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实施十年来的效果调查与分析

2016-03-01程广斌李江允陈江春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0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新疆乌鲁木齐8000石河子大学科研处新疆石河子800

新疆农垦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施效果发展建议

程广斌 郑 璐 周 琳 李江允 李 娟 陈江春(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0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新疆乌鲁木齐8000;石河子大学科研处,新疆石河子800)

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实施十年来的效果调查与分析

1程广斌1郑璐2周琳2李江允2李娟3陈江春
(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3石河子大学科研处,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要]兵团博士资金专项计划的设立和实施,目的在于为兵团科技人员搭建应用基础研究的平台,改善兵团博士的研究条件,稳定和吸引高学历人才。文章对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的基本情况、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分析。专项实施十年来,在研究成果、人才培养、诱发项目、学科建设以及为兵团工农业、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科技资源整合作用不明显、结题验收评价方法不尽合理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实施效果;发展建议

一、引言

长期以来,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地处新疆边境、沙漠一线,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国内发达地区,不仅难以吸引国内其他地区的高学历人才,而且稳定现有高层次人才也存在较大难度。为此,2001年的第七次司令员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正式设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资金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兵团博士资金专项”),每年从财务预算中拨出专款,用于资助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在兵团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工作。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的设立和实施,为兵团科技人员搭建了应用基础研究的平台,从根本上改善了兵团博士的科研条件和基本待遇,为兵团稳定和吸引高学历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为了摸清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实施以来的整体效果,了解专项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推广情况,找准专项实施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完善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的组织与管理,更好地为兵团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与智力支撑,2013年8月起,项目组实施了本次调查与分析。

针对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各个项目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促进学科建设、解决行业发展科学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项目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项目组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分为项目主持人(2001-2010年立项)和项目承担单位科技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共回收电子答卷88份,其中项目主持人答卷81份,项目承担单位科技管理部门答卷7份。项目主持人问卷的内容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取得的成果、作用陈述、问题与建议等方面,项目承担单位科技管理部门问卷的内容为本单位承担项目的汇总情况及问题与建议。最后,项目组在充分分析统计数据、总结项目主持人和承担单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实施十年来的发展现状、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二、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实施十年来的概况

兵团博士资金专项自2001年设立以来,取得了较快发展,充分发挥了对兵团应用基础研究的“导向、稳定、激励”功能,并确立了其在兵团科技计划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专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兵团科技局加大了对该专项的投入力度,从2001年的100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260万元,2013年更是增加到446万元,较大地改善了应用基础研究的资助环境。

(一)项目安排

2001-2010年,共安排项目115项(含15项指导性计划),其中与兵团外博士联合申报的立项数为40项(含1项指导性计划),占总立项数的34.78%。从项目承担单位来看,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和农垦科学院是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的主要承担单位,承担项目数分别为57项、18项和16项,分别占立项总数的49.57%、15.62%和13.91%。从资助项目的学科领域来看,生物与农业领域70项、医药与卫生领域24项、工业与信息技术领域21项,分别占60.87%、20.87%和18.26%,反映了兵团应用基础研究的优势学科在生物与农业,同时也反映了新疆及兵团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所在。

(二)资金投入

2001-2010年,兵团博士资金专项投入研究经费累计达到1770万元,其中,2001-2006年,年投入兵团财务拨款经费均为100万元,立项数为45项,单个项目从5-20万元不等,项目平均资助经费为12.7万元,在此基础上,项目承担单位按照15%的额度进行配套。2007年开始,兵团财务拨款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115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60万元,用于计划内立项55项,单个项目从10-20万元不等,项目平均资助经费为14.8万元,除此之外,2007-2010年指导性计划项目共立项15项,由项目承担单位按8万元/项进行资助。

(三)人员投入

据不完全统计,除相关管理人员外,2001-2010年参与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的科研人员约1000多人,平均每个项目的人员投入数8-10人,从而使兵团博士资金专项计划成为汇聚兵团高层次科研人员的重要平台。

三、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实施成效分析

(一)取得了一批高质量学术成果

2001-2010年,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相关课题共发表学术论文553篇,其中,SCI收录50篇、EI收录7篇、中文核心期刊444篇,分别占发表论文总数的9.04%、1.27%和80.29%,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兵团科研院所与学者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影响力。论文发表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石河子大学李少昆博士和塔里木大学马春晖博士,前者于2003年主持承担的课题“新疆棉花生长、营养特征信息的遥感监测与应用”,共发表学术论文44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3篇,中文核心期刊34篇,后者于2008年主持承担的课题“新疆醉马草(小花棘豆)毒性成分新型疫苗的研制”,共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4篇,中文核心期刊18篇。

(二)获得了多项实用专利和高层次奖励

自兵团博士资金专项设立以来,在各项目负责人及其研究团队的努力下,获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利,2001-2010年,共获专利授权数39项,年均获专利数将近4项,其中,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分别为36项和3项,分别占总授权数的92.31%和7.69%,这些专利技术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有效地解决了兵团工农业生产中的诸多疑难杂症。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所的皮文辉博士于2009年承担的“绵羊β-酪蛋白基因位点精准编辑研究”,共获授权专利3项,其中,2项发明专利“绵羊FGF5基因定点敲除系统及其应用”和“一种人工DNA分子及检测目标基因表达的方法”,1项实用新型专利“动物活体肌肉组织基因电脉冲导入仪”,很好地解决了相关领域的技术操作问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与此同时,兵团博士资金专项资助的研究项目产生的成果,近年来屡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1-2010年,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相关研究成果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9项,极大地提升了兵团应用基础研究的影响力。石河子大学李少昆博士2002年承担的项目“新疆棉花生长、营养特征信息的遥感监测与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本人也因此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荣誉。

(三)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团队

自兵团博士资金专项设立和实施以来,不仅吸引了一批博士来兵团从事应用基础研究,而且也为兵团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形成了若干有影响力的研发团队,从而使兵团博士资金专项成为兵团构筑人才高地的重要平台。2001-2010年,回收问卷的81项兵团博士资金项目直接培养高层次人才401人,其中,正高30人、副高87人,博士65人、硕士271人,与此同时,形成了29个稳定的、在区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为兵团今后的基础研究奠定了人才基础。石河子大学陈创夫博士2001年立项的兵团博士资金项目“转基因植物生产动物疫苗的研制与开发”,自开展研究以来,依托该博士资金项目培养了28名高层次科研人才,其中,正高1人、副高6人,11人获得博士学位、10人获得硕士学位,并且以该项目为依托,形成了一个14人的省部级研究创新团队“新疆高发感染性疾病防治创新团队”。

(四)诱发了一大批高级别科研项目

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实施10年来,已成为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项目的孵化器。从回收的问卷统计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兵团博士资金项目都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培育出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据统计,2001-2010年,回收问卷的81项兵团博士资金项目共诱发了72个高级别的重点项目,获得经费支持达到7780万元,其中,国家973计划项目(含子课题,前期研究专项)6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含子课题)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含子课题)4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其他国家项目15项,平均每个诱发项目的资助额度达到108万元,为兵团的应用基础研究注入了大量的外部资金。石河子大学李少昆博士承担的项目“新疆棉花生长、营养特征信息的遥感监测与应用”,共诱发了4个国家级项目,其中,国家“863”计划子项目1个、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2个、国家自然基金1个,共获得502万元的资金支持。

(五)推动了相关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

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是兵团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条件,是兵团博士资金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2001年以来,兵团博士资金专项以及由该专项诱发的大批高级别科研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兵团相关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对其基础研究队伍的稳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加强起到了积极作用。以石河子大学为例,2001-2010年,石河子大学共承担了57项兵团博士资金项目,总资助经费755万元,其中,回收问卷的38项兵团博士资金项目共诱发了4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3188万元的国家经费资助。石河子大学承担的兵团博士资金项目领域主要涉及生物与农业、医药与卫生,项目负责人分布在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院、机电学院、食品学院等,十年来,兵团博士资金项目、诱发项目的研究及其产生的研究成果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0年,相关学院获批13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其中,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另外,2003年以来,上述兵团博士资金项目承担学院共获批1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为石河子大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农业科技创新为兵团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生物与农业是兵团博士资金专项重点资助的领域,主要是基于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以新疆特色动植物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要研究内容,着力解决兵团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具体研究方向包括:特色生物资源及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抗旱关键技术、主要动植物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等等。2001-2010年,生物与农业领域立项的兵团博士资金项目共69项,占总立项数的60.0%,投入资金807万元。各个项目研究能够立足于新疆特色优势农业资源开发,以解决新疆棉花、小麦、葡萄、红枣、哈密瓜、香梨等特色农作物种植以及绵羊、奶牛等优势畜产品养殖的关键技术为目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兵团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棉花是新疆及兵团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国具有显著的优势地位,在生物与农业领域的69项兵团博士资金项目中,有17项与棉花相关,共投入资金172万元,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和科学的管理办法。例如,2010年由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李建刚博士负责的“绿色施肥技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机理”项目,针对新疆各棉区大规模、连茬种植棉花导致的棉花黄萎病日益严重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天然调理剂可有效地防治新疆棉化黄萎病,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新疆棉区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与畜牧业相关的项目共立项19项,投入资金241万元。这些项目涵盖了畜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包括繁育、饲养、防疫、基因改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应用性成果。例如,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万鹏程博士2010年承担的“优质绵羔羊卵泡资源库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利用羔羊超排卵母细胞生产体外胚胎的方法”,利用幼年羔羊超排处理后采集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胚胎生产,具有卵母细胞采集数量多、胚胎生产效率高、培育羔羊后代所需时间短等优点,在大规模体外胚胎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七)科技支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医药和卫生是兵团博士资金专项重点资助的领域,主要是基于新疆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以新疆地方性重大疾病及地产植物药为研究对象,着力解决新疆及兵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十年来,该领域获批项目24项,占总立项数的20.87%,投入资金298万元,对新疆地区的一些特有疾病、特有药用资源开发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新疆区域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在新疆地方性重大疾病的研究方面,“新疆哈萨克族代谢综合症(MS)的因子分析以及MS及其各主因子心脑血管病危险性预测的队列研究”、“新疆人群HNPCC家系筛查及微卫星不稳定和错配修复基因突变规律研究”、“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尿结石环境—膳食—代谢危险因素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等项目的研究,为新疆地区人口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新疆区域特有的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石河子大学郑秋生博士2007年承担的“抗肿瘤新药稀有异甘草素临床前药理研究”项目,通过研究发现异甘草素具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解痉和抗溃疡等作用,获得3项发明专利授权,因新疆是我国甘草的主产地,资源丰富,加大对此药物的研究力度,争取早日开发成抗肿瘤药物,定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八)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工业和信息技术是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另一个重点资助的领域,主要是基于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以兵团农产品加工、建材、农业机械装备制造、节水器材等主导产业核心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着力解决兵团特色工业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十年来,该领域获批项目21项,占总立项数的18.26%,投入资金253万元,针对兵团特有产业资源的精深加工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为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滴灌塑料模具及软件设计研究”、“棉花膜下滴灌小流量高频灌溉技术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对农业生产中的节水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红花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分离亚油酸及其微胶囊化研究”、“从牛乳中提取免疫球蛋白的快速分离技术研究”、“超临界CO2杀菌技术在哈密瓜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棉籽壳制木糖工艺的开发与优化”、“香梨有效成分综合提取利用研究”、“番茄膳食纤维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的研究,为兵团特色农产品资源精深加工的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相关农产品的附加值;“番茄酱生产过程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及装置研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等项目的研究,为农产品的种植与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农药残留与污染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立项数及经费投入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自2001年设立兵团博士资金专项以来,随着专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兵团科技局加大了对该专项的投入力度,立项数和投入经费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但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博士数量规模,无论是项目立项数还是单项资助经费,都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一方面,自2001年以来,兵团逐步加大了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而年立项数仅从2001年的7项增加到2013年的20项,远不能满足博士们的需求;另一方面,虽然单项平均资助经费从2001年的13.6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21.8万元,但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实际经费需求仍有较大缺口,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0万元一般项目的单项资助额度相比差距较大。调查中发现,研究经费不足是导致部分兵博项目研究停滞或延期结项的主要原因,而且经费不足也使得项目研究计划的调整余地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技资源的浪费。

(二)对兵团应用基础研究的资源整合作用不明显,未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机制

从兵博项目的承担单位主体来看,主要是石河子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塔里木大学、部分师局研究所以及个别企业研发机构,无论是从研究人员力量,还是从平台、实验室等基础设施条件来看,兵团整体的应用基础研究科技资源还相当薄弱,理应通过兵博项目来充分整合现有的资源。从现实来看,兵博项目对兵团应用基础研究的资源整合作用不明显,虽然一些项目在立项合同上要求相关单位和人员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但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单打独斗现象仍比较明显,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农牧团场相互脱节现象比较严重,未形成以企业(团场)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项目研究成果供给与企业(团场)实际的技术需求难以有效对接的问题。

(三)项目结题验收评价方法与指标不尽合理,缺乏对优质项目的后期资助

从目前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的结题验收环节来看,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项目实施绩效评估制度,虽然每个项目都要召开结题验收答辩论证会,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项目专家论证随意性较强、专家论证不充分等问题。在项目成果评价指标方面,未能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区别对待,往往按统一标准(比如文章数量等)来进行判定优劣,且在发表文章方面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不考虑文章的影响因子等。另一方面,缺乏对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或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优质项目进行后期资助,项目实施后期工作不够充分[2]。

(四)外聘博士参与兵团博士资金项目的数量有减少趋势,且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吸引国内发达地区高水平博士参与项目的研究,是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的一大特色,也是兵团吸引外部高层次人才来兵团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2001-2010年共有40位外聘博士作为负责人参与兵团博士资金项目,占总立项数的34.78%,年均4项,但近年来数量有明显减少趋势,2011-2013年,每年仅有1-2位外聘博士。与此同时,外聘博士参与相关兵博项目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每年来兵团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且由于兵团应用基础研究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许多实验难以在兵团内完成,因而难以充分有效的发挥外聘博士的作用,对兵团应用基础研究的带动及人才培养的效果不明显。

五、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发展建议

(一)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的投入力度

由于博士资金专项着力于兵团的应用基础研究,其创新利益具有很强的外溢性,不仅有利于项目承担单位的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的提高,而且更有助于推动兵团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此,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兵团财务投入博士资金专项的比例,另一方面要多渠道筹措资金,比如,甄选有重大社会及产业发展需求的项目,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以集资、入股、合作等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兵团博士资金项目研究,尤其是要发挥大中型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资金参与兵团博士资金项目研究。鉴于当前兵团财务现状和博士专项的需求,建议兵团将博士资金专项单项资助额度增加到30万元,年立项数增加到25项以上。

(二)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推动和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鉴于当前兵团科研院所基础研究的人员、硬件条件等科技资源还相当薄弱,为进一步发挥兵团博士资金项目引领兵团应用基础研究的作用,兵团博士资金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应积极整合各方面基础研究力量,推动和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机制。一方面,在项目申报、遴选阶段,要以企业、农牧团场的技术需求为导向,建立以企业(团场)为核心,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兵团科技局之间互通的信息网络,优先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团场)联合起来共同承担项目。另一方面,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所规定的合作内容,互派人员参加项目研究,项目研究内容合理分工,基础研究主要由科研院所承担,应用研究主要由企业或师局农科所承担。另外,兵团科技局可设立针对兵团博士资金项目的“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制定产学研合作引导计划,或成立中介服务机构,逐步推动和建立兵团博士资金项目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三)完善项目评估制度,加大后期资助

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结题验收时,为了防止验收部门主观因素影响,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验收机构,建立无利益关联的委托验收制度,从而相对客观的评估项目执行质量。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适应不同类别项目的评估指标体系,例如,针对纯基础研究的项目,结题验收时主要以高层次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为考量指标,而且重点关注文章的质量和级别,充分考虑文章的影响因子。对于偏应用的兵团博士资金项目,应重点考量项目成果(比如专利)的应用前景。项目验收后,对于评价优秀的项目应进行后期资助,比如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项目,可采取“3+2”滚动支持的模式,即在项目执行期3年结束之后,对项目的后续研究继续予以2年的经费支持,或者推荐、优先申报兵团其他类别的科技计划专项。而对于研究成果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项目,可以考虑在成果转化方面予以经费支持。

(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外部博士的聘任与管理

吸引国内发达地区的高水平博士参与兵博项目研究,加强与发达地区科研单位的合作,对于兵团基础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进一步做好外聘博士工作。一方面,要加大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的宣传力度,使发达地区的博士们了解兵博项目,了解兵团应用基础研究的需求,鼓励兵团有关单位与发达地区的科研机构、高水平博士加强联系,联合申报兵团博士资金项目。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外聘博士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过程可采取弹性适度的管理模式,规定外聘博士来兵团从事研究工作的最短时间,而对于一些基础研究实验,可以在负责人所在单位开展,从而做到既保证来兵团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又能够充分利用兵团外部科技资源。

参考文献

[1]兵团科技局.兵团博士资金专项管理办法[EB/OL].http:/kjj.xjbt.gov.cn/bt/zcfg/876015.shtml,2012-06-21.

[2]李国军,彭以祺,王祯丽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实施的作用与效果[J].中国基础科学,2008,(1):53-55.

(责任编辑:管仲)

[作者简介]程广斌(1976-),男,安徽淮南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软科学项目(2014BB036)。

猜你喜欢

实施效果发展建议
高效气旋洗涤技术在转炉尾气SO2治理中的运用实践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民办高校秘书工作的现状与优化措施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