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2016-02-28王雁南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8期
关键词:真人秀明星

王雁南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王雁南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自2013年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播出以来,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就受到观众的热情追捧。特别是2015年,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呈现出井喷式的大爆发。但在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也暴露出节目模式固定化、环节程式化、参与者单一化、定位模糊化和形式泛娱乐化等问题。分析讨论其热播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向戏剧化、本土化、平民化和公益化。

户外真人秀;节目策划;受众心理;观众需求;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电视真人秀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1],其主要特点有:一是“真”主要是指镜头的纪实性和题材的日常化;二是“人”主要是指在节目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和人物设置的冲突化;三是“秀”主要是指节目内容的戏剧性和参与者行为的表演化。在此基础上,可以把户外真人秀节目概括为以大型户外场地为主体、以参与者的体力运动和行为体验为主要表现形式、如实记录全过程的电视娱乐节目。中国的户外真人秀节目主要以明星为参与主体,以他们的竞技和互动为卖点。2013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引爆荧屏,掀起了真人秀节目的新高潮。2014年,多家电视台开始推出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如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东方卫视的《两天一夜》等。2015年,以明星参与为主体的户外真人秀节目依旧是电视娱乐节目市场的前沿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在电视上播出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共有22档,其中口碑较好的节目《奔跑吧兄弟第二季》(CSM50城市网收视率5.016%)、《奔跑吧兄弟第三季》(CSM50城市网收视率5.284%)更是直追户外真人秀领军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收视率(CSM50城市网收视率5.300%)。

1 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的特点

1.1满足观众的多种需求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看,户外真人秀节目受到追捧的原因主要是节目满足了观众的需求,D·麦奎尔曾对电视节目进行过调查,认为电视节目所提供的令观众满足的“点”可分为四种类型: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和环境监测效用[2]。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符合这四种类型,在心绪转换效用方面,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快、工作竞争大,人们在社会中生存需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因此人们迫切地需要释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来舒缓神经、放松心情。户外真人秀节目给观众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暂时忘却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给观众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在人际关系效用方面,一是观众与节目中参与者之间的“拟态”人际关系,即观众把节目中的参与者,尤其是明星想象成自己的朋友;二是观众通过观看节目从中得到启发,有利于融洽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如家人、同事、朋友之间。D·麦奎尔认为,“拟态”人际关系,同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在自我确认效用方面,户外真人秀节目互动性、冲突性强。因此,在节目中出现的事件、状况、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法等可以给观众提供一定的参考,观众通过观看节目可以反省和检查自身,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满足了观众寻求解决生活问题的心理需求。在环境监测效用方面,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的行为,通过观看电视节目,观众可以从中得到直接或间接的与生活相关的信息,及时掌握环境的变化。例如,观众观看户外真人秀的体验式生活后,可以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来自第三方的判断认知,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状况和变化。

同时,户外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原因还有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窥视心理。窥探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尤其是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工作竞争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下降,使人们希望窥视其他人的个人行为。户外真人秀节目真实地记录参与者在各种情况下所产生的自然反应并提供给观众,就是迎合了观众的这种窥视心理。

1.2户外拍摄形式多样

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长期以来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棚内录制,例如,央视早期以答题的方式闯关守擂的真人秀节目《幸运52》和2015年4月江苏卫视的夫妻博弈真人秀节目《为她而战》就是在室内录制的。长久以来的棚内录影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不论是答题闯关还是竞赛闯关,都因录影场地的限制,达不到观众日渐挑剔的视觉需求和审美标准,户外真人秀节目就是在电视真人秀节目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中国最早的户外真人秀是“野外真人秀”。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是中国第一个独立制作的真正意义上的户外真人秀节目,节目定位是野外生存[3],但直到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问世,才开启了户外真人秀节目的新时代。户外真人秀节目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调整已渐渐走向成熟,把明星、竞技等元素不断融合,再加上对国外尤其是韩国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和团队合作,已成为户外真人秀节目的一种模式化策划,其中浙江卫视打造的《奔跑吧兄弟》就是较为成功的案例。

以户外为主要录制场地的真人秀节目,在活动空间、程序设置、拍摄角度等方面都有棚内录影无法比拟的优势。户外场地视野更开阔,可以不受室内的限制而设置一些大型游戏或体验大型娱乐设施。相比室内的固定机位,户外真人秀的每个参与者都有多个跟拍摄像,多样化的视角能给观众带来更新鲜的视觉冲击。而参与者在户外进行竞技比赛等活动也更能放得开、玩得起来,这也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1.3明星形象的普通化

当下,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参与主体一般情况下都是明星,不论节目形式是亲子互动、生活体验还是运动竞技,明星都会在节目中展露出平时在影视剧中观众所看不到的样子,其中包括大量的生活化展示。明星们远离原来的生活圈,走下舞台和荧屏,把他们和普通人一样的行为举止展现在观众面前,这种巨大的落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兴趣的法宝。

“明星也是普通人”这一概念淡化了观众对高高在上的明星不自觉产生的等级观念。在户外真人秀节目中,节目组通过设置大量的游戏环节来“折腾”和“虐待”明星,明星之间最真实自然的语言、神态和行为举止都展示在镜头之下。看惯了在聚光灯下外表光鲜亮丽的明星,观众显然更愿意接受这种普通化的明星形象。看到明星为了完成任务或做游戏而相互争抢、焦头烂额,甚至是出丑,观众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认同感与亲近感。

2 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的问题

2.1模式固定、环节程式化

游戏和任务是大部分户外真人秀节目不可缺少的环节,参与者通过做游戏、竞技或体力劳动来完成任务,并最终获得奖励。参与者在做任务时的一系列言行举止和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人物冲突是整个节目最大的看点,采用这样的运行模式和环节设定的节目有《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全员加速中》《偶像来了》等。这些节目的常规运行模式是先确定竞赛方式,给参与成员分好队伍,然后开始派发任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做不同的游戏或者体力劳动,经过比拼决定输赢,最后得到一定的奖励。这样的模式流于程式化,甚至会出现不同节目互相“撞梗”的现象,例如《极限挑战》和《奔跑吧兄弟第二季》中都有“叫醒任务”,《偶像来了》和《极速前进第二季》中都有“抓羊任务”等。

2.2参与者群体单一

户外真人秀节目的明星加盟形式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规定,而参与节目的明星组成情况却略显单一,“萌娃鲜肉”“俊男美女”这样的养眼组合似乎成为了户外真人秀节目的标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湖南卫视。以亲子为主题的《爸爸去哪儿》,以动物为主题的《奇妙的朋友》和以竞速为主题的《全员加速中》,虽然节目题材不同,但参与的嘉宾如黄轩、倪妮、TFBOYS等都离不开上文所提到的标准配置,而《偶像来了》更是把节目类型定位在“女神生活体验秀”上,嘉宾是10个不同年龄、风格的“女神级”明星。高人气明星和优质偶像当然是真人秀节目的首选,有这些人的加入可以增加节目的视觉美感,但如果电视上的所有真人秀都是这样的人物配置,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尤其当明星任务完不成或游戏玩不好的时候,会给观众一种中看不中用的感觉。

2.3主题定位模糊

有些节目为了所谓的出新或吸引眼球,开始渐渐偏离原先的节目宗旨,设置了一些定位不太准确的环节。虽然观众乐于看到明星狼狈、出丑的一面,但不意味着真人秀节目就必须要一味地整蛊明星、让明星做正常人都不会做或不愿做的事情,还要美其名曰挑战人类的极限。例如,东方卫视推出的以野外生存为主题的《跟着贝尔去冒险》,贝尔是一个野外生存专家,被誉为“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节目中,明星需要跟着贝尔一起吃活蚯蚓、咬爆生牛眼甚至喝人尿,嘉宾韩雪就是因为拒绝吃蚯蚓和喝尿被一些网友骂,称其娇生惯养,有偶像包袱。观众在周末晚上看电视娱乐节目本来是为了放松心情,当看到有人在电视里喝尿的时候多数人会产生不适感,设计出这样的节目环节,不免让人觉得是为了吸引眼球和制造噱头。

2.4形式泛娱乐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进入了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媒体对收视率、发行量的过分追求使节目策划逐渐走入了“泛娱乐化”的误区。广告商为了拿到冠名权增加曝光率,不惜斥巨资赞助电视节目,媒体为了得到巨大的经济效益必须保证节目的高收视率。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的户外真人秀节目会进行一些如男女明星“假戏真做”的地下恋情、录制过程中,嘉宾发生冲突事件等低俗炒作,有的甚至在节目中会出现一些身体消费的画面或场景。

3 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

自2013年《爸爸去哪儿》播出以来,各种主题和形式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多到让人看不过来。现今各大电视台争相在周末的黄金时段播出户外真人秀,有品牌节目的打造续集,无品牌节目的也紧锣密鼓地策划新节目,使户外真人秀节目出现了日趋同质化的现象。在2015年播出的户外真人秀节目中,除了《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几个老牌节目收视率较好以外,其他户外真人秀节目的成绩平平,没有大的突破。怎样才能推陈出新,更好地抓住观众的收视心理?我们认为,策划户外真人秀节目时注重以下发展趋势,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节目效果。

3.1戏剧化

户外真人秀节目的戏剧化是指这些节目充分吸收戏剧艺术的精髓,使戏剧要素和手段向真人秀节目大量渗透。现在的电视节目是一种注意力消费,越长久地吸引住观众的注意,节目就越成功。因为受到不同游戏和任务的限制,户外真人秀节目被分成多个段落,如果没有线索将其串联,就会造成观众注意程度的分阶段流失。应将节目进行故事化包装,提升节目的完整度和流畅度,做得比较好的例子如《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第7期“穿越世纪的恋爱”篇:在1933年的上海,歌女伊一有一条“海洋之心”的项链,项链带领她与心上人郑恺等所有人穿越时空到2014年的上海。丢失项链后,困难重重,任务艰巨,每一个跑男团成员都有一个前世的身份,因为这个身份,每个人都有一件自己不能做的事,却又不知道是哪一件。这样故事化的情节要全程观看才能看得懂,也能引起观众对接下来的剧情产生好奇和兴趣。

戏剧所包含的冲突、反转、假定性等因素,可以使真人秀节目的情节更丰富,行为动机更易产生,人物动作更密集,冲突更剧烈,也就更吸引观众。例如,《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第13期“寻找神秘人”篇中,节目组设置了一个“神秘人”,嘉宾和观众不知道这个人是谁,都以为是一个外来的嘉宾,结果最后发现这个“神秘人”居然就是队长邓超。有悬念的剧情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这样的戏剧化结构令观众产生了探究欲,想持续关注节目的后续发展。

3.2本土化

目前,中国引进国外节目版权的情况较为广泛,尤以韩国综艺节目为最。制作者应当自觉对节目,尤其是引进国外版权的节目进行本土化改良,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入中国的本土元素,如地理环境、人文精神、社会现状等,让观众一看就知道是属于中国的户外真人秀节目。

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在本土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作为一档引进韩国版权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又是该领域的先锋,《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一期选择的拍摄地是北京市门头沟区的灵水村,有“举人村”的美誉,是中国科举文化的体现。在陆续播出的三季节目中,拍摄地包含了沙坡头、苗族自治区、新叶古村、都江堰、西双版纳、吐鲁番、榆林等,展现了中国丰富的地理风貌,涉及的少数民族文化有苗族、傣族等,也有西北、东北、江南等地的风土人情。这样的内容设置既能很好地把握节目的精髓,保留了引进节目的原始宗旨,又能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只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自觉地将中国优秀的文化理念有机地融入节目,提升目的文化品格,才有可能克服外来节目水土不服的难题[4]。引进而不复制,创新而不媚外,才是户外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核心所在。

3.3平民化

首先,强调受众的广泛性。中国电视观众的结构层次丰富,类型复杂,户外真人秀节目不应该只把受众群体聚焦在精英群体或年轻观众上,而是要面向各个年龄层和不同职业群体,虽然他们在社会结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各有差异,但要努力把“众口难调”降到最低限度。其次,群众的参与度。增加群众在节目中的参与程度可以提升节目的话题性和关注度。

户外真人秀节目平民化的优秀案例是东方卫视的《极限挑战》。节目的嘉宾是黄磊、孙红雷、王迅、黄渤、罗志祥、张艺兴,不同年龄层的嘉宾面向不同年龄层的观众群体:“小鲜肉”张艺兴、罗志祥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年轻人;“大叔”孙红雷、黄渤、王迅吸引了一大批中年观众。其次,《极限挑战》不同于其他户外真人秀节目的突出特点是其全开放式的录制环境。现在大部分户外真人秀节目在录制过程中都要清场,禁止群众和粉丝与明星接触,而《极限挑战》的录制环境是完全开放的,明星们就行走在人群之中,幸运的人可能下一秒就会和明星同乘一辆车、同做一个任务。节目还通过手机APP“陌陌”让明星嘉宾可以在虚拟网络平台上和附近的路人进行交流。在常规节目完结后,《极限挑战》推出特别篇“神一般的路人甲”,盘点在节目中出现过的抢镜又搞笑的路人。这一系列的节目策划令《极限挑战》在首播之后就引起热门话题讨论,受关注度和收视率不断提高。

3.4公益化

户外真人秀节目受游戏、任务等环节的限制,没有办法过多地展现节目的精神内涵,但节目策划人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强化节目的内容,要洞察社会现象、关注公共事务、了解各行业新走向,给节目加入最新的信息;同时,要注意寓教于乐,在娱乐中传播正能量。

在户外真人秀节目“遍地开花”的形势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新节目《了不起的挑战》,选择做“有意思又有意义、传递中国文化主流价值观的节目”,通过“Yes or No”“极限打工”“了不起的消防”等主题来教育观众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要尊重每一个行业的从业者,要对消防员怀有感恩和敬意的心。这样的节目设定让《了不起的挑战》在众多户外真人秀节目中显得与众不同,更具有人文关怀。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节目累计捐助建设了27个快乐体育乐园,并为12所学校建起阳光书屋。诚如2016年2月17日的《新闻联播》所说:“电视综艺节目的公益模式改变了传统综艺节目过分追求娱乐效果的形式,成为主流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有效途径。”

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远不止上述几种,节目开发和策划者要注意的是在迎合广大受众群体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户外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注重培养专业制作人才,提高节目的创意能力和制作水平,把节目推向精品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户外真人秀节目。

[1]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谢耘耕,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J].新闻界,2006(2).

[4]梁丽强,徐梅艳.让低碳美学照进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现实[J].今传媒,2015(1).

王雁南(1991-),女,河南新乡人,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电影电视学。

猜你喜欢

真人秀明星
明星猝死背后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扒一扒明星们的
调查
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研究
姚明:演戏不是理想不会再上真人秀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谁是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