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元龙豪气

2016-03-02郎晓斌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湖海

郎晓斌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通识教育中心,江苏 涟水 223400)



论元龙豪气

郎晓斌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通识教育中心,江苏 涟水 223400)

汉末陈登,字元龙,忠勇有大志,能力非凡,性情高傲,留有“元龙豪气”的美名。元龙豪气为傲世、傲气之意,相近表达法有多种,如“元龙百尺楼”“元龙高卧”“湖海气”“湖海沉雄”等。随着历史的演变,元龙豪气对后世影响渐显。唐代国力强盛,民族问题不突出,文人很少提及陈登。两宋,尤其南宋,朝廷孱弱,边患严重,陈登屡屡出现在文人笔端。与南宋对峙的金朝于1214年迁都汴京后,兵连祸结,国势日蹙,后被蒙古灭亡,故文人常引元龙豪气抒忧国伤时之情。元明清以降,由于国家统一时间长,分裂时间短,加以文字狱盛行,思想文化被控制很严,诗词提及元龙豪气虽很普遍,但主要表达个人生活情感,或多为酬酢赠答之作,国家、民族色彩大为减少。

陈登;元龙;元龙豪气;元龙高卧;湖海沉雄

陈登,字元龙,东汉人,出身于儒学浓厚的淮浦官宦世家。陈登先辈陈屯,“有令名”[1]。其族人较显者为:陈亹,陈屯子,官至广汉太守;陈球,陈亹子,官至东汉司空、太尉,位列三公,曾谋除宦官曹节,因事泄被诛,是东汉清流之一,与陈藩、李膺等并列东汉名臣;陈珪,陈球弟之子,官至沛国相。陈登为陈珪子,任广陵太守,帮助曹操拒袁术、擒吕布、败孙氏兄弟,加伏波将军,留有“元龙豪气”的美名,年39而卒。

荆州牧刘表曾与刘备、名士许汜共论天下人物。许汜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2]172他认为陈登有骄豪自矜、盛气凌人、待人不恭的缺点。许汜的依据是他自己“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2]172-173。刘备却为陈登辩解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元龙所讳也。”[2]173在刘备看来,只求个人安逸而不以苍生为念的许汜,遭到陈登的冷遇,本是情理中事。刘备还十分感慨地说:“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2]173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有宏图,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崇高目标,其时寄居在同宗荆州牧刘表幕下,抑志难伸,在陈登去世后,对他作出“文武胆量意志世人罕匹”的高度评价,深深叹惋之情跃然纸上。

元龙豪气应为傲气、蛮横、轻侮之意,并非今语常指的“豪迈之气”,否则名士许汜数年后不会仍耿耿于怀,不吐不快。清代梁章钜注引何焯:“于时谓骄曰‘豪’,《魏略》‘毕轨在并州,名为骄豪。’”[3]《汉书·食货志》:“故大贾畜家不得豪夺吾民矣。”[4]966颜师古注:“豪谓轻侮之也。”[4]966刘备、许汜所言之“豪”,亦谓轻侮人之意。

笔者检索逯钦立编撰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汉末以后的诗歌,未发现一首提及陈登的诗作,说明在这一时期陈登在文人创作中影响非常有限。据李作舟统计,在《全唐诗》与《全唐诗补编》收录的唐诗中,共提及三国人物197个,笔墨涉及最多的有诸葛亮、曹操、曹植等,后人比较关注的刘备、关羽、张飞、孙权等人并不太受唐代诗人的青睐[5]。据笔者统计,其中提及陈登的诗只有一首,即柳宗元的《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6]此诗是柳宗元同刘禹锡悼念好友吕温逝世之作。吕温与刘、柳同为王叔文集团重要成员,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衡州。诗作高度赞扬了吕温的道德文章和卓越才华,尾联以吕温比陈登 ,表现了对吕温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暗示时局混乱,正需要像陈登这样心忧天下、韬略过人的英才。唐诗中提及陈登极少,首先是因为唐代国力强盛,民族问题不突出;其次是因为唐诗存量有限,目前所见到的唐诗约55000首。

公元960年,北宋政权建立,其先后与辽、金及西夏对峙。986年,北宋“老于边事”的名将杨业在山西陈家谷战败而亡,北宋失去了唯一能和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角逐的骁勇之将,从此进入守势。1126年,金兵南侵,次年北宋灭亡。康王赵构接着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号高宗,建立了南宋。南宋是与金朝、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并存的政权。1142年,南宋朝廷处死唯一可能收复北宋失地的名将岳飞,随后高宗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朝中主战派们坚决反对异族入侵,要求收复失地,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他们或被罢官,或被流放,或遭囚禁。他们将抑郁之情化作慷慨悲歌的词作,体现了决不屈膝外敌的民族气节及傲世情志。

宋词中涉及的三国英雄主要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陈登等。笔者以唐圭璋先生编撰的《全宋词》为准,输入“陈登”“元龙”“湖海豪气”等词条,剔除重复雷同处,检索到提及陈登的词作40首。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胸怀光复失地之志,文武双全,然屡次遭到诬陷和斥责,被罢官达20年之久,沉沦跌顿,满怀郁懑,寄之于词。傲气凌云的陈登,被弃疾引为同调。在其600余首词中,共提及曹操、刘备各10次,孙权3次,陈登7次,而曹操、刘备、孙权是三国的霸主,故陈登是辛词中提及三国将领中次数最多的。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7]34借陈登表达自己匡复失地的远大抱负。《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被召》:“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7]195借陈登赞朋友郑舜举胸怀大志。他在《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谈到自己与志士陈亮的友情时曰:“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7]238“元龙臭味”,辛弃疾用陈登的忧国傲气比拟陈亮,说自己与陈亮思想一致,志趣相投,互为欣赏。他还借感叹陈登的壮志未酬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7]399《念奴娇·和赵录国与韵》:“更觉元龙楼百尺,湖海平生豪气。自叹年来,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该词借陈登赞友人,亦暗拟与自己互为知音。

张元干(1091—约1161),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福建人。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词集《芦川集》存词187首,有3处提到陈登。如《水调歌头·追和》:“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粘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8]20感叹虽拥有陈登心在天下的壮志,但功业难就。《水调歌头·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作》:“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临风酹酒,堪笑谈话觅封侯。老去英雄不见,惟与渔樵为伴。”[8]13词人自拟陈登兼济国家的宏志,不意岁月蹉跎。

张孝祥(1132—1170),南宋著名词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在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中,张孝祥几番起落,终究没有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水调歌头·和庞佑父》:“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9]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下侵宋,直逼长江北岸。南宋将领虞允文在采石矶打败金军。此役虽杀敌无多,然金主完颜亮渡江计划因此受挫。时孝祥罢官闲居,闻捷报以激动的心情写了这首词。“湖海平生豪气”,以陈登自许,表达廓清天下的傲气。

杜旟,字伯高,号桥斋,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初前后在世。淳熙开禧间(1174—1207)两以制科荐。《全宋词》存其词3首。《酹江月·石头城》:“当日万驷云屯,潮生潮落处,石头孤峙。人笑褚渊今齿冷,只有袁公不死。斜日荒烟,神州何在,欲堕新亭泪。元龙老矣,世间何限余子。”[10]石头城旧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上,为建康四城之一。建都南京的王朝多且更替快,生活在南宋的杜旟登临其地的时候,难免有喟叹。词作最后两句,作者自比陈登,而放眼当世,值得尊敬之人甚少,求田问舍者、醉生梦死者却多至无限,至堪愤疾。杜旟生活的时代,外敌不断侵入中原,民族矛盾尖锐,他有心许天下之志,所以填词效法辛弃疾

据笔者检索,收有约27万首诗的《全宋诗》有175首诗提到陈登,但其内容一般只是个人日常生活情感的表达,如赵蕃、范成大、陈起、李曾伯、赵必象等人的诗。诗作涉及国事民恨的作家较少,只有陆游、刘克庄等数人,以陆游最为突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其诗忧国忧民,影响深远。《江夏与章冠之遇别后寄赠》:“未应湖海无豪士,长恨乾坤有腐儒。壮岁光阴随手过,晚途衰病要人扶。”[11]152此诗作于乾道六年(1170),自责无陈登大志,徒会舞文弄墨,又叹时光似箭,夙愿搁浅。《秋思》:“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11]2850此诗写于嘉泰三年(1203),诗人79岁,居山阴老家。诗作表达了秋日所感,抒发了向往闲适而又不能闲居的忧国之情。“安得元龙百尺楼”,诗人感到余岁无多,空有陈登那样扶世救民之志。《杂书(其二)》:“一身顶踵无非病,两饭齑盐亦阙供。正可清言学夷甫,不须豪气似元龙。”[11]3081夷甫是西晋时期王衍的字,他是西晋末年重臣,任官不理政事,终以清谈误国。桓温曾曰:“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12]诗将误国的王衍和忧国的陈登进行对比,正文反作,显露报国无门的沉痛心迹。

金国是与南宋对峙的北方政权,在后期遭受北面强大蒙古势力的蚕食及兼并,灭于1234年,比南宋亡国早45年。金朝文人目睹生灵涂炭、国家倾覆,情动于衷,发诸文学,借元龙豪气浇心中块垒。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文坛盟主。在金国亡国前后,元好问有感于兵戈之乱,痛心于废池乔木,创作了大量声情激越、黍离之悲的作品。在其1380余首诗作中,先后提到元龙7次;380余首词作中,提到元龙3处。有的慷慨悲歌、壮怀激烈,直追南宋辛弃疾,如《横波亭为青口帅赋》:“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13]此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据清朝李光廷《广元遗山年谱》,此诗作于兴定三年(1219)元好问30岁之前[14],正是元灭金之前,朝代兴替之际,用“元龙百尺楼”激励挚友要像陈登那样报国安民、抵抗元兵,爱国思想浓厚。《木兰花慢·赋召魂九辩》:“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澹澹长空。门前花柳又春风。醉眼眩青红……故人好在,莫生平、豪气减元龙。梦到琅琊台上,依然湖海沉雄。”[15]“乔木萧萧故国”,暗指亡国之隐痛。琅琊台西北10里有琅琊故城,史上有“十年教训,十年生聚”的越王勾践迁都于此之说。“豪气减元龙”“湖海沉雄”,用陈登的胸襟抱负自拟自己的故国之思,虽岁月流逝,仍萦绕于怀。

李庭(1199—1282),字显卿,华州奉先(今陕西蒲城)人,家世业儒,经历了金蒙战争的残酷及金朝的灭亡。他钦佩身许天下的志士,雄豪气象冲荡作品之中。《满庭芳·冀德修生朝》:“燕寝凝香,金貂贳酒,挽将天上春回。踵门为寿,尽道谪仙才。谁识元龙豪气,沈雄自、湖海中来。十年梦,新亭风景,惟有岁寒梅。”[16]此词乃为友人祝寿之作,借“元龙豪气”“沈雄自、湖海中来”称颂友人,颇显豪放之风,“新亭风景”尽溢忧国之难。

元好问与李庭用“湖海沉雄”来表达对陈登的敬仰令人耳目一新,“沉”为沉毅、沉郁之意,暗合陈登胆识过人,然壮志未酬身先死。

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元朝实行残酷的统治,知识分子地位低贱。明朝施行空前的文字狱,强化皇权,增设特务机关。清朝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实行严酷的统治。故此际事关民族国家问题,文人退避三舍、讳莫如深。诗作虽对“元龙豪气”所引仍然很多,但指称民族、国家之事甚少,主要表达个人生活情感,或多酬酢赠答之作。

元人张翔,字雄飞,生卒、籍贯不详,明朝杨慎《升庵集》记载其《岳阳楼诗》,云:“楼上元龙气不除,湖中范蠡意何如。西风万里一黄鹄,秋水半江双白鱼。鼓瑟至今悲二女,沉沙何处吊三闾。朗吟仙子无人识,骑鹤吹箫上碧虚。”[17]张翔无诗名,但此诗巧用元龙豪气,表达自己胸襟非凡。

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其诗对元龙豪气引用共10余次。《杂言送文郎中子周宣慰江西道》:“君侯交游二十秋,胸次磊落谁与俦。湖海豪气老不减,百尺髙卧元龙楼。三年京师骢马客,搏击快侣鹰脱鞲。”[18]卷8借陈登的心有大志赞美友人。《送李司卿辅之北还》:“宪府乘骢忆旧游,白头相见岭南州。地连瘴海三山月,人在元龙百尺楼。此日又惊成契阔,异方谁与慰淹留。”[18]卷20李司卿,名天佑,安次人,与王恽同年为御史,迁为户部尚书,北还,王恽作此诗,借陈登赞颂李司卿的安民之志。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天顺八年(1464)中进士,在明朝前中期立朝50年,居宰15年,辅政18载,不仅尽显政治才干,而且是文坛祭酒,望重誉远,勤于著述,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茶陵派。《题陈考功所藏山水图》:“潦倒谁开摩诘图,依稀尚有元龙宅。元龙旧是湖海豪,作官十年归未得。挥毫赋诗本无意,况我与子同宿昔。”[19]卷7借引陈登喻友人傲气情怀,属应酬之作,寄寓无多。《次谢方石归来园韵》:“长留旧屐供山水,旋买新书寄子孙。楼上元龙曾卧许,社中司马未封温……奖恬激儒清朝事,廊庙山林总是恩。”[19]卷55此诗流露自己对隐居山林的向往,尽管曾经有过陈登般的傲气。

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自号少室山人,浙江兰溪人。胡应麟一生布衣,是明代著名的文献学家、史学评论家和文学家,存诗4000余首,对元龙豪气的引用达10余次。《寿陈茂才》:“ 一经垂老意何如,闻道元龙气未除。盐铁几裁文学论,金银遥问武夷居。”[20]卷52说友人虽年岁已高,但傲气仍存。《楚余生千里过访,乞诗四绝以赠其行》(其二):“车骑翩翩瀫水头,朱弦彩笔羡风流。元龙豪气今余几,为汝重登百尺楼。”[20]卷77慨叹自己甘沉平庸、傲气衰退。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江南宣城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送张九宣还秣陵兼忆陈少参》:“漫为宛水客,不共敬亭游。夹岸看枫落,孤帆带雨秋。交情存简略,诗思合穷愁。叹息元龙老,秦淮尚滞留。”[20]卷29此为送行之作,意为友人虽有傲志,但时光无情,业已衰老。《寄邱徳俊大参淮上是年七十》:“如君得年已七十,手把青樽发如漆。湖海元龙不可攀,香山耆旧心长闲。余年且作归田录,笑看沙鸥日往还。”[20]卷23作者以此诗为友人祝寿,恭维其心志非凡,为酬酢之作。

陈廷敬(1639—1712),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工诗文,《康熙字典》的总裁官。《陟屺楼诗二十首并序》(其十四):“万事临危千古恨,此生难报寸心知。中朝司马应安好,湖海元龙久退衰。自守残书甘薄澹,他年无愧故山期。”[21]卷12“湖海元龙久退衰”,意为自己的陈登般凌云傲志已趋于减弱,甘于平淡生活。《露湑阁即目》:“元龙湖海意阑珊,百尺高楼抵闭关。斜日香台低碧树,暮云粉堞近青山。”[21]卷15此为登临即景之作,暗喻自己胸有大志。

元明清三朝对元龙豪气称引的名家众多,如刘因、许有壬、谢应芳、陆深、王世贞、毛奇龄、吴绮、钱谦益、沈德潜等。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诸侯争锋。陈登侮慢求田问舍的名士许汜,传下“元龙豪气”的美名。在国势孱弱、外敌虎视之际,陈登的扶世忧国之志往往为爱国志士所激赏,引为同调。同时“元龙豪气”所蕴含的傲气情怀亦为文人称颂,历久不衰。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36.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梁章钜.三国志旁证:第3797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160.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李作舟.唐诗中的三国诗[D].重庆:西南大学,2013:6.

[6]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M].邓广铭,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8]张元干.芦川词[M].孟斐,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9]张孝祥.于湖词[M].聂世美,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7.

[10]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2206.

[11]陆游.剑南诗稿校注[M].钱仲联,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572.

[13]元好问.遗山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8.

[14]李光延.广元遗山年谱二卷[G]//续修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55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96.

[15]元好问.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G]//续修四库全书:集部词类(17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41.

[16]李庭.寓庵集[G]//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13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21.

[17]杨慎.升庵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59.

[18]王恽.秋涧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李东阳.怀麓堂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胡应麟.少室山房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陈廷敬.午亭文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责任编辑 郭庆林】

2016-08-12

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SJD716)

郎晓斌(1971—),男,安徽南陵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I206

A

2095-7726(2016)11-0019-04

猜你喜欢

湖海
离经叛道
书写传奇
担当
山川湖海糖丘予你
浣溪沙·湖海腥风几度秋
浣溪沙·何事新愁压旧愁
中秋感怀(外一首)
情寄《湖海》
赞《老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