威信难以维持,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难受,整个教育过程死气沉闷。似乎学生不愿学习,调皮捣乱,都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与老师没关系。因而,有的教师感言:“跟现在的中职生上课,简直是受罪和折寿”。[2]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一些学生本来基础差,进入中职校后仍无心学习,不求上进,教师讲的知识听不进,教的技术不学,对学习无兴趣和动力,成天无所事事,混天过日,考试不及格,补考也不愿参加;且对教师不尊敬、不文明、不礼貌,甚至出言伤害老师,顶撞教师,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组织纪律性差,教师自尊心受到伤害

现在有的学生纪律松散,行为习惯较差,课堂随意讲话,大声喧哗或搞恶作剧,影响他人学习,干扰教师行课;有的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根本不放在眼里,反而顶撞老师,甚至辱骂老师,仇恨教师;个别的还放出狂言,要“修理”所记恨的老师。老师们感到十分寒心,辛辛苦苦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不仅得不到学生的赞赏,反而遭少数学生的记恨,心理上难以接受,自尊心受到伤害,影响到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3]

4.学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加重,师生间矛盾加剧

当前,中职学校的一些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学校管理产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越来越重,把学校和老师放到自己的对立面,学校这样规定,老师这样讲,他偏要那样做,故意“顶牛”,对着干,反其道而行之,不管教师如何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一些学生就是不领会,照样我行我素,且逆反心理更为加重,师生间的隔阂无形间拉大,矛盾加剧。

二、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了解学生,热爱学生

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观察与了解,我们的教育就难免是盲目的。只有把准了学生的“命脉”,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成长、解决的学生困难、维护学生的权益。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只能是缘木求鱼、无源之水。也很可能由于缺乏必要的了解,致使工作失误,影响师生关系。 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对职业的热爱,必然体现为对学生的热爱。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他的职业,又爱他的学生,那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了”。我们“既要关心金凤凰,也要关心丑小鸭”。

2.尊重学生,民主平等

相互尊重是师生关系走向和谐的第一步。我们应该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承认差别、正视差别。如果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和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师生关系就很难走向和谐。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应虚心听取和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在出错时应向学生坦言自己的不足;在与学生谈心时应真诚以待,以心换心。

3.信任学生,赞赏学生

尊重学生就要信任学生。信任是教育的基石,信任是一种力量。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才会相信教师,真正平等有效的沟通才会开始,真正的教育也才会开始。 教师要相信学生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并尽可能地支持他们,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与舞台。尤其是在对待一些“后进”学生时,更应平等地对待他们,多鼓励、多指导。信任是一种力量,它可以鼓励人们积极上进。

结语

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由于教师和学生是能动的主体,因而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变化和发展的师生关系。可以说,没有师生互动的过程,没有师生关系的构建,就不存在教育活动,师生关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要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背景和环境,良好师的生关系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在中等职业学校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中职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李明亮. 中职学校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思考——对当前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的调查分析[J]. 理财世界, 2009(2):72-73.

[2]赵晶, 梁婧婧, 王媛.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 职业, 2014(20):64-65.

[3]赵阳漾. 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中等职业师生关系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人工智能视阈下教育领域各层次的战略管理框架
教育领域传统书籍的数字化发展——以人教学习网电子教材教辅为例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