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剧《丑闻》的性别叙事研究

2016-02-28张玮钊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8期
关键词:肥皂剧菲斯女权

张玮钊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美剧《丑闻》的性别叙事研究

张玮钊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1987年,约翰·菲斯克在《电视文化》中明确提出了“性别电视”的概念,在当时的界定中,女性电视是去中心化的,虽然可对电视初级文本作出多种语义解读,但在重复的电视剧集中,最终仍是主流意识形态自然化的过程;电视肥皂剧中那些具有男性化特征的女性,如具有目标性、行事果决、懂得运用自身优势以达目,则多是女反角的设定。在美国电视剧近30年的发展中,显然这种状况已有所改观,女性角色的多样性得到发展。当前,分析女性电视中的男性角色,认为受欢迎的多半是“女性化的好男人”,虽具备正常的男子气概,却在感情方面具有细腻的特质;而那些传统主流男性电视中果决、具有目标性、强者的道德规范,则多出现在反角身上。这些理论在今日的女性电视中仍可寻得踪影。

去中心化;女性电视;男性角色;男性电视;丑闻

1 男性角色叙事特征

1.1主角的女性化处理

菲斯克曾把肥皂剧“视为一些女性的色情节目”,女性电视剧中的男性主角多具有阴柔的一面的。

与《纸牌屋》男性电视中的总统相比,无疑《丑闻》中的Fitz显得有几分不着调——在竞选期间与女下属厮混,为了守护“真爱”要与妻子离婚。这些看似荒诞的行为,在剧集反复强调第一夫人Mellie的强势、工于心计后,成为可理解的行为;Fitz对Olivia的守护、帮助,一以贯之的深情(尽管未被传统道德常规),都成为其男性魅力的一部分。

第二男主角Jack Ballad,其出场的使命即是守护Olivia,他对于总统的反抗、体制的反抗,为角色增添了光辉,同时,剧中还以Jack Ballad的男色作为卖点,Jack的扮演者在二三季中的裸露处理,有效将男性力量色情化,满足了女性观众的情感寄托。Jack Ballad对Olivia不亚于总统的深情的感情关系,更给女性观众带来大于肉欲的性快乐。

同样以情感关系取胜的还有幕僚长Cyrus。同性恋本不成为卖点,而其作为共和党人,且身为幕僚长的角色设定,则让矛盾更为集中。Cyrus虽然老谋深算,但他对于同志爱人的包容、深情,在右派设定下更为凸显。

除具备细腻的情感特质外,这些角色均具有主流价值观中男性阳刚、有所担当的角色特质。正是非单性特质的横组合,让这些角色在女性电视中充满魅力。

1.2反角的男性性格特征

《丑闻》一剧到第三季时,最大的反角莫过于Olivia的父亲Rowan,他执掌着美国最秘密的间谍组织B613,进行各种刺杀政客的活动,为国家荡平敌手。这一个黑人男性角色,保留着初期黑人角色的特点——忠诚,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及所谓“国家最高利益”;暴力,对自己的妻子不惜展开监禁、追杀行动。凡此种种,是剧作呈现其性格特征的具体事例,凝练出的性格特征即是重视目标及结果、强者意识浓烈、去女性化、坚毅。这些品性在女性叙事中,构成了反角的性格特点。具有类似品性的还有老Fitz——他为保儿子上位,不惜合力参与操纵民主大选,为一时私欲强奸儿媳,对儿子要求严格。

传统男性电视的男主特征配合肥皂剧的具体事例,则构成反角的行动标准。

2 女性角色叙事特征

2.1女性角色的男性表达

肥皂剧中的男性通常都很敏感,而主要女性人物则一般都是职业女性。在菲斯克的理论中,男性的成功需要公众的赞扬,因而多涉及谋杀、金钱、权利、恐怖主义,这些家庭以外的事务,肥皂剧即使有所涉及,也不做主要问题来解决;而在《丑闻》一剧中,Olivia每日打交道的都是上述几类案件。女性角色在电视银幕上与男性角色分庭抗礼,甚而具有压倒性。这种反对男权的操控,也表现在第一夫人Mellie身上,她认为总统是个孩子,而始终要求自己“Be an adult”(做个成人),因而她参与总统竞选、白宫事务及后期议员竞选。在《丑闻》这部剧中,从表面看来,有相当一部分女性角色不从属于男性权力之下,或者说敢于和男性权力相争。

第一季的“外来者”Quinn,在一整季的发展后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人员,同时还学到了“虐囚”的招式。这些原本血腥、暴力,不太适宜过多在女性叙事电视中展现的题材,被《丑闻》不加避讳地运用,体现着女性体内的暴力诉求,也是女性对权力的幻想。权力,作为男性特征的前提,女性对此的诉求是女性叙事中极具女性意识的体现。

2.2追寻主流价值认可

然而,或是因为女性电视元语言的缺乏,抑或是女性剧的顽症,表面的女性意识并不能规避女性电视最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依归。

Abby作为白宫发言人,在逃离了原先婚姻生活中被家暴的梦魇后,俨然新生成为一个职业女性。而她所做的一切看似男性化特质的举动,无一不是在男性权利框架下寻求一种认同,来自男权的认同。所以,其所获得的女权,实际只是男权下的女权,更是一种承认男权、利用男权,从而得以实现的女权。同理,Quinn对Huck的情感依赖,她从Huck身上承袭来的所有技术、招式,都是为了与Huck产生情感关联(boundary)。而看似最独立的Olivia,也不免在男权的世界中捍卫所谓正义,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实践,符合意识形态产生并维系自身的类别作用。

强势女主角色的设定,符合女性在男权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抵制性意义,而剧集中不断发生的纠葛与波折,女权与男权相争,却永远无尽头,无法达到最终成功。这种矛盾一方面了是为女性无力的状态建构合理性,一方面也对这种无力状态提出挑战。

《丑闻》一剧的男性角色处理,符合女性电视的叙事特征——主角阴柔化,满足情感寄托;反角男性特征强化,具有传统价值观的男性角色被视作反派般的存在。在女性角色的处理上,则有立有破——打破了传统女性叙事中不常出现的处理题材,如政治、谋杀、金钱、权利、恐怖主义,将女性角色放到男性地位上做价值认同,同时,也在本质上符合女性关系需要通过与周边关系的反应来凸显,从而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不免靠拢男性资本主义。在这部看似荒诞的戏剧下,暗含着女性电视的叙事内涵。

[1]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

[2]Ms.Wu.I have a dream,analyze the American black image evolution process in the movie[J].Journal of sichuan province cadre correspondence school,2011.

[3]Jackyhuang.The otherness of the other-Sonia·sanchez radical analysis of black women's image in the drama[J].The Playwright,2013.

张玮钊(1995-),女,回族,贵州安顺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视文化。

猜你喜欢

肥皂剧菲斯女权
向警予的女权思想
这样的“女权”
为什么称电视剧为肥皂剧
蜡 烛
114年前,女权先锋与两则征婚启示
审美·受众·娱乐:新时期中美“肥皂剧”对比研究
肥皂剧也能造巨星
社会主义女权和自由主义女权: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妇女运动内部的共识与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