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策略研究

2016-02-28何贤德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

何贤德 易 娟

(万州区广播电视台,重庆 404000)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策略研究

何贤德易娟

(万州区广播电视台,重庆404000)

摘要: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具有反映社会和记录历史的双重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下着眼于宏大叙事,反映历史、科教文化、自然地理等题材的纪录片越来越多,关注社会现实题材的纪录片数量趋少,优秀作品不多。本文旨在探讨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的现状及遭遇的困难,并就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纪录片;社会现实题材;创作

纪录片是通过影像语言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现实状况、呈现出社会发展轨迹、唤起人们对现实社会思考,从而为历史留下鲜活历史影像文献的艺术形式。伊文思认为“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近些年,由于数字虚拟技术的发展,创作手段更加丰富,纪录片的选材范围得到极大拓展。然而,纪录片创作者基于“趋利避害”的现实利益考虑,着眼于宏大叙事,关注历史、科教文化、自然地理等题材的纪录片越来越多,反映当代普通人情感、命运、生存状态和社会进程等社会现实题材的纪录片作品数量越来越少。因此,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弱。

一、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初步定义

纪录片的类别划分纷繁复杂,业界难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如果按题材属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自然地理科教纪录片、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等。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就是以当代社会为背景,关注时下社会进程中正在发生和发展的事情、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矛盾,或关注处于时代变革中的个体命运,并以之为拍摄对象,从中找出带普遍性的社会现实问题、剖析矛盾,在促进矛盾解决中推动社会前行和发展,进而呈现出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发展轨迹。因此,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照相式”、“镜子式”的记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活相册”。其反映社会、记录历史的作用尤其明显。

二、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现状和困境

(一)题材选择广泛和创作手段多元化,导致当前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数量趋少

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艺术门类。它以真实人物或真实事件为表现对象,不经虚构而直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的一种影片类型。因此,它可以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领域和自由的创作空间。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早期,由于社会环境和创作理念、手段的制约,基本承袭了新闻电影纪录片的模式,主要是为宣传服务。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纪录片界秉持着对现实生活的高度关注,高举纪实主义的大旗,生产出一大批关注社会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如《流浪北京》《藏北人家》《茅沿河的船夫》、《江湖》《老头》等。他们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关注他们的情感、命运和奋斗历程。这一时期,《沙与海》《最后的山神》先后斩获亚广联电视大奖,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遗憾的是,进入21世纪,由于数字虚拟技术与纪录片创作的紧密结合,在丰富了纪录片创作手段的同时,也导致纪录片工作者将视线密集地转向历史人文和自然地理科教题材,少于把镜头对准当代中国人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和焦点问题。于是,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数量趋少,优秀作品更是凤毛麟角。与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发展迥异的是,大投入、大手笔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和自然地理科教纪录片大获丰收。从《复兴之路》到《大国崛起》,从《考古进行时》到《消失的古国》,从《庐山》到《畅游中国》,从《腾冲腾冲》到《东方主战场》等,这类纪录片成为当前纪录片创作的主流。综上,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规模较小、播出和放映数量偏少,有影响力的作品更少。

(二)事件发展难以预判,拍摄时机稍纵即逝,难以把握

纪录片与故事片虽然同为影视艺术门类,其创作方式、方法却迥异。前者追求真实和纪实,后者可以虚构和表演。故事片可以通过策划、导演、编排、表演等方式进行创作,而纪录片只能基于真实和正在发生的前提进行创作,尤其是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更是如此。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记录过程和事件的发生是同时进行的,创作者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很难做到准确的预判。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纪录片创作来说,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很难用重演、“搬演”、口述、数字虚拟技术等方式来进行创作,这就大大增加了创作拍摄难度。因此,对大多数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者来说,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用等拍、多拍、抓拍等方式来把握住拍摄时机,难度很大。

(三)制约因素多,创作周期“短、平、快”,很难生产出优秀作品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大多关注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真相等,从而展现出当下的中国正在发生什么。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对社会产生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大小就是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和魅力所在。然而,这类纪录片与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科教等题材的纪录片相比,拍摄周期长、投入大,成本与回报不成比例,且更易触碰“敏感区”,因此操作难度大。目前,中国纪录片的生产更是栏目化运作模式,管理者考核创作者的是质量,更是数量。因此,创作者出于“趋利避害”本性,“关注个体生命与生存状态的纪录片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更多是宏大叙事、重构历史的作品。”正因为以社会现实题材为创作对象的纪录片严重缺失,让中国纪录片对人的命运和社会发展进程缺少关注,因此很难产生优秀作品,也就缺乏角逐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选题策略

(一)切合时代背景

纪录片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由于关注个体命运、反映社会真实,集聚了越来越多的目标观众。当前一个现状就是,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引发了劳动力人口大迁移。但是,劳动力在迁移过程中却遭遇融入城市的种种隐形壁垒。于是,留守群体就成了当下中国的阶段性写照。纪录片《姐弟》中,留守在家的7岁姐姐带着5岁弟弟一起生活,他们的生活就是留守儿童群体生存状态的缩影,最具典型性。反过来,空巢老人也一样。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正是纪录片《那山那老人》的突出特点。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着很多复杂的现实问题,空巢老人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他们辛苦大半生却享受不到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甚至有些老人还陷入了老无所依的境地,这些都将触发人们的思考和社会的反思。总之,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要切合时代背景,或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或揭示时代本质、触及社会矛盾。

(二)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当下,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养老保障、子女教育、扶贫攻坚等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它们既是社会热点,也是焦点问题。这些不能只是新闻关注的热点,更应成为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选材的焦点。2012年,朱宇导演的《造云的山》,是一部关注旷工生存状态的纪录片,表现了在恶劣环境中劳作的石棉工人虽然过着艰苦和与世隔绝的生活,但他们苦情却不悲情,因为他们看得到生活的希望。观影后让人反思中国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应该如何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2015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食品工厂的“黑洞”》,关注当下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记者深入工厂进行隐蔽式采访,在历时3个多月的调查采访过程中,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忠实记录下观察到的事物。通过层层推进的情节,多角度、多机位的镜头呈现,充分发挥了电视新闻纪录片的特长,画面生动,细节抓人。该片重在回应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引导人们重新审视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三)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发现人性光辉

就普通人的心态来说,总是会关心身份地位和处境与自己相近的人。如何让纪录片拥有众多的观众和持久的生命力?只有把镜头对准人,尤其是普通人。人既是构成社会的个体,又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始于人,后又回归于人。2013年,焦波导演的《乡村里的中国》把镜头对准了沂蒙山革命老区沂源县杓峪村,以一个小村庄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环境保护、农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等诸多社会现实话题,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农村形象,既生动有趣,又深刻感人。曾多次执导央视春晚的金越评价《乡村里的中国》直观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农民不同个体的喜怒哀乐、家庭关系和民俗民风,“是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标本。”最终,该片斩获电影华表奖等十多项大奖,成为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典范。普通人是纪录片关注的重要对象,只有讲好普通人的故事,才能更好地引起人们的共鸣,进而映射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

四、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拍摄技巧

(一)平等沟通,充分了解;融入生活,建立感情

一直以来,纪录片强调“真实是生命,强调摄像机与拍摄者应隐匿如墙上苍蝇一般,客观记录事件的发展,以便呈现不加干预的真实影音。”但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都是鲜活的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隐匿如苍蝇”真的能做到吗?对被拍摄对象而言,拍摄者就是“不期而至、来意不明的陌生人、窥视者”。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生存,谁也不期望自己能够如玻璃般透明。裸露灵魂的不适肯定大大超过裸露躯体的不适,而展现出来的多是躲在某种面具后的假象。因此,每当扛着摄像机把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时,必然遭遇一个前提,就是与被摄对象的沟通和了解。这种沟通和了解能否达到双方认同决定了记录程度的深浅,甚至纪录片最终的成败。

编导在拍摄《深山不归人》时,开始见到的场景是深山寨顶长年住着一户人家,每天举行的升旗仪式寓示着主人公似乎过着桃园般的美好生活。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拍摄之初,我们没有直接扛起摄像机关注对象的一举一动。拍摄双方只有在平等的视线里呈现出拍摄者的坦率与真诚,被拍摄对象才能在确定后把我们当做朋友,才能让我们了解他的真实生活。开始,我们和主人公一起生活在岩洞中,所有的工作就是聊天,一起劳动。几天下来的沟通了解加上不期而至的雨让我们的拍摄发生了戏剧性改变。由于连续的下雨,无法下山买粮,凑巧的是女主人在这个时候病倒了。眼看就要“弹尽粮绝”,主人公触景生情,往日在深山里的艰苦生活历历在目,常年累积在内心的悲苦一下宣泄出来,号啕大哭……此情此景,我们迅速抓起摄像机,拍下了这段真情流露。由此,我们开始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个时候主人公不再拒绝我们的摄像机,不再拒绝我们对他内心世界的窥视,纪录片创作正式开始。在创作纪录片《姐弟》时,我们不但是纪录片编导,更是小姐弟生活中的朋友。在拍片的同时,照顾着小姐弟的生活,我们也自诩为他们的保姆。所以全片中没有一个姐弟俩表现出胆怯的镜头。所以,对于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拍摄,我们首先要和拍摄对象建立真情实感,相互信任,他们才会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我们,才能打动观众。

(二)记录真实,捕捉细节,找准拍摄时机

细节是电视画面语言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对观众而言,细节是能够刺激人的感官系统,进而可以获取人的注意力的有效视听元素。真实、生动,有丰富内涵的细节具有震撼人心的画面表现力,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纪录片《姐弟》中人与狗的亲昵、小姐弟俩相互分享盒饭、弟弟捡起掉在地上的零食、弟弟等父母而找姐姐撒娇哭泣、大年三十夜姐弟俩放烟花等细节描写,串起小姐弟俩的生活状态和轨迹,将留守儿童无助、无依的真实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将留守儿童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全片的感染力。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关注对象是生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个体。他们在时空延续中按照自己的轨迹生活。如何在不同时空中捕捉到扣人心弦、让人感动的细节,拍摄时机也非常重要。关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两部纪录片《姐弟》《那山那老人》拍摄时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传统农历春节前后,是因为春节对中国人来说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几千年来,春节是中国人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然而,社会化进程中劳动力迁移、农民工进城造成了“制度性”留守群体的产生。本该春节合家团聚的一个个家庭却变成了两地相思,给观众留下思考,给社会留下反思。

(三)提炼主题,讲好故事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思想是纪录片的灵魂,主题是纪录片的主旨、观念或思想,是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形成的。纪录片中素材的选择与安排都是围绕主题进行的。然而,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一开始很难确定好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始讲故事。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主题大多是在拍摄中不断总结、修正和提炼出来的。纪录片《暖冬》是反映一家高山少数民族家庭的故事。与一般纪录片一样,可以展现他们的坚强、亲情和相互守望相助。然而,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拍到的是他们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最终社会介入并帮助了他们。于是主题就修正提炼成一个讲述社会大爱的故事。

纪录片的核心诱惑是讲好故事。好故事未必是好作品,但一部好的作品必然是一个好的故事。正是由于故事,纪录片才具有了影视剧或戏剧的成分。没有故事的纪录片难以打动和留住观众。纪录片《深山不归人》所讲述的故事可以用“一部个人史来概括,却囊括了三个人物以前、现在和今后的命运,折射出的却是几个不同时代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故事围绕“逃避——生活艰难——努力改变——萌生归意”展开。在他们回归的过程中,折射出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观众也从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五、结语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应当以时代为背景,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态或社会发展的进程,通过纪实手法真实地记录下当代人的情感、命运、困惑和奋斗,或记录下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从而担负起为时代留影、为历史写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由此可见,优秀的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作品是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理解,也是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关怀和维护,担当着抚慰情感、沟通心灵的责任,带给观众安慰、思考和希望。在记录真实生活的同时,达到了温暖人心、启迪智慧、传播价值观念的目的,这也正是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的终极体现。

参考文献:

[1] 庞新民.论电视纪录片的选题策划[J].中国传媒科技,2013(18):99-100.

[2] 于璐.电视纪录片的选题策划思路探索[J].新媒体研究,2016(4):158+164.

[3] 刘祺.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问题和出路[J].新闻世界,2013(4):87-89.

[4] 苗珺.社会纪录片应着力讲好普通人的故事[J].新闻爱好者,2010(4):165.

[5] 牛光夏.中国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困境及突围之路解析[J].中国电视,2013(10):63-66.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179-02

作者简介:何贤德,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学及纪录片创作。易娟,中文、历史双学位,从事新闻工作7年,研究方向:新闻学及纪录片创作。

猜你喜欢

纪录片创作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咱也过回『创作』瘾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如诗如画》创作谈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