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

2016-02-28王泽帅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

王泽帅

(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天津 300000)



浅谈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

王泽帅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天津300000)

摘要:伴随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在网络上获取新闻资讯逐渐成为民众获取日常生活信息的主要方式,这也是网络新闻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原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的速度快、内容丰富、传播范围广泛等优势更加显著,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互联网上新闻监管和把关的力度相对于传统的媒体很大程度上还是被削弱了。虽然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在网络新闻的发展中伴随部分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的确立得到了改善,但是关于网络新闻,无论是网络媒体自身的自律性,还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完善。本文通过论述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揭示出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仍然需要完善的地方,以求网络新闻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新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

一、互联网的新发展

近几年,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在使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互联网主要呈现了以下新的发展状况:一是互联网普及率达48.8%,社会的各方面深受网络的影响;二是手机网民规模稳步增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但重点人群可转化空间大;三是移动商务类应用拉动网络经济增长,信息获取类应用注重个性化服务;四是网络炒股用户规模激增,余额理财类应用增长停滞;五是娱乐类应用整体保持稳定,使用率涨跌互现。[1]

二、网络新闻地位的提升

网络新闻是新闻事业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传播信息的形态。网络新闻在产生之初普及率还不是那么高,网络新闻也只是在年轻人中流传较广,当时人们并不觉得网络会像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一样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习惯性媒介。所以网络新闻在开始发展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网络新闻的伦理与法规管理也并没有随着其快速发展而制定出来。网络新闻受到的约束只是那些针对传统媒体的行业规则和法律,而这些规则和法律面对新生的网络新闻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甚至有许多的制度性漏洞。这样一来,网络新闻在一段时间的发展完全是不受约束的。许多新兴的资讯网站为了博取受众的眼球,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对待新闻过于强调求快,带来虚假新闻泛滥;对待受众一味迎合,导致新闻价值取向片面;过度追求新闻数量,忽略新闻质量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率得到前所未有的增长。《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长率为6.1%,较2014年提升1.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增速有所提升。《报告》同时显示,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这样的改变提升了网媒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新闻逐渐成为人们日常获取资讯的手段。毫不夸张地说,网络新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网络新闻不仅在迅捷性而且在角度、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得到普遍认可。同时,网络自身的开放性也使其成为众多意见的汇集地,从而形成影响较大的“网络舆论”,在民意表达、政务公开以及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

三、网络时代新闻伦理与法规的发展存在的不足

基于网络新闻地位的提升,可以说网络新闻已然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相比之前,网络新闻影响的范围更加广泛。在网络新闻的发展过程中,业界和学术界都开始加强了对其伦理与法规的关注,而且网络新闻整体秩序相比之前得到了重大改变,但是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新闻的伦理与法规仍需要继续完善。

(一)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的发展

随着网络新闻的不断发展,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许多学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取得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过分追求点击率、虚假新闻充斥的现象基本消失。伴随着网络新闻不断发展,一方面,网络媒体逐渐意识到虚假新闻给行业和自身都会带来严重得伤害;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性增强,为了维护自身形象保证长远发展,网络媒体开始自觉抵制虚假新闻。在2004年6月19日《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出台之后,虚假新闻充斥各大网络平台的现象就彻底成为过去。

2.网络新闻媚俗化,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泛滥的现象有所缓解。在网络新闻发展的过程中,不少网站发布的网络新闻以色情信息来吸引受众眼球,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获取利益,这种做法对上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针对这种现象,《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也在2004年6月应时出台。

3.盲目追求新闻面广,除重点新闻外,其他新闻资讯采用抄袭或者简单修改后就为自己所用等侵权行为已被明令禁止。在《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2005年5月30日)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年5月10日)未出台之前,网络新闻的版权很难得到保护,我们打开百度和谷歌引擎搜索,大多数网络新闻都有许多媒介转载复制,甚至恶意剪切和篡改,严重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

4.网络新闻质量不高,部分新闻主观评价、情绪化明显的问题一去不复返。网络新闻发展前景不明朗是没有吸引足够的专业新闻人参与其中,从而带来了网络新闻不像新闻、不遵守新闻基本伦理的问题。这种问题伴随大量专业的新闻人才涌入网络媒体,许多专业的新闻人士转向网络新闻后便一去不复返了。

(二)移动互联时代新闻伦理与法规的仍存在的不足之处

虽然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仍然还不够完善。

1.盲目追求速度,新闻报道不严谨。网络媒体对部分新闻事件盲目追求速度,致使新闻报道不够严谨,有时甚至会出现明显的错误、人云亦云。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被误报逝世”为例,2015年2月4日晚上10点,中国各大新闻客户端发出这样一条推送:“据外媒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因肺癌去世享年91岁。”这篇报道完毕后不到1个小时,各大新闻客户端又发出推送承认这是一次错误新闻并致歉。在这场闹剧中沦陷的有新浪新闻、网易新闻、凤凰新闻、百度新闻、ZAKER资讯、今日头条、人民网、搜狐新闻、CCTVNEWS等。值得赞赏的是几大门户网站中腾讯新闻没有误报,并及时发布了核实信息。腾讯新闻在这次抢新闻大战中保持了冷静!虽然这次闹剧没有引起重大的事故,但是中国最大最重要的网络新闻客户端出现这样致命的失误是不可饶恕的。网络媒体为了抢新闻根本未对新闻内容进行核实,这样的行为无疑会扰乱网络新闻秩序。

2.一味追求话题性,忽略报道的权威性。如今微博、微信成为网民讨论新闻事件的主要平台,网络媒体为了扩大知名度,在报道中一味向热门话题靠拢,而忽视了对新闻进行权威性报道。以“天价虾”事件之后的2016年“天价鱼”事件为例,在网友曝光自己被“宰客”之后,网友积极讨论,“天价鱼”立刻变为热门话题,各大网络媒体并没有去积极核实报道“天价鱼”事件本身,而是大肆抨击各大旅游区的风气问题。而后当官方表示“天价鱼”是明码标价并非宰客后,各大网络媒体又开始抨击游客借助网友的同理心歪曲事实。最后官方最终调查:专项调查组认定饭店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吊销涉事饭店营业执照,对店主罚款50万元。此次事件中,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并没有起到呈现事实的作用,反而跟随网络舆论倒来倒去,完全没有尽到一个大众传媒应尽的责任。

3.强调新闻的提及性,缺乏报道的深层次性。移动互联时代下,用户每天都会收到新闻客户端推送的新闻资讯,而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和用户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许多新闻都是标题党或处于泛泛而谈的状态。对新闻的深层挖掘不够,新闻“快餐化”倾向严重。[3]2014年腾讯科技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布的《移动媒体发展新趋势》报告的数据显示,有60.6%的用户会在碎片时间里访问移动媒体,笑话、段子等内容有更好的市场空间。这些碎片时间主要分布在休息或闲暇时间、卫生间、床上、等待或乘坐交通工具的时间。而网络媒体为了迎合市场,并不注重内容的深度。但从新闻伦理上讲,媒体需要为受众提供一定深层次的新闻报道,况且在用户注意力稀缺时代,“快餐式”内容只是用户的生活调味小菜,深度类或研究型内容将会成为大餐,内容为王定会强势回归。

四、结语

伴随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网络新闻和约束其发展的伦理与法规都实现了巨大的发展。整个网络新闻的发展环境也越来越好。但是网络新闻的伦理与法规仍然存在不少现实问题。我们要做的是肯定原有的发展成就,更要正视仍然存在的这些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网络新闻的伦理与法规。

参考文献:

[1]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路信息中心(CNNIC),2016-1-2.

[2] 李想.网络新闻传播的伦理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17-18.

[3] 李友海.网络新闻的伦理思考[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16-17.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064-02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差异比较
试论网络新闻中公共管理的现状及创新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及其管理研究
浅析网络新闻编撰的发展演变
浅析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浅析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