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娱乐化表达的尝试与思考

2016-02-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8期
关键词:周立波新闻节目娱乐

陶 枫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广播电视中心)

新闻娱乐化表达的尝试与思考

陶 枫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广播电视中心)

随着电视传媒以及表演艺术形态的不断革新与进步,新闻主持的艺术形式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闻娱乐化表达的现象,更是在新闻界掀起了讨论的热潮,有人认为这是新闻主持界的一次艺术创新,也有人认为其损害了新闻的严肃性。本文根据已有的新闻娱乐化表达的新闻节目,从中分析新闻娱乐化表达的优劣得失,进而提出笔者自身对新闻娱乐化表达的思考并对新闻娱乐化表达这一艺术形式提出一点浅显的建议,希望能帮助新闻娱乐化表达这一艺术形式取得良性发展。

新闻;娱乐化表达;尝试与思考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铺天盖地的“产业化”现象接踵而来,各行各业开始在新一轮互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下谋求改革创新,希望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巩固或挤进强者之列。即便是严肃保守的新闻行业,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也开始做出了一些尝试和突破,新闻娱乐化表达便是其中之一。关于新闻娱乐化表达,社会各界众说纷纭,看法不一,有的认为这是新闻界的一大进步,有的则认为是对新闻界的一种挑战,更有甚者认为新闻娱乐化是对新闻事实及现实事件的不尊重,这种多元化的评论出现的原因是新闻娱乐化表达作为一种新兴现象,发展尚未成熟、尚未形成一系列标准规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新闻娱乐化表达的优劣得失,提出笔者自身对新闻娱乐化表达的思考以及对新闻娱乐化表达的浅显建议,以期达成助力新闻娱乐化表达这一艺术形式发展的目的。

1 新闻娱乐化表达的概述

目前,新闻界较为认可《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一文中对新闻娱乐化表达所下的定义:“新闻娱乐化表达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潮流,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以及媒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力使硬新闻软化”。新闻娱乐化表达与娱乐新闻相似,但本质上并不同。娱乐新闻以娱乐界的琐碎日常和花边八卦为主要关注点,内容上偏向于软新闻;而新闻娱乐化表达仅是将硬新闻等专业度高、现实感强的新闻软化[1],使其稍带娱乐性而更迅速进入观众的视野,被观众所接受,这也是为适应新时期下人们更偏向获取易于理解的通俗信息而作出的尝试。可以说,新闻娱乐化表达是新闻主持界在互联网产业发展条件下做出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突破,有可取之处,但也必然会受到质疑。

2 新闻娱乐化表达运用的案例分析

2.1山东齐鲁电视台《拉呱》案例分析

《拉呱》是山东齐鲁电视台的一栏新闻节目,以山东方言为主要语言,加上新闻的娱乐化表达,使新闻、文艺一体化,以达到更易使受众理解、更受群众喜爱的目的。《拉呱》所播报的新闻既不是空泛的社会新闻,也不是毫无社会价值的花边报道,而是从生活中选材,通过编排有血有肉的故事来诉说百姓的需求,它是抑恶扬善、扶危济困、排忧解难的场所,是让群众说话的地方。《拉呱》节目自播出之后,社会反响十分热烈,观众纷纷表示认可和喜爱,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表明,其在山东省的平均收视率高达55%,因此,《拉呱》节目被人形容为受群众喜爱的单口相声说新闻节目。

2.2《壹周立波秀》案例分析

《壹周立波秀》自2010年春节首次开播,一度登上同时段节目的收视之冠,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新闻节目。《壹周立波秀》主要以近期的热点时事为主要内容,进行娱乐化报道,在娱乐的过程中针砭时弊,以强烈的个人幽默替老百姓发声。加上不少人被周立波的个人魅力所吸引,因此成为颇受大家喜爱的一栏节目。《壹周立波秀》不同于其他的新闻播报节目,其具有强烈的海派风,在新闻的“脱口秀”过程中,普通话与各地方言并用,并通过语言的高低起伏、谐音串意等特性营造出一种语言的剧场化效果[2],同时,也将大家平时想说而又受到各种限制而不能说的话以语言的“暗示效应”“哲理效应”等属性加之新闻的娱乐化表达阐述出来,引起观众共鸣,从而受到观众认可。但也有许多人认为该节目周立波的个人观点过于浓厚,失去了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3《凤凰卫视》案例分析

凤凰卫视从1996年立台至今,一直坚持“娱乐立台”的方针,因此,其新闻节目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新闻娱乐化,不再保持原先新闻播报那种严肃、呆板的形式,而是追求新闻画面的视觉效果以及活泼、轻松、前卫的主持风格,可谓是新闻史上的一次创新之举,受到了港台电视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也给内地的新闻节目带来了冲击因此,引起了国内新闻界的探讨且评价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内地新闻娱乐化的风潮很大程度上都是对凤凰卫视等众多港台新闻节目的模仿和借鉴。

3 新闻娱乐化表达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3.1新闻的严肃性降低,现实感减弱

新闻娱乐化表达固然可以提升观众对于新闻的喜爱度,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度,但由于其娱乐化的表达,必然会在形式上削弱新闻事实的现实感和严肃性,导致观众对于现实事件的麻木,不利于社会正面能量的传播和良好风气的形成。例如《拉呱》中关于邻里矛盾的报道,其娱乐化的表达方式往往使观众更加注重艺术的幽默化效果,而忽略了最终目的,即宣扬邻里和谐的价值观。因而,新闻娱乐化表达需要注重娱乐化的方式和把控度。

3.2新闻的受众人群缩小

由以上案例可知,新闻的娱乐化表达往往需要借助方言表达来实现,由于方言仅局限于一个地域,而新闻事实确是可以被世界范围内的受众所了解的。因而,新闻娱乐化的表达方式因为其某些具体的娱乐技巧,如方言、地方艺术等,让非该地域人员难以理解方言的意思,使得新闻的受众人群减少,缩小了新闻的传播范围。除此之外,新闻的娱乐化表达有时难免会带有某种个人风格,如《壹周立波秀》,而人们的审美则各不相同,在众口难调的现实情况下,必然有一部分人不喜欢这种风格,新闻在无形中将这些人拒之门外,这与新闻的传播目的背道而驰。

3.3新闻表达有“媚俗化”趋势,失去客观性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迅速普及,各种中小媒体纷纷以新闻的娱乐化表达为噱头,片面追求形式或者以美女主播、甚至潜在的性暗示等形式,追求收视率和关注度,给整个网络空间带来一种低俗之风。如今,网络上各大新闻报道的封面图片或者标题大都包含“美女”“走光”等敏感词,网上最受关注的报道往往是跟“性”有关的低俗报道,此类现象都是由简单化、片面化的“新闻娱乐化表达”所造成的。

4 新闻娱乐化表达的改进建议

4.1政府应加强引导和管控,确保新闻娱乐化表达的正确发展方向

对于某些中小媒体片面追求新闻娱乐化的现象,政府等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引导和管控,充分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确保新闻能够发挥正面的舆论作用和传播价值,确保新闻娱乐化表达的正确发展方向。例如,对新闻娱乐化表达中带有谩骂、性暗示、片面消极的语言行为,予以警示批评,并勒令其整改,以纠正不良之风。除此之外,针对网络上媚俗信息的泛滥,政府应进行专项整治活动,力求营建绿色生态和谐的网络空间,从而促进新闻娱乐化表达的发展。

4.2加强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提高新闻表达质量

新闻娱乐化表达要内容与形式共同进步且有所偏重,在继续围绕社会热点进行新闻播报的基础上,对于现实感强和较为严肃的新闻,应着重加强形式的创新,以形式带动内容的娱乐化,深入浅出,以采访、蒙太奇等技术完成新闻的娱乐化表达。央视的《新闻调查》便是这方面的典范,通过访谈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和技巧通过谈话的方式,以一种经验性的表达阐述出来,既保留了新闻事件的内涵与深度[4],又使新闻起到传播正面信息、引领社会风气的作用。

5 结语

总而言之,新闻娱乐化表达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但只要坚持发展,不断加强相关研究,规范的新闻娱乐化表达必然会成为新闻界进步与创新的标志,成为新闻传播的有力武器和实现形式。

[1]邱沛篁.新闻传播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丁舒珊.从《壹周立波秀》看后现代元素在娱乐脱口秀节目中的运用[J].视听纵横,2010(4).

[3]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周立波新闻节目娱乐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从波波到涛涛,周立波终于活成了玛丽苏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娱乐眼
电视新闻节目的自我营销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