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高效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

2016-03-03福建省浦城县永兴中学姜秀雄

学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文本阅读教学

福建省浦城县永兴中学 姜秀雄

浅谈初中高效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

福建省浦城县永兴中学姜秀雄

本文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构建文本对话平台和鼓励小组合作等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高效阅读师生关系教学情境文本对话小组合作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让其更高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目标。当前的阅读教学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观上的不重视和客观上目标设置不合理往往让教师教学偏离正轨;过于追求表面形式的新颖多变,关注课堂气氛的热烈,不见文本的挖掘和感悟,让教师忽视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对文本内容进行肢解抑或将语文课堂变成思想品德课,过度讲析造成教与学的失衡。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新课改对传统课堂提出了挑战,也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机遇。如何根据课标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是新时期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职责。

身为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观察和教学实践中,对解决阅读教学中效率低下的问题做了一些探讨。现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斯多德的话道出了老师和真理之间的轻与重。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爱老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前提。我们常听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道尊严”等话,从狭义上说这都让师生关系变得不平等。新课改中大力倡导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效语文阅读课的前提。当前的教学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初中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容易变得紧张。这都不利于开展高效的阅读教学。鉴于此,身为语文教师打破传统师道尊严的局面,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不仅在学习上,而且从生活和思想上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并爱护每位学生,力争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为高效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保障。

二、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康德说:“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高效的阅读教学也从知道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开始。法国哈伯特也说过“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这样的话。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如此。为防止教学缺乏针对性,首先就要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既要制订好三维目标,又要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整合三维目标,防止目标的割裂,便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在适度提高的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看到学生的提升点;教学目标要便于检测学生学习的结果,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

三、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

一曲费翔的《故乡的云》就能很好的把学生带入余光中对故乡绵绵思念的《乡愁》中。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情境的渲染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愉快的心境,能够快速地把学生的阅读文本的欲望调动起来,维持住阅读主体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高效的阅读效果。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响鼓还需重槌”,新课改的导语就是第一槌。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方式很多:悬念激趣导入、温故知新导入、故事吸引导入、诗歌格言导入、关注生活导入……另外,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绘声绘色的讲述能调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教师的激情投入更是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试想教师上课精神萎靡,学生又怎能兴致勃勃地参与课堂学习。

当然,现代教育科技的发展也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各种可能,因此多媒体技术、甚至腾讯Q Q、微信等等都可以为我所用,服务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例如:在微信群里公布话题“封建科举制度知多少?”引发学生讨论,为教学《范进中举》做准备等。

四、构筑多重的对话平台

对话是阅读教学的本质属性:“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构筑多重对话平台是高效阅读教学的保证。在多重对话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的基石,是阅读的真正追求,其内涵在于使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在阅读中丰富人文内涵。构筑对话平台要善于寻找与文本进行对话的对话点。

1.巧设问题,寻找对话点。问题设计得巧,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问题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这样,它便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与理解,达到感知文本的一定深度。如教学《老王》设计问题“如果让老王当你的车夫,你愿意吗?为什么?”显然,这比“老王是个怎样的人?”有效多了。

2.咀嚼词语,寻找对话点。对话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充裕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教学鲁迅的《社戏》时,让学生朗读“双喜等驾船”这一环节,琢磨“跳、拔、点、磕、“几个动词,体会”我”喜不自禁、急于看戏的欢快,体会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团结协作和聪明能干。

3.比较阅读,寻找对话点。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本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异同。与文本对话是对书面信息符号所含内容产生共鸣的情感活动过程。而比较阅读的运用,可以深入文本,挖掘出文本的意义。比如李白《月下独白》的教学,为了深度挖掘文本的意义,特地将它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作了比较阅读,因为两文都写到了“月”,我让学生讨论:两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学生的思维马上被调动起来。

4.转换角度或角色,寻找对话点。“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一个角度常常会有新的收获。例如:教学蒲松龄的《狼》时,引导学生从狼的视角或者一只夜出的猫头鹰的视角来理解文章内容,与文本对话的效果会更好。按角色转换原理,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可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把课文中死的文字激活,把静态的变为动态,把抽象的演绎为具体,使学生乐于与文本对话。比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我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角色转换,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就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5.巧妙补白,寻找对话点。教师要善于发现作者有意无意地留给读者可以想象的空间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补白。补白,就是引导学生在文章空白之处进行合理的推断、预测和联想。例如我在《孙权劝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对文章进行补白,还可以补充吕蒙在家里或军中刻苦学习的情节,进而要求学生完成记叙文习作《我也追星》等。

6.读懂典故,寻找对话点。作者把自己的理想、感情寄托在过去的人和事中,在文本中就表现为用典。在这种情况下,从用典处下手,就容易找到对话点。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引用了两个故事:垂钓碧溪讲了姜太公钓鱼钓到周文王。乘舟梦日边讲的是商开国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学生思考可知,大诗人李白是多么渴望像他们一样遇到明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啊!

五、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高效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不能离开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在课堂上尝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它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尤其那些潜能生也积极参与进来,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高效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全面深入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在温馨的氛围中,在良好的情境里与文本进行对话,体验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乐趣,让全体学生学有所获,各取所得。

[1]周印兰.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2]韩雪屏.与教学文本对话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