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再辨析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信源恐惧

丁 峰

(西华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新媒体背景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再辨析

丁峰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形式与规律的改变逐渐瓦解着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根基。新媒体背景下,互动性、匿名性和信源多样性的存在使得“沉默的螺旋”理论有所改变;然而,网络社群的存在、来自虚拟世界的群体压力以及网络意见领袖等情况似乎又重构了该理论的原生土壤,只不过形式变了但其作用机制仍然没有改变。笔者认为,在新媒体背景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有所改变,其衍生出的新的传播模式凸显了该理论适用性与变异性的统一。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新媒体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

“沉默的螺旋”(TheSpiralOfSilence)最早出现于诺埃勒·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The SpiralofSilence:PublicOpinion-OurSocialSkin)》一书中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往往受到“被孤立恐惧”心理的影响。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欢迎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这类观点;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的声音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暗含了以下四个假设:第一,社会向有偏差的个体施加被孤立的威胁;第二,个体能不断感受到被孤立的恐惧(准统计官能);第三,出于对被孤立的恐惧,个体不断努力估计意见气候;第四,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从逻辑上来说,这四个假设是层层递进的一个过程,任何环节的改变都会使整个理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新媒体背景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适用性与变异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微博、微信、贴吧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着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海量性、传播的迅捷性、媒介的多样性、受众的互动性都无不在消解传统媒体的历史边界。“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以报纸、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时代的经典理论,在新媒体背景下,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

(一)新媒体背景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变异性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信源的可控性和单一性消失,代之以信源的多元性和意见表达的多样化,它们瓦解了传统媒体时代以广播、报纸为代表的大众媒体主导的作用机制,由信源单一性造成的“被孤立恐惧”的意见气候也就无法存在了。再者,新媒体背景下的受众不再是简单、二元对立的分布,而是呈现多数与少数之间互动的局面,信息流动加快,沟通更趋自由。最后,网络发言匿名性所带来的安全感瓦解着“被孤立的恐惧”,人们可以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更加真实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气候不再是限制发言的重要因素。

总而言之,新媒体背景下,信源的多元化、受众的多向互动、网络发言的匿名性都对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了挑战,其理论根基随着新的传播环境的改变而变得不再适用。

(二)新媒体背景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适用性

反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无论是微博的关注分组功能,还是微信的朋友圈,网络社群的存在依然表明人们对孤立的恐惧并没有消失,人们还是离不开基于人际关系的网络社群,其目的便是规避被孤立的恐惧。由此可知,网络时代这种恐惧并没有消失,只是被物化的工业品或者被虚拟的环境给隔开而变得更为隐蔽。有一点值得注意,在网络媒体中,群体压力依然不可忽视,类似微博禁言、贴吧爆吧、网络论战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点也必须提出,中国网民结构呈现出“三多”——学生多、年轻人多、底层人群多,导致网络空间充斥着解构、恶搞、怨恨等因素。由此带来包含道德成分的情绪化宣泄和“群体极化”事件使得意见气候更容易感知并扩散。再加上网络媒体的出现凸显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强大的粉丝会形成对某些不同意见的强制压制使之走向沉默。

(三)新媒体背景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变化与发展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一方面信息接收不再单一,媒体与受众不再是传统的二元对立,网络发言的匿名性消解了受众“被孤立的恐惧”;另一方面,网络社群的沟通偏好,基于兴趣或者社交爱好的群体压力依然存在,中国网民构建的情绪化的意见环境,意见领袖对普通受众的舆论压力使得“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作用机制依然存在。但是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这种作用机制产生了新的变化,正如原源提出的“向上循环的螺旋”“上下反复循环的螺旋”“发散式螺旋”“聚焦式螺旋”四种不同的模式以及高宪春、解葳提出的“沉默的双螺旋”模式,这些都是在新媒体背景下,“沉默的螺旋”理论变化与发展的结果。

三、结语

“沉默的螺旋”在新媒体背景下产生了与传统媒体时代不一样的情况。信源的多元化代替了原先的单一性,传播的互动性代替了传播的二元对立,网络的虚拟性代替了发言的群体恐惧,这些都在不同层面上给“沉默的螺旋”理论带来了不一样的改变。“沉默的螺旋”理论看似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存在,但在某些情况下又确确实实存在,并异化为“沉默的双螺旋”“向上循环的螺旋”“上下反复循环的螺旋”“发散式螺旋”“聚焦式螺旋”等不同的模式。新的传播环境带来的只不过是条件技术的改变,但作为社会心理的一种作用机制,“沉默的螺旋”的内核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反而随着新环境的变化会产生跟现实相呼应的新模式。由此观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沉默的螺旋”必然产生新的情况,对于它的研究也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1.

[2] 原源.变换的螺旋:社会舆论形成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面临的挑战[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2-154.

[3] 高宪春,解葳.从“消极沉默”到“积极互动”:新媒介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效应[J].新闻界,2014(9):43-54.

[4] 郭小安.舆论的寡头化铁律:“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边界的再考[J].国际新闻界,2015(05):59.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078-01

作者简介:丁峰(1991—),男,江西宜春人,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沉默的螺旋信源恐惧
基于极化码的分布式多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广播无线发射台信源系统改造升级与实现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沉默的螺旋”下的暴力美学
网络自制剧热播现象解析
信源自动切换装置的设计及控制原理
分布式不等差错保护LT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