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14、15世纪佛罗伦萨的贵族政治

2016-03-02贺梦娴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第奇共和佛罗伦萨

贺梦娴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100)

试论14、15世纪佛罗伦萨的贵族政治

贺梦娴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100)

14、15世纪的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是当时欧洲的中心,与经济文化方面的活跃相比,共和国在政治上相对沉寂,显示出明显的贵族化集权趋向。但是在共和主义传统影响下,佛城集权政治保留了共和制形式,维持了个人与集体、共和与专制之间的平衡,保持了社会开放性、多元化的特征。对这一时期佛罗伦萨的贵族政治应当从两方面评价:一方面专权政治孕育的个人专制的萌芽,是佛罗伦萨16世纪以来共和主义危机、共和国覆亡的根源;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相对集中的政治对共和国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佛罗伦萨;贵族政治;美第奇;共和传统

14、15世纪的佛罗伦萨城是当时西欧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张力,但是与经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相比,这一时期佛罗伦萨的政治则相对沉寂,显示出明显的贵族化趋向。中世纪前期已经为广大平民阶层所控制的共和国的政治权力,开始落入少数贵族手中,逐渐形成家族独裁的寡头政治。佛罗伦萨共和国作为意大利共和政治的典范,其贵族政治的发展演变进程也受到了学界的关注,本文试对14、15世纪佛罗伦萨共和制向贵族政治的转化过程做一个较全面的论述与总结,并对这一政治演变趋势带来的影响作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一、佛罗伦萨贵族政治建立的背景

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北部亚诺河口,其城市的兴起可追溯到古罗马凯撒统治时期。1115年,新兴商人阶层成立城市公社,根据比利时学者亨利·皮朗的研究,这时期的公社实际上已有国家的所有属性[1]。1187年佛罗伦萨击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其自治权得到正式承认,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同意大利其他城市共和国相比,佛罗伦萨的共和制度起步较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后来居上,11世纪,新兴手工业工匠、商人为代表的市民阶层,以行会为依托,在同控制城市政权的旧贵族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终于在1282年建立起一个由城市七大行会①控制的新民众政府,对旧贵族权力加以限制,扩大平民政治权利,使共和国政治向着更加健全、民主的方向发展。

新政府所建立的行政体系中,最高决策机构是长老会议及其两个顾问团——主管行政咨询的十二贤人团与分管军事的十六旗手团。1289年,为扩大平民权力,特增设正义旗手一职,作为长老会议一员,旗手从平民中推选,掌控一定武装力量,帮助政府强制执行法律。这样,14世纪以后长老会议基本上是由八名长官与一名正义旗手组成。立法机构由人民会议及公社会议组成,任期六个月,尽管基本上为长老会议及政府官员控制,所发挥的效力十分有限,不过作为民众广泛参与政治的平台,它们在共和国政治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还有非常设的群众大会巴利阿,是由平民组成的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构。而共和国的司法权则交由三名外邦贵族行使,以此来保证法律的执行不受个人权力的控制。1293年,共和国制定了带有宪法性质的《正义法规》,把一切贵族世家、豪门大族列为专政对象,规定贵族不能任政府要职,进一步限制了显贵家族的势力。

但是,“十四世纪时,意大利北部产生一种明显的从自由城市过渡到个人和家族的君主制趋势”[2]74。佛罗伦萨的政治也明显沉寂下去,共和国的政权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商人贵族之手,家族纠纷引发的派系斗争越来越少,政治局面相对平静,政治贵族化的倾向日趋明显。

造成这一转变的原因,首先是商业发展引发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商品经济加快了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的发展,财富与权力走向集中,商人开始控制城市政权”[3]。与传统旧贵族相比,商业贵族一方面占据大量社会财富,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在长期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积累了充分的经验,在政治上更加精明。“这些握有城市统治权的商人贵族阶级,多采用家族独裁的统治方式,以此来举全城之力为其家族利益服务”[4]。

其次是这一时期佛罗伦萨面临的内外困境引发的社会危机。14世纪西欧地区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君主制在意大利各地迅速扩散,佛罗伦萨面临更加险恶的外部环境。而饥荒、瘟疫与经济危机更加剧了佛罗伦萨的社会危机。在此背景下,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政治上无权利与自由、经济上受压迫的庶民阶层揭竿而起,以梳毛工人为主体,于1378年发动起义,建立起一个庶民政府。这个群众性行会政府的统治,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把权力进一步赋予城市广大庶民群体,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推向了顶点。

同时,权力的扩散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特别是庶民政府对平民阶层的压制,引发了后者的不满与反抗,各党派斗争激烈,佛罗伦萨陷入空前的内乱状态。由此,权力的集中成为解决纷争的唯一途径。1382年,为解决各派别集团之间持续不断的暴乱,执政团决定改组政府,在庶民政府中受到压制的平民阶层选择与贵族联手,据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的记载,通过召开两次平民大会及多次成立巴利阿,新政府得以成立。这一政府召回了庶民当政期间所有遭放逐的人,剥夺了某些人自庶民政府处取得的一切官位及薪俸,同时对平民下层加以限制,取消小行会推举正义旗手及担任高级职位的权力,减少其在政府中的席位。至此,权力重归平民上层与圭尔夫党[5]163,以显贵家族集权为特征的政府建立。这个政府的建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走向更为群众化的政府的倾向已经结束”[6]183,虽然佛罗伦萨城市像从前一样处于共和制度之下,但是已经向着贵族化的方向发展。

二、贵族政治的形成及发展(1382-1494)

1382年的贵族寡头政府,推行的是保守政治。处于统治地位的家族,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政治结构与统治秩序的基础上,进行了复杂的选举制改革,从而实现对权力的攫取。

为保证选举的公平,共和国原本制定了一套复杂的选举制度,包括实行选区制度分配候选人名额,通过抽签制选举行政官员,以及由专门的选举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复查等。在这一制度下,选举委员会享有至高权力,它不仅有权决定提名者能否参选,而且能够决定参选人所能参选的官职高低。因此,新政府首先加强了对选举委员会的控制,收缩其规模,严格控制其成员的任命,对其权力进行严格限制。这样,委员会基本上是受显贵家族掌控的。其次,政府利用资格审查委员会控制各重要官职的任命。经委员会的审查,只有10%至15%的提名者能入围候选人名单,其中多数只能参与次要官职的选举。少数能够竞选重要官职的人,由名为中枢委员会②的执行委员会分配,竞争长老会议长官与正义旗手的职位[7]111。再次,在少数时候,政府也会越过抽签的形式,直接操纵选举。如1393年和1433年,马索·德利·阿尔比齐及其子里纳尔多·德利·阿尔比齐,都曾指令中枢委员会参与长老会议选举。他们同现任长老会议长官一起,推选下一届长老会议,而抛弃了抽签选举方式[7]111。

除控制选举,政府也控制了权力机构巴利阿。作为一个在共和国面临重大危机或政局动荡时才由执政团号召成立的非常设机构,群众大会巴利阿享有至高的权力,其决议不受任何机构、制度、法律约束。因此,这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在关键时刻化解城邦危机,也可能为个人所操纵,作为控制局势,打压政敌的工具[8]。自1382年政府成立以来,巴利阿在统治者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1382、1393、1400、1412年共和国遭遇统治危机时,政府都通过巴利阿修改法律或制定新法规,一方面打击、放逐敌对者,另一方面对担任公社官员的资格做出严格限定,从而实现对政局的控制[5]170-177。

通过以上一系列改革,显贵家族几乎垄断了政府的官职。据佛罗伦萨记录官员选任情况的特拉特档案显示,从1400年左右到16世纪前期,城邦中约有40多个家族当选正义旗手、长老会议长官及顾问团超过40次,其中32个超过50次[7]111。总之,1382年政府的贵族化倾向是十分明显的。

这种政治贵族化的趋向,在1434年科西莫·德·美第奇执政后达到顶点。从1434年科西莫登台,直到1494年其孙洛伦佐去世,是佛罗伦萨的美第奇时代,也是共和国的黄金时期。延续六十年的美第奇家族统治,通过对政府机构内部的变革以及对社会各阶层的控制,牢牢地控制了整个共和国的权力。

美第奇家族统治的特点是共和国形式下一人统治[9]166,科西莫通过担任执政团旗官,对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加以控制,同时拉拢一批在商业上与其家族有共同利益,并且对佛罗伦萨政治有极大影响的家族作为其支持者。在对政府机构的变革中,美第奇家族有两项重大政策。

首先,是科西莫·美第奇对中枢委员会权力的强化。阿尔比齐时代,中枢委员会已经被赋予了推选长老会议长官的权力,不过这种权力是暂时的,只用于推选下一届长官。而科西莫上台伊始,就以准备新的选举袋为由推迟抽签选举的进行。在此期间,由中枢委员会负责从通过资格审查的候选人名签中选择一小部分,放入临时选举袋进行选举,这样,共和国的重要官职事实上是由中枢委员会推选产生的,中枢委员会已经掌握了行政官员任用权。当1436年新选举袋准备齐全之后,中枢委员会的这一权力并未被剥夺,反而由其所推选的长老会议无限保留,成为惯例。这样,抽签选举已经完全流于形式。其次,是科西莫之孙洛伦佐·德·美第奇的行政改革。在控制共和国行政大权的基础上,他把重点指向立法大权,于1480年对政府进行改革,以七十人议会取代原有的人民会议与公社会议两个立法机构。一般认为,这是佛罗伦萨贵族寡头集团正式形成的标志,意味着显贵家族在共和制下的集权达到了顶峰。

除对原有共和制政治体制的变动,美第奇家族也通过树立自身威望来取得社会的支持。“他们把大量钱财用于市政建设与装饰,并通过贷款或援助的方式获得欧洲其他政治势力的支持”[10]。他们还与各阶层接触并取得他们的信任,利用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外交实力为行会中的小作坊主、手艺人提供保护,得到他们的极大拥护。

至此,自1382年以来的权力集中已经达到顶峰。美第奇家族一方面通过操控选举使共和国权力机构长老会议、十二贤人团、十六旗手团都为自己的支持者所掌握。另一方面恰当运用暴力手段对付政敌,大量流放其反对者,剥夺他们的全部财产,来加强其政治权威。这样,以美第奇家族为首形成了一个比之前任何时期都稳定的贵族寡头集团,而美第奇家族无疑是这一集团的核心,类君主制也在佛罗伦萨建立了起来。

三、佛罗伦萨贵族政治的特点及影响

从1382年贵族寡头政府的建立,到1494年洛伦佐·美第奇去世,佛罗伦萨政治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显贵家族愈来愈严格地加强对政权的控制,平民不再能够通过聚会抗争、消极投票等方式影响政府的政策,派系斗争明显减少,共和国政治进入了相对安定的时期;另一方面,尽管贵族采用了独裁的政治手段打压政敌,控制政府,他们却始终未曾放弃共和制度。原有共和体制基本得到保留,共和政治在商业、文化发达的佛罗伦萨呈现出继续发展的上升趋势。因此,这一时期佛罗伦萨的贵族政治更多地表现为共和与专制的并存,二者的博弈贯穿始终。

首先,共和主义作为一种传统深入佛罗伦萨人的意识,并得到传承。“自由和共和主义是这个城市的历史经验的两个关键因素”[6]384,佛罗伦萨的人文主义者通常都有着深厚的共和思想,从布鲁尼到马基雅维利,他们都坚信只有在共和制下,实现公民对政治的广泛参与,才能保证公民的自由与能力的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个人的荣耀及城邦的强大。正是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共和制度牢牢扎根于佛罗伦萨,贵族取得政权的方式并非直接攫取,而主要是依靠在共和体制内逐步改革以及树立家族威望来实现。所以,“共和政治一直是主流,即使是美第奇个人专权的时期也要保持共和国的形式,以顺应人民对于共和传统的认同”[11]。

其次,家族主义作为意大利城邦政治的传统,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在城邦政治中,追求家族利益是为了个人更好地发展,因此无可厚非,这也为贵族集权提供了一种合法性。然而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家族集团间尖锐的利益纷争,往往也使城市共和国在制度上面临难以调和的矛盾,对于任何一个问题,城邦内部都不能达成一致,从而引发政治混乱。当时的人文主义学者在面对这一问题时,通常也表现出对于共和及自由的犹豫,彼特拉克就认为,即使是共和国形式的政府,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战胜一旦出现的危机[2]103。而16世纪意大利学者,在评价科西莫与洛伦佐的统治时更是认为,判断一种政治制度优劣的标准应当是它所取得的效果,即使一种政治制度,不合乎法律常理,如一人制政府,只要它顺应形势需要,由公民选举产生,并且能够防止暴力,这种政治制度就比其他政治制度更优越,也更应当被采纳[12]13。

再次,在保持了共和制传统,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情况下,1382年以来的贵族政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在权力集中过程中成功地维持了秩序,抑制了不满,从而使佛罗伦萨的政治局面体现了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处在社会上层的平民与贵族或被拉拢,或遭到打击而无力对抗统治集团,处在下层的人们则成为统治者的坚定拥护者。多数人满足于他们在政府中所占的份额,“他们的影响甚微,但他们确实属于政治当局的一员”。可以说,“在其他城市和佛罗伦萨先前时期都很少达到的水平上,佛罗伦萨在14世纪末和15世纪初保持了个人和集体需要之间,以及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正是政治实效之基础”[6]186。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否认贵族寡头制的消极作用,贵族寡头制的形成可以被视为佛罗伦萨共和国政治动荡与解体的开端。不过,在15世纪初,共和传统尚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专制尽管已成事实,却仍为共和制所压制。“佛城的共和与专制,便在反复的力量较量中保持了城邦活力,也深深影响了此城的文化发展和历史进程”[11]23。

四、结语

总之,14至15世纪佛罗伦萨的共和政治仍然有着强大的社会基础与历史地位。佛罗伦萨的贵族政治建立在共和制度之上,新兴的商业贵族通过体制内的改造,建立起有利于自身家族利益的专权政治。这种共和体制之下的权力集中,既顺应了14世纪意大利政治发展趋势,满足了人们对于一定程度权威的需求,又以共和之名对传统进行了保留,使共和与专制达到了微妙的平衡,维持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平衡,因此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随着个人权力的持续膨胀,这种平衡终难持久,共和与专制的冲突不仅成为共和国覆亡的直接原因,而且成为阻碍文化发展的因素。

对佛罗伦萨在14、15世纪的贵族政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一方面,要将其放在纵向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共和主义危机的政治根源,来考察它在体制上的诸多缺陷以及在共和国与文艺复兴衰落过程中的消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对其作横向考察,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看到它的产生对于15世纪初佛罗伦萨城市繁荣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对显贵家族在政治及文化上的贡献做出肯定。可以说,人们对美第奇家族及统治集团内其他显贵家族的情感是复杂的,即使是当时的佛罗伦萨人也难以对其作出一个明确的是或非的评价。

注释:

①七大行会是指在13世纪佛罗伦萨社会占据重要地位的七个职业行会,包括毛纺织业、银行业、毛纺加工业、丝织业、医药香料业、皮毛业及律师业。

②属于选举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主要职责是在候选人资格审查结束之后,为首长和正义旗手职位分配候选人名签。一旦名签放人抽签口袋,他们的使命便告结束,即执行委员会不参与最终抽签选举。

[1]亨利·皮朗.中世纪的城市[M].陈国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丹尼斯·哈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M].李玉成,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3]陈兆旺.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制度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2):69-82.

[4]尚洁.从“威尼斯之谜”看共和国的政治体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5):680-686.

[5]尼科洛·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M].李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M].朱龙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5.

[7]朱孝远,霍文利.权力的集中:城市显贵控制佛罗伦萨政治的方式[J].河南大学学报,2007(6):109-114.

[8]王峰升.佛罗伦萨共和宪政的兴衰(12—16世纪)[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9]赫·赫德,德·普·韦利.意大利简史:上册[M].罗念生,朱海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10]王瑞睿.论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城的美第奇家族[D].兰州:兰州大学世界历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蔡纤.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共和政治对文化的影响[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46-48.

[12]GUICCIARDINI.Dialogue on the Government of Florence[M].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Alison Brow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1994.

(责任编辑:董应龙)

A Study of the Florence Aristocracy in the 14th and 15th Century

HE Meng-xi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00,China)

The Republic of Florence,as the center of Europe during the 14th and 15th century,has shown remarkable noble inclination on politic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active atmosphere in economic and cultural lives. However,the ideology of republicanism was so strong among citizens that the republican system was basically reserved.Politics in Florence from noble families have led to a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democracy and autocracy. In short,we should look at the aristocracy of Florence in the 14th and 15th century from both sides.On one hand,the seed of dictatorship has indee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all of the republic state later.On the other hand,the optimists and their policies did make the city more glorious and powerful in the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Florence;aristocracy;Medici;tradition of Republic

K546.32

A

1673-1883(2016)04-0068-04

10.16104/j.issn.1673-1883.2016.04.016

2016-09-20

贺梦娴(1992—),女,河南郑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美第奇共和佛罗伦萨
《玛丽·德·美第奇的一生》组画中的赞助人形象塑造研究
论米开朗基罗未竟之作的美学价值
中外古代私人藏书楼活动对比分析
佩鲁吉诺&拉斐尔:到佛罗伦萨去吧!
共和都市办公室
走进佛罗伦萨——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下
走进佛罗伦萨——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五族共和"在邊疆的實踐——基於綏遠五族學院的考察
“开发”劳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