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转换角色中实现备课的“三心”

2016-03-0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三心教者预设

尹 丽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辽宁抚顺 113006)



在转换角色中实现备课的“三心”

尹 丽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辽宁抚顺 113006)

有专家定义,备课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做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

多年的实践让笔者意识到教者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自己的受教群的特点,甚至于每一个教学内容、班型的不同来实行有效的备课,以实现教学的高效化。以一次作文指导课为例,浅谈教学设计的一点思考:备课时要有角色意识,有三种心境。

一、精心确定教学内容,我的角色是教者

语文老师都知道学生对作文有畏难心理,畏难的原因是多种的,没有基本的写作方法是原因之一。虽说文无定法,但还是有基本的规律可循的。这种认识让笔者有了对学生作文基本技巧进行训练的想法。可是,作文训练我们无本可依。这个时候,教者的身份提醒要精心的确定教学内容,既要科学准确又要有实用的价值,还要与教材保持一致,要有合理合法的依据,于是,对自己确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的三个考虑:

1.依据课标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学的总指挥,绝不可以弃之不顾。细读了课标对写作的要求,其中构思、表达的要求与本次训练写记叙文的想法吻合。有了这个纲领性的指导后,确定本次训练内容为:文章的第一道风景——记叙文开头的写法的训练。

2.依据教材

现行人教版教材所选的文本考虑到了对学生作文的示范作用的。细致的阅读了所有的记叙类的文本,发现很多经典文本开头的方式就丰富多样化,像《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远远说起,娓娓道来;《紫藤萝瀑布》的悬念设置;《羚羊木雕》的矛盾激化;《芦花荡》的景物渲染;《济南的冬天》的修辞技巧;《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引用式;《背影》的开门见山等等,它们完全可以佐证我的教学构想,笔者觉得教学内容的确定更是有本之木了,“本”就是我们的教材。

3.依据实际

“实际”是指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际需求。设计的教学应用于初一下学期,学生们有了半个多学期的积累,这对教材的整合打下了基础;另一个实际是学生有切身利益的需求,作文得高分是每个学生的渴望,远而言之,记叙文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二、细心了解学生需求,我的角色是学生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基层有深入的了解,对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才能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还应以学生的视角来体会教学内容。马上转换成学生的身份,根据他们的学习经验、兴趣爱好、接受能力,想象着当这个教学目标在不远处等待他的时候,他们的反应。

1.了解需求

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老师教学需求的不同。因为有多年的工作经历,很了解学生。但每一个教学内容明确后,还是对学生进行了“你希望怎么上作文课”的谈话式调查,注意到所有学生都喜欢听范文,希望得到启发。作为教者,知道范文的弊端,但学生的需求是决不可忽视的,课堂上的心理满足对他们情绪的激发作用是不能小视的。于是,备课中,精心的挑选了近30个作文的开头的样本,让学生赏鉴,在学习和评价中规矩自己的写作。

2.了解起点

了解起点,主要指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因为是自己教了半学期的学生,已经带领他们学习了一些经典文章,写过了7篇习作,学生对记叙文开头几个常规的写法,应该是有认识的,只是缺少提升。于是制订教学方案,确定分类指导的目标与措施,以便实施因材施教。

3.了解兴趣点

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多了解孩子的生活背景,兴趣爱好,关注的热门话题,师生心理无距离,学生才有需要老师引导培育的欲望。

本次教学,是常规的作文训练课,偏重于写作理论指导,兴趣点不好把握,很容易上得一言堂死气沉沉。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找到兴奋点很重要。几经考虑后,决定从范文入手,从兴趣点入手,由众多的实例引出理论知识,且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笔者于是精心选择本次教学使用的范本,一部分来自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因为必须要关注到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起点,像《散步》《紫藤萝瀑布》《羚羊木雕》,而一大部分来自学生平时的习作,因为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感觉到学生的作文看似稚嫩些,但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没有距离感,品评起来更有话可说,而且,同学的文章被打印出来,无疑对作者和评者都是极大的促进。当读到本班学生的作文时,全体学生立刻就兴奋了起来,写作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所确定的题目《寒假里的一件事》《班级里的热门事》《难道我错了》等也是考虑到了学生兴趣点。

三、耐心等待知识的生成,我的角色是教者又是学生

教师都非常重视教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环环相扣,甚至用时分配都力求精确。但有时会忽略了教学中新知生成时的“留白”,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求知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体验活动稍有一点意外,教学将有可能陷入被动的局面。笔者觉得教学预设十分重要。要臆想出新知生成过程中,会有哪些影响目标达成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教者应该采取哪些对策解决。这个过程需要教者有足够的耐心,自己既扮演老师又扮演学生。课前反复“彩排”上课的全过程,每个问题抛出后预想出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怎么样的解读,面对错误的解读,将以怎样的引导使其回归正途,直至目标。这时,笔者的思想游走在师、生之间,角色在不断的转换中,这个过程是多变的,甚至是坎坷的,所有需要耐心。

1.预想学生的反应,自己的角色是学生,学习时会需要给知识生成留些时间。

2.预设教者的策略,自己的角色是老师,备课时要给答疑解惑备足理由。

教师在备课中就要有知识生成意识,时间预设不要过紧,对于知识生成充分预设问题,甚至预设多种困境出现。笔者建议,在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提问后、知识认识模糊时、概括结论之前、出现错误之后、出现难题时留“空白”。而当所有的“空白”都没能解决问题时,教者预设的教学策略就要大显身手了,因为学生程度的多样性、问题的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都要求教者备课时备足充分理由说服学生,抓住精彩的“生成点”。

本次作文课,在引导学生总结出开头方法后,笔者安排了一个实践练习,预想到作文开头方法有交叉性和不单一性,在安排学生判断六个文章开头的方式时,就给学生留下了充裕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判断、辨析、讨论,以至形成对开头方式的明确认识,知识有了生成的过程。

就如文无定法一样,教无定法,备课也无定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上只是自己准备本次作文课时考虑的一些基本要素而非全部。

猜你喜欢

三心教者预设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丰子恺的“三心”养生法
新课程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的基本策略
课文学习的“三心”“二意”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新时期石油企业领导干部应树立“三心”
某生课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