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的机床上下料专用机器人结构优化

2016-03-02边弘晔李学威管莉娜

制造业自动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臂有限元网格

边弘晔,李学威,管莉娜,马 壮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 110168)

0 引言

机床上下料作为专用机器人,是智能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机床上下料机器人在正常工作中负荷较高,一旦机器人本体发生较大变形,将破坏工件的安装精度,同时由于其自身较大的动能可能导致严重的生产事故。因此,有必要在设计阶段对上下料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以便找到现有结构中的薄弱点,为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1~4]。

Solidworks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维机械设计软件之一,其内置的Solidworks Simulation插件可实现对机械结构力学分析的无缝联接,相比于专业的有限元软件,其操作更为简单,在满足基本力学分析需求的同时也为企业降低一大笔软件费用[5~7]。

1 上下料机器人的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图1为上下料机器人及其工作环境示意图,主要由机器人、上料台、机床3个部分组成。利用Solidworks创建了上下料机器人的三维CAD模型,如图2所示,上下料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采用了双平行四连杆的方式。

2 上下料机器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几何模型简化及参数配置

图1 上下料机器人工作环境

图2 上下料机器人三维CAD模型

上下料机器人几何结构较为复杂,某些较小工艺结构并不影响结构整体的力学性能,反而会增加仿真计算与分析难度,因此需进行一定的简化[8~10],主要简化内容如下:

1)压缩非关键部位的较小倒角和圆角;

2)压缩某些配合的螺纹孔;

3)对很难进行网格的零件进行结构微调。

本文的分析中采用了二阶四面体10节点实体单元,材质为45#钢,弹性模量200Gpa,密度为7800Kg/m3,泊松比为0.32,屈服强度为248MPa,许用变形量小于等于2mm。

2.2 约束与载荷定义

图3 极限工况载荷的施加

根据上下料机器人实际工作情况发现其在图3所示工作位置时变形最大,为极限工况,最易出现结构失效的问题。本文将对此工作位置机器人整机的静力学状态进行分析。

在底座安装面4个安装孔处施加固定约束;在减速器的受力面上施加与实际减速器等效的扭转刚度,以模拟不同位置的工况;其他关节之间可以相对转动,通过在Solidworks Simulation中施加销钉约束来实现。

上下料机器人所受载荷为自身和工件的重力,其中自身重力利用密度和重力加速度进行施加,方向坚直向下;而工件按100kg的极限负载,作为远程载荷施加到其实际重心位置上,如此处理即可减少网格数量,也能保证计算精度[11~15]。选择承载面施加远程载荷,如图3所示。

2.3 网格划分

选择网格大小为48mm,公差为2.4mm,雅可比点值取16,消除草稿品质网格,选择实体的自动试验,试验数取3。对网格大小进行控制,采用长度30mm,公差为1.5mm的网格[16~19]。网格划分结果如图4所示,共计186038个节点,102100个单元。

3 仿真结果分析

图4 网格划分后的模型

图5 极限位置等效应力云图

运行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中整机的等效应力云图如图5所示,最大等效应力为46.0Mpa,出现在大臂处,小于许用应力248MPa,满足强度要求。最大等效位移为2.71mm,如图6所示,出现在末端执行,超出允许的变形范围,因此有必要提高结构的刚度。

图6 极限位置位移云图

上下料机器人大臂是影响设备整体刚度的最重要部件,根据经验尝试对大臂结构进行调整,增加外框与加强筋的宽度。再次对修改后的机器人结构进行整机仿真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末端最大位移降至1.67mm,小于最大允许变形量,结构性能得到改善。

图7 大臂修改后极限位置位移云图

4 结论

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对上下料机器人在极限工况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原有结构的强度满足要求,但刚度不足,末端变形量较大达到2.71mm,达不到使用精度要求。结合经验与仿真结果,提出增强机器人大臂刚度的改进方案,再次进行仿真后,末端变形量降至1.67mm,满足使用要求。

经过结构优化的上下料机器人已经投厂,并稳定应用于多家生产企业。事实证明采用Solidworks Simulation用于机器人结构的仿真分析是快速有效的。

[1] Zhang D L,Su J,Cao X N,et al.Optimal Design of Bogie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Test Bench Gantry Framework based on SolidWorks/ Simulation[C].Guilin,China:Trans Tech Publications,2011.

[2] Wang Q, Xiao J. Modal Analysis for the Framework of Beam Pumping Unit Based on Solidworks Simulation[C].2013.

[3] Kurowski P.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SolidWorks Simulation 2013[M].SDC publications,2013.

[4] Suhaimi W H H W, Sam R, Johari J,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Gate Valve Fluid Flow Using SolidWorks Simulation Software[C].2014.

[5] 蔡慧林,戴建强,席晨飞.基于SolidWorks的应力分析和运动仿真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01): 92-94.

[6] 汲方林,王有杰,李渊,等.基于 Solidworks Simulation对高压容器的静态及疲劳分析[J].机械工程师.2009(5):128-129.

[7] 王明超,何庆中,赵献丹.码垛机械手末端执行器挡板静态分析及优化[J].制造业自动化.2011(09):22-23.

[8] 余晓鑫,田联房,王孝洪,等.基于SolidWorks的巡线机器人机械本体设计及越障运动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08):180-182.

[9] 李立顺,李红勋,孟祥德.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的随车吊吊臂整体有限元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1,33(10):114-115.

[10] 邵洪,邓伟.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的连杆杆身仿真优化[J].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1(08):68-69.

[11] 司建星,夏田,丁丙坤.基于Solidworks装弹机器人的虚拟设计及其运动仿真[J].制造业自动化.2013(20):21-22.

[12] 王航,祁行行,姚建涛,等.工业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联合仿真[J].制造业自动化.2014(17):73-76.

[13] 李继松.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收卷机卷筒主轴的疲劳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4(19):126-127.

[14] 黄晓辰,张明路,李满宏,等.基于SolidWorks二次开发的三维实时运动仿真方法[J].机械设计.2014(12):12-15.

[15] 范晓宝.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的安装支架结构的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师.2015(04):54-55.

[16] Yu L, Jiang Y, Lu S, et al. 3D FEM for Sintering of Solar Cell with Boron Back Surface Field Based on Solidwork Simulation[J]. IERI Procedia.2012,1:81-86.

[17] 上官林建,杜蔚琼,严大考.SolidWorks在JB23-63开式曲柄压力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 2012(19):112-115.

[18] 万正喜,宗晓红.基于SolidWorks-simulation的回转平台主梁有限元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13(8):87-89.

[19] 陆宗学,崔世义,刘勇,等.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的重载机械手主梁有限元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3(11):129-130.

猜你喜欢

大臂有限元网格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疲劳裂纹扩展分析
自控飞机大臂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及疲劳寿命计算
新型有机玻璃在站台门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追逐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大臂展空间机械臂运动学参数精确标定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基于HyperWorks的某重型铸造桥壳有限元分析及改进
拨车机平衡装置改造
管柱移运机械臂液压系统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