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的传播状况实证分析
——以湖南省某高校为例

2016-02-28方世荣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8期
关键词:层面价值观样本

方世荣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的传播状况实证分析
——以湖南省某高校为例

方世荣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意识,而大学生又是当代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社会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及未来整个社会一段时间内的价值取向。通过对H省某高校的实证调研,我们发现大学生虽然对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初步的社会认同,但其在具体的认知、态度和践行方面,仍存在三大困境:普遍接受核心价值观,但缺乏深度了解;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但分歧冲突明显;基本践行核心价值观,但缺乏主观能动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会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社会主义方向与本质的根本价值取向,是蕴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风尚的价值评价标准,更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与百姓迫切需要的积极回应。而当代青年,尤其是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他们代表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未来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正如习近平所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代表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和先锋力量。可见,核心价值观的青年认同状况作为青年政治认同最为重要的表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当代中国最为主流的社会价值标准,青年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研究必须从个体认同出发,同时关注群体认同的宏观层面,这就必须借助于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为此,本研究通过采用CATI系统进行了相关调查。根据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内涵,问卷分为五个部分:基本情况、核心价值观整体层面、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015 年8月,研究者从H省某高校学生中随机抽取2812名学生作为调查样本,样本涵盖该校理工、文史、艺术、医学四大学科,且在年级、性别上的分布基本均衡。通过CATI系统,研究者对样本学生进行了一次性随机访问,成功电话访问了485人,有效访问率为17.25%。本次调查呈现了一幅当代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图景,调查结果显示,当代青年虽普遍了解、接受核心价值观,但在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仍存在困境。

1 认知困境:普遍接受核心价值观,但缺乏深度了解

青年对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认知是其内化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当下的青年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呈现出低层次与不均衡的特点。整体来看,75.46%的样本知道核心价值观整体层面的内容,但其中仅有25.15%的样本对其内涵有全面的认知。对核心价值观各个具体层面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知道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内容的样本分别占71.34%、67.63%、75.46%,但全面认知各个层面内涵的样本分别为21.44%、23.92%、29.07%。这说明在国家、社会和高校合力倡导下,大学生普遍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产生了一定的认知,但尚未完全掌握其内涵,大多仍然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求甚解”的状态,缺乏深度认知和领会。同时,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既有的认知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性,29.07%的受访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和内涵有较为全面的认知,这一比例要明显高于国家层面全面认知的比例(21.44%)。

认知层面的困境一定程度上与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们接触、了解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非常多样,包括课堂传授(77.94%)、网络媒体(77.73%)、电视或广播(73.40%)、户外宣传栏(70.10%)、党员团干培训(62.47%)、书刊杂志(55.46%)等,其中,课堂传授和网络媒体是最主要的两种途径。显然,高校教育和媒体引导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但是,多元的传播途径并未取得与之相应的传播效果。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被纳入思政教育的体系中,但繁杂艰涩的思政教育内容、宣传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以及单一呆板的传播载体,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致使高校培育核心价值观这一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往往流于形式,形同虚设。此外,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僵化的思政教育的缺点,但移动化、碎片化的新媒体传播模式显然也不利于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深入认知。

2 态度困境: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但分歧冲突明显

态度是个体能清晰意识到的一种价值选择,是一种外显认同,更是当代青年是否能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内隐认同的关键。调查显示,76.08%的样本对中国GDP增速提高和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持肯定态度,18.56%的样本则认为这是主流媒体宣传的结果,中国离大国还很远。81.85%的样本认为冤假错案的平反和重审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平,7.01%的样本则持有相反的态度。“因为钓鱼岛问题出现的国人打砸日系车辆的事件,是不是爱国”的调查,得到了受访者高度热烈的回应,72.78%的样本认为这是不理性的爱国行为,24.12%的样本认为这不是爱国行为,但仍有1.44%的样本认为这是正确的爱国行为。这说明在态度层面,大学生基本接受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但群体内部仍存在多元的价值取向,表现为调查中的意见分歧和矛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青年群体内部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消极政治参与态度,5.36%的样本认为中国GDP增速提高及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与自己关系不大;11.13%的样本不关心冤假错案的平反和重审;1.65%的样本对于打砸日系车辆的事件无看法。

显然,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多元的价值取向对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受此影响,青年们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甚至出现了一定比例的政治冷漠现象。因而,进一步整合多元的价值观念、稳固和深化既有认同,对青年群体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行为困境:基本践行核心价值观,但缺乏主观能动性

青年人全面接受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倡导、媒介建构以及学校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查显示,在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践行上,大学生表现出了高度认同,90.52%的受访者在坐投币公交车时从未逃过票,仅有0.21%的受访者经常逃票。62.06%的大学生在公交车上每次都会为老弱病残让座,36.91%的大学生偶尔不会让座,经常不让座的样本仅为1.03%,从来不让座的样本为0。82.27%的受访者会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完不成的比例为0.21%。但是,结合其对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全面认知表现出的较低比例,这些数据更大可能是出于大学生的无意识选择,而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果。

而在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和社会层面,受访者虽然大多基本践行,但缺乏主观能动性。比如,88.24%的大学生会关注每年的两会新闻,其中有16.49%的大学生是主动了解、非常关心,21.03%的大学生是出于专业需要、还算关心,50.72%的大学生是因为很多媒体报道才关心。95.67%的大学生会参与普法活动,其中有12.99%的大学生会主动组织并参与,58.97%的大学生不会组织、但会参与,23.71%的大学生不抵触也不参加。值得关注的是,内部因子对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了影响。调查显示,在所有主动了解、非常关心两会新闻的大学生中,78.75%的样本具有学生干部身份,在所有主动组织并参与普法宣传活动的大学生中,80.95%的样本具有学生干部身份。由此可见,学生干部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表现出了更高的积极性。但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在所有具有学生干部身份的受访者中,积极关注、非常关心两会新闻的仅占20.13%,主动组织并参与普法宣传活动的仅有16.29%。这表明,即使是学生干部群体,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比例也相当有限。

方世荣(1991-),男,河南安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层面价值观样本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村企共赢的样本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