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01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李 栋

(新乡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计算机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李栋

(新乡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摘要:文章针对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着手进行了分析。为保证教学效果,达到计算机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从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模式的改变、课下学习资料的选择、学习互助小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网络学习环境营造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英语;颠倒课堂;学习互助小组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是对计算机类人才的基本要求。在计算机行业中,大部分新技术文献都是用英文发表的,未来计算机行业的专业人才必须具有熟练阅读这些最新技术文献的能力,因此,很多高等院校将计算机英语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

计算机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与计算机专业有关的英文科技资料的能力,并为翻译专业英文资料打好基础。它要求学生了解目前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安全等各方面的知识,掌握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能够比较熟练地看懂计算机屏幕信息的英语提示、菜单、帮助文件及出错信息,能够阅读和翻译计算机的软、硬件手册、资料和说明书,能够阅读简单的计算机科普文章,能根据实际需要查阅相关的英文资料,学习和巩固计算机专业的基本概念和知识,重点掌握长难句的翻译,更好、更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二、计算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下面将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分析计算机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计算机英语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此前,学生已经持续学习了两年的公共英语课,很多学生也一直在准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应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

但是,无论是公共英语课还是英语四、六级考试,往往都只是强调日常英语,与计算机英语还有一定的差距。计算机英语隶属科技英语,其中包含大量的专业词汇和术语、被动语态、复合句、长难句,这使得计算机英语的课文对于初学者来说生涩难懂。刚开始接触计算机英语课程的绝大部分学生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困惑和适应期,部分学习能力强、意志坚强的学生能坚持下来,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可能就此对计算机英语课程失去了兴趣[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了兴趣,学生往往表现出上课不投入、开小差,作业应付,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效果差等现象。这样的境况使教师感觉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容易形成“教”与“学”的恶性循环。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

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需要先从自身找问题,学会了解学生、适应学生,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1.计算机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有待提高

计算机英语课程要求教师既具有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因此,英语专业教师往往很难满足计算机英语的教学要求。通常的做法是从计算机专业中遴选聘请专业能力、英语能力强的教师来主讲计算机英语课程。但是这些教师通常都未经过专业外语的发音训练,口语普遍不标准,这造成学生有时会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致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2.采用传统公共英语教学方法

据了解,当前计算机英语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公共英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无太大区别。一般的流程是:先讲新单词和短语,再讲计算机术语,然后讲课文,中间穿插长、难句分析,重点词汇短语举例,最后回顾总结,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这样的教学过程比较单一、枯燥,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的后果是学生逐渐对计算机英语课程失去兴趣。

3.监督检查的力度和方法值得思考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十分必要的。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师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对新词汇和专业术语有较好的掌握,往往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为了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会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但是仅仅布置任务,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去完成,而没有适当的监督和检查手段是很难保证效果的。为此,很多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师加强课堂提问,批改作业,并将学生的表现和平时成绩挂钩,等等。但是学生往往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的现象比较严重,最终还是很难保证教学效果。

三、计算机英语教学中应采用的对策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它是可以推动个人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4]。学生如果对某门课程有兴趣,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英语课程的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5]。因为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老师一定要站在一定高度,从学生将来的发展需要来介绍计算机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果将来读研究生,看英语文献是必需的;如果将来当程序员,看英语帮助文档是必需的;如果在校学习期间想考高分,学好计算机英语是必需的。总之,认真学习《计算机英语》课程对学生一定是有益无害的。

2.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

在学习之初,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师需要设置每一章、每一节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三个层次,即最低目标、中级目标和最高目标。课程开始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例如先从最低目标开始。确定小的学习目标,不断地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而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和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会逐渐实现大目标。

3.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在计算机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口头表扬、让全班学生为之鼓掌或给予分数激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即使学生出现了低级错误,教师也一定要注意措辞,以鼓励和建议的方式告知学生,不让学生失去信心。这样通过渐次奖励,不断地给学生成功的喜悦,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学习计算机英语的持久、稳定的兴趣。

(二)课下学习资料的选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效果的提升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学生课下预习哪些资料、复习哪些资料、完成哪些作业、达到何种目标要求,都需要任课教师依据课本给出说明,尤其是在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这样做,一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二是便于学生实现学习效果的自我认知,三是便于老师对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网络学习环境的营造

现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每个人都有QQ,而且很多人都是手机QQ随时在线,教师可以为学习计算机英语课程的学生建立QQ学习群。这样做一是便于教师把课下学习资料、课件等传到群空间共享,二是便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就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直接交流,三是便于师生之间进行个人生活、情感方面的交流,使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四)建立学习互助小组

建立学习互助小组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之间互相带动、互相鼓励、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二是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为了保证学生之间互相监督的效果,教师要在每次课后,在QQ群上共享一张组员绩效考核表。组员绩效考核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复习效果考核、作业完成情况考核和预习效果考核。

在建立学习互助小组时,每组一般为4~5人,设组长1名。组长依据组员表现,按照组员绩效考核表的内容逐项为组员打分。组长为组员打分必须遵守教师制定的评分规则:一是组内成员不能有相同分,二是组内成员之间分差至少为5分。最后由组长将本组所有组员的绩效考核表在课前上传至QQ群。

(五) 教学模式的改变

以新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大纲为例。计算机英语每周授课2课时,总计为32学时。教师要在这32学时内完成Introduction to computers、Computer Hardware、Computer Architectures、Computer Peripherals、Data Storage、Computer Software、Programming Language和Computer Networks等8个方面内容的讲解,时间紧,任务重。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学生是客体,学生在课堂上同步、被动地学习新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6]。

为了能既保证教学效果,又可以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并且能够大大延伸课堂的学习时间,采取颠倒课堂[7-8]的教学模式或许是可行的。

颠倒课堂的最大特点是符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颠倒课堂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引者与解惑人[9]。但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课前准备

教师需要在课前为每个学习互助小组布置预习任务,并详细说明每组预习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预习教师下达的任务,一定要对任务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思考,最后推选出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讲解。

2.课堂流程

按照课本内容流程,由推选的各学生小组成员依次在课堂上完成指定任务的讲解,特别是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教师负责答疑、提问、组织讨论、为学习小组打分等环节,有效组织课堂。

3.课程考核

学生最终成绩的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的构成是:每个学习小组组长为组员打分,占50%,教师根据小组课堂表现为小组打分,占50%。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

4.其他方案

计算机是一种由很多部件组成的复杂机器,计算机英语课程中每章的内容都会至少涉及一个著名的公司和人物。教师需要准备这些著名公司和人物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讨论,这样既可以保证课堂时间的紧凑感,又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师资队伍建设

讲授计算机英语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计算机的前沿知识,为自己“充电”,其次还要有计划地参加英语教学方面的培训,经常和公共英语课教师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水平,尤其是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四、结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计算机英语课程的学习或许就是学生迈向新科技的一座桥梁。

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教师都在思考解决之策。本文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互助小组、为学生精选课下学习资料、改善网络学习环境、引入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对策,力图给处在一线的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师提供有益的帮助,从而保证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玲,范玉涛,刘敏.计算机英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4.

[2]张婷,李贞双.计算机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9):122-124.

[3]章婷.怎样提高高校学生对《计算机英语》的学习兴趣[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86-88.

[4]姚卫红.计算机英语教学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1(13):88-91.

[5]巩青.论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失问题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213-214.

[6]李栋.信息环境下的C语言教学反思与探索[J].新乡学院学报,2014(6):74-76.

[7]焦建利.关于颠倒课堂[EB/OL].(2012-09-11)[2014-03-12].http://www.jixue.cn/jyzx/yw/ywxkdt/20129/17959.html.[8]蒋园园,徐飞飞.计算机混合式学习对传统课堂的颠倒研究:以“颠倒课堂”为例[J].软件导刊,2013(4):168-170.

[9]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7-50.

【责任编辑郭庆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6)01-0074-03

作者简介:李栋(1976—),男,陕西咸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检索、图像处理。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32300410204)

收稿日期: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