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式教学驱动课堂进程

2016-03-03陈静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硝酸解决问题思维

陈静

(浙江省平阳中学)

问题式教学驱动课堂进程

陈静

(浙江省平阳中学)

高考的一轮复习知识范围广、宽度大,尤其是元素化合物的复习,学生有时会觉得化学太琐碎,方程式太难记,总觉得化学既有理科思维,还要死背一些东西,容易造成复习疲劳,复习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能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探究式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呈现知识,让学生去回忆,去思考,完成自我复习,自我提升,这样就能避免复习课堂枯燥化,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复习知识。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以“问题解决”者的身份,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开思考、讨论和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宏观调控,设置梯度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断的释疑中得到快乐。

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古人云“学贵有疑”,传统课堂已经习惯了教学生怎样回答问题。要想将知识融入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生疑。新教材中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交流讨论、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等栏目的设计,其目的不仅仅是引发学生思考,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提出问题。

首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和提问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思想,敢于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既然是实验,就伴随着成功和失败,当学生或者老师实验失败时,我们不应该简单搪塞过去,而应抓住这个契机,跟学生一起讨论失败的原因,找到解决办法,此时恰恰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佳时机,而且也是新知生成的最佳时机,此时教师要抓住机会,给学生充分的质疑答疑时间,从而实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复习硝酸性质时,我先提出一些问题:(1)1 mol 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反应,Cu能否完全溶解?为什么?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由于上节课刚复习过硫酸的性质,所以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因为反应过程中硫酸的量减少变稀,反应停止,此时溶液中存在Cu2+、SO42-、H+。

(2)那么往其中加入一种盐可以使Cu继续溶解,那么可以是什么盐?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加入硝酸盐,就可以继续氧化Cu(3Cu+8H++2NO3-=3Cu2++2NO↑+4H2O)。学生对于金属与硝酸反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讨论完毕后,继续提出第一些问题:3 mol Cu与含2 mol HNO3的稀硝酸溶液反应,Cu能否溶解完全?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并指定一位学生发言:不能完全溶解,因为硝酸所提供的H+不够。那么为了使Cu溶解完全,还需向该溶液加入多少H2SO4?学生很快得出还需要3 mol H2SO4。

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并解决,学生完成了对硝酸性质的复习,并加深了对于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认识,在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硝酸一部分做氧化剂,一部分还是以NO3-的形式留在溶液中。金属与HNO3、H2SO4混合酸反应时,应根据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根据溶液所提供的总H+和NO3-的物质的量做出过量判断,再进行相关计算。这样学生就实现了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二、在教学中向学生不断渗透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其本质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些学生不知道怎么分析问题,经常采用试的方法,答对了,瞎猫碰死耗子,答不对,束手无策;还有的学生采用过筛子的方法,好比用一串钥匙开一把锁,逐一尝试,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教会学生正确归纳问题的类型,分析问题的性质,有利于弄清问题间的关系,从而选择正确的思维方法。高中化学问题复杂多样,按照问题的性质可大致分为:解释性的、辨析性的、推测性的等;按照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背景性问题(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相应的准备性知识,如课前回顾)、中心认知问题(需要学生在一节课中认知、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就是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巩固性问题(需要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等。选择正确、合理的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化学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既可采用演绎法,也可采用归纳法。如学习某一族元素时,可以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学习C时可以采用发散思维形成与C有关的一个网。针对不同情况,教师应该经常选择典型性问题分析、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学生认知能力

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一节课,学生掌握得怎么样,要看学生能不能开动思维机器,能不能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能不能发表独到的见解。简单地说,就是能不能有效地去自主建构。引发认知冲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呈现的铁的腐蚀实验示意图,如果只从表面分析,很容易得出:析氢腐蚀由于产生H2,导管中压强增大,液面下降;吸氧腐蚀消耗O2,导管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图示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吻合。如果动手做一做,结果出人意料:析氢腐蚀在开始时很难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明显的现象是液面上升的速度比吸氧腐蚀快得多,从而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认知冲突,动态生成真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理解,也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问题探究意识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开讨论,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多地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允许并鼓励学生利用别人的设想来完善自己的想法。一个学生的智力活动带动、促进另一个学生或一群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开阔了学生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化学实验装置的替代、实验现象的分析等都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好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要提高它的效率,就必须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根据每节课的特点采用实验探究、生活化学及问题讨论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中。复习课在学生的学习中非常重要,我们在引导学生复习的时候,可以向学生展示物质知识可能的呈现方式,对已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运用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外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温故而知新”。

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硝酸解决问题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一道关于铁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的七种解法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