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课堂需明了“学”的目标,巧妙“导”的方法
——以语文导学课堂教学为例

2016-03-03欧阳丹卉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导学式熏陶导学

欧阳丹卉

(湖南省娄底市星星实验学校)

导学课堂需明了“学”的目标,巧妙“导”的方法
——以语文导学课堂教学为例

欧阳丹卉

(湖南省娄底市星星实验学校)

以语文导学课堂阅读教学为例,在“导学式”的教学实践研究中,明确学科教学目标,巧妙运用各种引导方法,达成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科目标;导学策略;语用训练;人文熏陶

“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定位为学习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导”,着眼于教师的“善导”。在课堂上,有些老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目标不明了,对怎样做到“善导”不知所措。本文针对这两个难题,以问题最突出的语文导学课堂教学为例进行一些粗浅的探索。

学科教学目标由该学科课程标准确定,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同样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用训练和人文熏陶有机进行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

那么,语文课堂如何实现语用训练与人文熏陶相得益彰,让语文教学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教师如何做到“善导”,使教师的“导”成为学生课程素养、综合素质提升的翅膀呢?我想,从思想认识层面和课堂操作方式两个方面入手是必不可少的。

一、牢固树立语用训练与人文熏陶的融合意识

真正有成效的语用训练,并不是以文字技巧取胜,也不是干巴巴为语用而语用的枯燥训练,而是让学生在语用训练的过程中,既能练出并提高自身的语用技能,又能同时吸取语言文字充盈的文化蕴涵,得到良好的人文熏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语文真正的人文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乐于并真正形成良好的、属于学生自己的听、说、读、写技能。

二、实践中探索语用训练与人文熏陶融合的导学策略

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人文熏陶功能,优秀的课例能让我们从课堂操作层面看到在教师的因势利导下语用训练与人文熏陶的完美融合。

(一)记叙文阅读教学

《卖木雕的少年》是一篇记叙文,我们来看看教师是如何导学做到语用训练与人文熏陶的完美融合。

教学片段:

教师要求学生读第三至七自然段,画出“我”遗憾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共有三处:(1)“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木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2)“我捧着象墩,仔细观察,爱不释手。”(3)“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师生合作读找出的句子:第一遍学生读上面的第(1)(2)句,每读一句,教师读一次第(3)句;第二遍师生调换读。体会“我”深深的遗憾。

学生再默读课文,圈画合适词语填空:摊点里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木雕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但是,因为我的行李已经超重,只得放弃购买的念头,因此很(遗憾)。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用了自由读(初读)、笔读、带范读和引读性质的师生轮读、默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以读为导,体悟关键句这样的语用训练,达到了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我”的遗憾这一人文感悟训练的目的。

(二)初中诗歌阅读教学

《有的人》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诗,教师采用读品结合的导学之法,在训练朗读、领悟语言中体会鲁迅的伟大。

教学片段:

指名朗读师生品读(结合示范)第2~4节:(1)“呵,我多伟大!”——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傲慢、狂妄的语气](2)“想‘不朽”’——怎样读出讽刺的语气?[把“朽”字声音拖长,读得夸张一点]。

讨论:把“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改为“有的人/欺压老百姓;/有的人/为人民服务”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骑在人民头上”这个典型动作,加上“我多伟大”的典型语言,非常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残暴无耻。“俯下身子”这个动作,加上“给人民当牛马”的贴切比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改了的诗句比较抽象,又不押韵,不符合诗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导学式”的教学实践研究中,首先必须把握住学科特质的具体目标,在实施目标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和人文熏陶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灵活的方法巧妙地引导,才能把握住“导学式”教学模式的要义。

[1]钱梦龙.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陈金铭.跟着名师教语文[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3]洪镇涛.我的阅读教学主张[J].教研天地,2006(5).

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导学式”教学实践研究(XJK012BZXX018)的研究成果。

·编辑 温雪莲

欧阳丹卉(1979—)女,汉族,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导学式熏陶导学
用艺术熏陶家风
艺术熏陶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如此熏陶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