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议品德课程活动化教学的时代价值

2016-03-03石爱平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品行品德思想品德

石爱平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议品德课程活动化教学的时代价值

石爱平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品德课程活动化教学是一个被所有从事学生品德教育的人共同认可的,但是究竟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课程实施方式的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活动化的品德课程教学的实践改革呢?从这个时代来讲有哪些内在的现实价值呢?拟对此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

品德;活动化;自我要求

一、活动化教学研究是实现品德课程时代价值的自我要求

活动化教学是品德课程自我的拯救,是通过这样的改革来赢得孩子的重要方式,如果我们连孩子的兴趣都没有吸引,那么,我们的学科价值还何谈实现呢?

思想品德课程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于孩子理解自我、社会与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形成亲社会、亲国家、亲他人的积极健康的情感,对于学生诞生良好的公民意识、权利精神和平等观念,对于青少年学生学会正确处理来自于人际、学业和成长中的困惑,对于学生形成基本的社会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辩证、分析与归纳的思维品质,培养对于政治、经济、法律、心理及社会学等方面研究的兴趣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中考学科弱化该学科地位的背景下,如何才能让这一学科的价值充分地呈现出来,而不是因为中考的简单化、非主科趋势而日益边缘化,日益从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划分出去,成为一门仅仅是考试时才会想起的课程,成为一门仅仅是为了考试才去教的学科。

价值是自己争取的,思想品德课程如果不进行自我的改革、不进行自我的创新,那么它就不能体现出其内在的价值,就不能成为一门在学校课程体系中重要而现实的存在,只有当别人看到该学科存在对于学生精神面貌、思想素质、理想品质、意志特征、学习精神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后,这个学科的价值才会被超越考试的方式而认同,所以以活动化为取向的教学研究就成为一种学科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活动化教学研究符合时代对人的发展的主动性和完整性追求

单纯地听与说,培养的是一个缺少主见与创造力的人,在单纯地听与说的课堂里,学生要做的其实就是配合老师完成老师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每一个学习的动作其实都是一种迎合教师的思维需要,这样的学习有时看起来非常精彩,但是实际上学生依然是一种被动的存在。

任何人的完整性成长,都必须是发自主体的,自动和自觉的过程,活动化赋予学生更大的空间与时间,活动化将课程的目标与价值翻转为学生自我的设计、参与、体验、交流、总结、分享与感悟,在设计中学生学会了创新,在分享中学会了倾听,在交流中学会了展示,在总结中学会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在参与中学会了合作与实践,这样同一个学习的主题,在课堂里是单维单向的传递,而在活动中则是多维多向的碰撞与成长。

三、活动化教学研究体现当代知识与学习观的新发展

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最符合学生长远发展需要的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才能培养学生可持续生长的一生的学习能力,我们清楚地知道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尤其是学生的品德学习更是如此,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明白,仅仅是听别人讲道理,而且是教条化的讲道理就能形成良好的品德认知与情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有效的品德学习应该是让学生浸入其中的学习,是学生在自我感悟和自我思考中获得的学习,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起学生对道德探讨的热情,激发起学生对于深入思考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热情的学习。

活动化教学就是这样一种学习,学生的学习发生在学生的对话、演讲、辩论、体验、观察与实践中,学生的道德学习发生在各种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核心特点的品德活动化课程中,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切都自然生长,一切都水到渠成。

另外,从知识的本身来说,学生的学习从来不只是书本上的条目,是有价值的知识,伴随学习过程而来的情感以及诸如表达、协调、组织、创造等能力也具有和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意义。知识发展到后现代,权威在解构,科学也开始绝对化,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经验、学生的价值观、学生的世界观、学生的道德判断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知识,其本身就可能是社会发展的最好的道德资源,只有活动化的教学实践,才会让这样的知识观、这样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被尊重、被发现、被挖掘和被应用,从而成长为一个社会将来最重要的道德力量。

四、活动化教学研究体现了当代世界加强学生品德教育的共同取向

尼基·摩根在英国教育部首次举行的品行教育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强英国学校对学生在个人品行上的教育,培养对英国社会发展有益的健全、高尚的个人品行及价值观。尼基·摩根在讲话中说,“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远大梦想,同时有实现这一梦想的能力——那就是健全而优秀的品行,让他们发挥潜能、实现理想。”阐述了培养学生品行的重要性。摩根在讲话中呼吁英国的学校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在校学生个人品行的教育与培养。

在全球化的深入影响下,在科技发展深刻改变人们思维与生活的时代里,在道德与传统日益被边缘化的今天,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教会他们如何明辨是非,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世界,教会他们过一种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话题。

当然德育的强化绝对不可能是靠单纯的说教来完成的,德育我们必须思考用一种孩子们喜欢的方式,用一种孩子们感觉真实的方式,用一种孩子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此时活动化设计的研究就有了一种切合主题的呼应。

[1]陈建炳.让思想品德“五学”课堂形神兼备[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2):96-98.

[2]高世成.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3):64-65.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品行品德思想品德
优良品行
选择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不耻下问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彭林军:诚实守信 砥砺品行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