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电制造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优化
——基于案例的分析

2016-03-02峰,刘轩,孟欢,李杰,王

制造业自动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风电准确性库存

李 峰,刘 轩,孟 欢,李 杰,王 晔

(北京华电天仁电力;国电联合动力;国电联合动力;国电光伏;上海企源)

0 引言

中国风电产业自21世纪初诞生以来,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给风电装备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且国内风电制造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然而近年来,国内风电行业大规模、高速发展的装机容量与并网消纳的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的行业背景下[1],风电制造企业自身也一直饱受库存大、准时交付率低等问题的困扰,如何通过优化企业生产运作减少外界因素对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已成为风电制造企业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1 国内风电制造企业生产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通过不断整合,我国风电行业设备制造商从数百家缩减到数十家,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从产能来看,可以满足国内市场每年20GW以上的装机需求。风电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产业链长、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然而随着风电产业发展速度放缓,处于产业链中上游的风电装备制造环节竞争日益激烈,同时,由于风电机组结构的复杂性和风电项目建设的长周期、不确定性,供应链和应对外部需求的变化已成为风电制造企业提高生产运作水平的瓶颈所在[2]。

1)风电场建设进度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影响风电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的准确性。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项目按计划运行的因素,包括核准等手续的办理、拆迁赔偿的协调、场内道路建设、气候因素等,这些因素牵扯面广且部分属于难预测、不可控,对风电项目进度的影响较大[3],而风电机组的制造从采购到生产、装配均需要一定周期,现场进度变化直接影响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导致风电制造企业同时存在整机库存高和准时交付率低的问题。

图1 风电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

表1 不同生产模式的管理特点分析

2)原材料库存大,但齐套率低。某些原材料是影响风机制造的瓶颈材料,如国内风电制造企业常因叶片原材料供应紧张导致部分项目的叶片生产不能按期完成,由于风电机组的主要构成设备须向现场齐套发运,叶片与主机套数不匹配导致大量主机转为成品库存积压在厂,风电设备价值高昂,由此产生的库存浪费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不可忽视。

2 风电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特点

上述问题的解决不仅受限于风机产品的特殊性,由于风机制造属于整个风电场工程建设中的一环,风电制造企业的运作属项目型制造且更为复杂如图1所示,对不同的生产模式,在设计、计划、生产、采购方面的管理特点也不同,如表1所示。

上述三种项目型制造模式(ETO、ATO、MTO)的特点给风电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多重挑战:

1)产品定制化。按客户要求定制的个性化产品,重复性低,非通用件多,结构复杂;对设计和技术能力要求高,既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同时又要降低产品的复杂性,实现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降低总体经营成本,以保障合理的利润。

2)销售是龙头。获得足够的客户订单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销售报价比较复杂,需要多部门共同配合,以BOM信息、采购成本信息、制造成本、服务成本及其它经营费用信息为依据,准确估算出项目成本,保证合理的项目利润。

3)项目为最小经营和管理单元。项目是风电制造企业最小经营和管理单元,涵盖公司价值链所有环节,项目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缩影;项目组织与职能部门形成矩阵式管理,沟通、汇报、协调复杂。

4)对供应商配套能力要求高。产品零部件成千上万,必须将更多的制造业务外包出去,借助于外部力量来增强企业的制造能力和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对供应商、分包商、外协商的管理已成了采购管理的重要内容。

5)准时、齐套难度大。准时、齐套是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物料齐套、成品成套、现场设备成套难度大,一旦失控极易导致生产进度和项目进度失控。

6)极易形成呆滞库存。项目定制物料的可替代性比较差,一旦有了库存积压,极有可能成为呆滞品;而且极易让供应商也形成呆滞库存,对库存呆滞品的控制和处理和项目之间的库存调拨处理较为棘手。

要应对这些挑战,核心是优化风电制造企业高效运行的核心——生产指挥体系,形成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导向的生产指挥体系。

3 生产指挥体系失灵的原因分析

如图2所示,风电制造企业生产指挥体系失灵,多是由于计划失效,不能有效指导生产、采购与发运,各业务板块之间缺乏协调不仅导致公司自身运营混乱、准交率低、库存高、缺货严重,还传导至供应商致其利益受损,进而降低了企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造成计划失效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计划集成性低。以某大型风机制造企业为例(如图3所示),企业生产运作的计划职能分散,且各自站在部门立场而非全局角度考虑,一定程度上存在立场冲突;计划时间节拍不一致,无法同步编制计划;整个公司层面缺乏产销协调及平衡部门。

2)计划准确性低。来自业主、供应商和企业自身的诸多因素都影响到计划的准确性,以某大型风机制造企业为例,业主项目工期的不确定性、销售预测的准确性低导致交货需求从源头上不准确;各类计划编制时的输入信息不准、不全、得不到及时更新,尤其是作为基础信息的库存数据、BOM信息不准,加之缺乏IT系统的支撑,信息无法充分共享,进一步降低了计划的准确性、可靠性。

3)计划的可行性低。计划制定时未进行充分的资源和能力验证,包括对关键生产资源(如产能、设备、人员、模具等)、物料齐套性、供应商供应能力、资金保障、采购提前期的综合评估,未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

4)计划严肃性低。计划不能被严格执行,受发电行业格局的影响,尤其对国有风电制造企业而言,容易存在人为干预或干扰,同时对计划执行缺乏严格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兑现机制;供应商利益受损也可能导致其对企业缺乏信任,不按备货要求备货或不按期按量备货。

因此对风电制造企业而言,健康的生产指挥体系的关键是构建以集成性、准确性、可行性、严肃性为基础、以高效为目标的“一套计划”管理体系[6]。

4 我国风电制造企业优化计划管理的对策建议

从风电企业订单交付的流程来看,优化计划管理的关键是提高计划统筹能力、提高销售预测的准确性,强化对物料齐套、工厂成套等主要死点的管控,从而构建高效的计划体系,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效益。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提高计划集成性。一是统一计划语言,在企业内部统一计划语言,规范计划定义、目标、范围,明确责任部门。二是统一计划逻辑,可参照SAP计划运行逻辑统一企业的计划逻辑,根据一般风电项目的供货周期拉长计划周期,如某风机制造企业将计划周期由3个月滚动调整为6个月滚动,其中第1个月计划为生产执行计划,原则上不得调整,第2、3个月计划用于指导生产准备和采购准备,后三个月用于指导长周期备件备货;此外,物料需求计划应作为采购备货计划唯一的正式源头,并合理设置安全库存。三是统一计划职能,建立产销协调委员会,负责产销协调及决策,设立统一执行叶片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管理的职能部门,强化对销售发货预测计划的审核、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的平衡职能,整合物流发货计划管理职能;此外,应统一对BOM、提前期、物料分类等基础信息的管理,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图2 风电制造企业计划体系失灵示意图

图3 某风电制造企业计划体系示意图

2)提高计划准确性。一是提高信息的全面性,通过SAP等信息系统实现库存信息在企业范围内的共享,建立项目管理系统,实现项目信息公司范围内的共享。二是提高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及时获取业主项目计划和进度分析,并作为交货预测的主要依据,从源头上提高机组交货时间和数量的准确性;提高库存数据、BOM、提前期的准确性。三是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及时提供业主需求变更、供应商供货变化、生产进度变化等信息并知会计划部门。

3)提高计划可行性。计划编制时,应开展对企业粗能力、细能力和供应商供货能力的验证及平衡分析;分析供应链风险,制定应急预案。

4)提高计划严肃性。严肃计划执行的纪律,强调任何人不得进行干扰,确保刚性执行;强化计划考核及奖惩兑现,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企业主价值链前端部门适度分担后端指标,前后端部门相互考核。

综合上述分析,风电制造企业要实现生产运营的根本改善和优化,必须对生产指挥体系进行系统重构,实现整个计划体系的全面统筹和统一资源调配,确保计划编制合理,加强计划执行考核,才可能从根本上减少浪费、提升运营效率。

[1] 张文珺,喻炜.中国风电产业供需环境分析与发展预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07):106-113.

[2] 陈新平. 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8-10.

[3] 刘学峰. 关于风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 2011,01:40-43.

[4] 刘莹.项目型制造解决方案之一:解析ETO企业的管理特点[J].中国机电工业,2013,12:108-109.

[5] 李智.面向订单装配的生产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09:88-93.

[6] 戴宝纯,张宇孝.“按订单”生产模式下生产计划的编制[J].制造业自动化,2000,22(09):7-11.

[7] 刘莹.项目型制造解决方案之二:走进项目计划[J].中国机电工业,2014,01:88-89.

猜你喜欢

风电准确性库存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房地产去库存中的金融支持探究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