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的失实与危害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真实性新闻报道

陈 标

(东方市广播电视台,海南 东方 572600)



论新闻的失实与危害

陈标

(东方市广播电视台,海南东方572600)

摘要: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改革开放也使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种种问题,群众需要去思考。而当群众困惑不解时,新闻媒体要就肩负起更为重要的使命——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解开桎梏群众思想观念的重要一环,也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任。正确的舆论首先源于信息的真实。因此,如何在新时期把握新闻的真实性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客观全面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构成,也是新闻的要素。

关键词:新闻报道;真实性;新闻失实

一、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是事实性真实,强调与客观事实的符合性。落到新闻传播活动的实处,就是指每一具体的新闻报道与其所报道对象的符合性,一定“全体”报道与相应时空范围内整体事实对象的符合性。①马克思所说的“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新闻原则,强调的正是新闻的事实性真实。新闻必须完全立足事实,引用事实,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判断,得出的结论仍然是明显的事实。新闻是对真实存在的事实的报道,这就决定了事实性真实是新闻真实最重要、最突出的特性。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新闻真实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社会主义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提供舆论支持,发挥传媒引导人、鼓舞人、陶冶人的思想力量。尤其在当今思想观念激烈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媒体应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唱响时代主旋律,挖掘积极元素,精选新闻素材,充分做好反映时代主流和社会本质的正面报道,减少负面新闻和垃圾新闻。要坚决杜绝自然主义的新闻报道手法,纠正“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新闻我们都可以报道”的错误观念,自觉净化传媒生态环境。

维护新闻真实。要维护新闻真实,必须处理好满足受众知情权与报道适度的关系。满足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知情权是新闻媒体的责任,但对某些事实的报道又必须把握好度。尤其是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这一点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媒体既要及时、准确、尽量多地传递事态信息,又要谨防炒作。

维护新闻真实,必须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质。虚假新闻事件极大地损害了传媒的诚信和公信力,也在拷问着新闻采编人员的心灵。严峻的教训证明,要杜绝虚假新闻,减少半假新闻,采编人员应当自律,管理者也应从严把关。

二、新闻的失实

随着新闻媒体的日益发展壮大,新闻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个别报纸或电视、广播等媒体为了完成任务,杜撰新闻,或者是对所发生的事实进行虚假、浮夸的报道,以欺骗受众。还有些新闻工作者自身思想修养差,业务素质差,缺乏政治勇气,屈服领导压力写假报道;唯利是图,为得到某些物质利益写假报道;不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追求所谓的“宣传效果”和“轰动感应”,虚构、拔高或夸大事实等。

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记者手中的笔就是权威。但是有些记者却利用手中握的这杆笔,为虎作伥,耀武扬威。一些记者为了达到个人的一己之利,在采访的过程中会对被采访对象提出做“有偿新闻”。“有偿新闻”,顾名思义,是通过给予报酬、补偿方式“制造”出来的新闻。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制造出耸人听闻的所谓“新闻”。

在笔者生活的小城市,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人员暗地里开设了一些小赌场。当地个别媒体记者会隔三岔五去“拜访”,但只要交了所谓的“封口费”,赌场就会相安无事。否则,记者就会夸大其词地进行宣传报道。

还有些记者在采访之前没有做好功课,并不了解所要采访的内容,所以在采访的过程中听信受访对象的片面之词,从而出现报道失实的现象。例如,成绩只有八分,却说成是十分;本来大家都很反对领导人,却说成是十分拥护;对某一政策的出台本来是支持者寥寥,却说成是反应热烈等。

失实的新闻中,娱乐新闻最为突出。当今,娱乐新闻在逐渐受到人们青睐的同时,似乎忘却了新闻的基本属性和基本条件。社会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不真实的娱乐新闻。明星是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类人群,明星的私生活也就成了某些媒体大肆挖掘并加以渲染的提高收视率的砝码。绯闻本来就是种不负责任的传闻,更何况有些记者无中生有,把道听途说的消息编辑成新闻,公布于众。“娱乐新闻”成了假新闻的批发市场和集散地。

有一次,笔者在北京的地铁内听到报贩在吆喝“大新闻,大新闻,刘德华不幸英年早逝……”,引得大家纷纷购买。后来得知这只是报贩的一种促销手段。

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受众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辨别能力越来越强,许多虚假新闻逃不过受众的眼睛和耳朵,于是出现了媒体和撰稿人无休止的道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虚假新闻终经不起推敲,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奥地利大众传播学家鲁斯特在其撰文中曾阐明:“未来新闻不是向受众介绍真实,它本身就是真实。”(《上海译报》1992年8月17日6版)

三、新闻失实的危害

新闻失实会蒙蔽受众获真求真的意识,让受众辨不清是非,误导受众。失实的新闻一旦失去了群众的信任,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因报道失实而导致信誉受损,甚至诉诸法律,赔偿经济损失、名誉损失,诸如此类的媒体事件已是司空见惯。

《京华时报》在2008年9月11日刊载题为《招行投资永隆浮亏百亿港元》的虚假消息,成为招商银行当日股价暴跌的诱因之一,并带动银行股板块整体下跌。当日招行A股流通市值损失127.5亿元,H股下跌5.16%。

编辑、记者在刊发这一虚假消息时,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一条小小的消息能让招行百亿市值顷刻间灰飞烟灭,能让无数股民的财富在一天的时间里化为乌有。但后果如此,教训沉痛,不能不让人惊叹。

另一方面,媒体在所谓的“客观实事”上闻其声就捉其影,过于相信一些权威机构和权威人士的一言之辞或一幕“导剧”,结果是失信于众,而且媒体本身也深受其害。尽管许多记者出于职业道德的考虑,尽量不参与一些虚伪浮华“表演”的报道,但对“客观事实”的过分信任,也使他们时常发挥了适得其反的作用。50年代,美国参议员乔麦卡锡(JosephMccarthy)在演说中指控美国国务院里至少有200人是共产党,并表示他拥有这份名单。当时新闻界谁也没见过这份名单,但新闻记者在“客观性报道”原则下,照实报道了麦卡锡的言论。后来事实证明,麦卡锡的指控完全是无中生有,“客观性”的招牌轰然倒塌。在越南战争的报道上,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记者们按照美军大本营提供的战报进行报道,却未料到美军大本营故意夸大敌亡人数,自吹自擂,结果让新闻媒体尝到了这种“客观报道”的苦头,失去了读者的信任。

类似的报道经常见于各类媒体。新闻报道失实的危害性表现在多方面,其原因主要是新闻工作者思想修养差、业务基本功不扎实。

四、防范失实新闻

既然失实新闻给社会和受众造成危害,就应该找准切入点,防范新闻的失实,从根本上杜绝虚假、失实的新闻,使受众公平地接受所发生的事实报道,让老百姓了解所发生的新闻是真实、客观的,是每位媒体工作者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加强监管。从加强监管、审核记者的准入资格入手,出台一些相应的奖惩措施,对那些报道失实的新闻作者给予严厉的惩罚。造成恶劣影响的害群之马,要驱除出记者的队伍。但是要说明一点,无论出台多少措施加以防范,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记者的自律。只有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地还原新闻的本质。

新时期的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与受众深恶痛绝的“公害”。但只要我们坚持打持久战,就一定能将其数量逐步减少,直至杜绝。

注释:①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215-01

作者简介:陈标(1972—),男,海南东方人,本科,中共党员,1998年10月至今在海南省东方市广播电视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采编。

猜你喜欢

真实性新闻报道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广告的真实性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