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播心理学的虚假新闻以及应对方法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虚假新闻应对方法

马 蓉

(齐鲁理工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基于传播心理学的虚假新闻以及应对方法

马蓉

(齐鲁理工学院,山东济南250200)

摘要:大众传播活动作为传播心理重要的研究方向,需要研究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心理行为和规律,以了解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通过研究新闻传播过程得知,接受者在接收新闻后其心理和具体实践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新闻的影响。需要认清的是这些影响并非是其主动接受的,而是受到了新闻传播者的影响。因此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新闻传播者。文章通过分析和研究虚假新闻对传播者和接收者在心理与实践这两方面的影响,从而为防治虚假新闻提供应对的方法。

关键词:传播心理;虚假新闻;应对方法

一、前言

新闻传播者传播的信息将会影响接受者的心理和实践活动,而具体的影响结果则由其各自的心理因素来决定。由于新闻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在年龄、阅历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双方对于虚假新闻的传播与接收也会在认知上存在不同。鉴于虚假新闻产生的危害,笔者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对传播者与接收者两方的心理进行研究,以培养人们对虚假新闻的抵抗力,减少虚假新闻对大众产生的危害。

二、接受者的受众心理和虚假新闻的防治

(一)选择心理

在传播心理学中,受众心理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关注、理解、记忆。当观众在浏览新闻时能够辨别新闻的真假,并且能够主动地屏蔽虚假新闻,从而实现对虚假新闻的有效防治。辨析作为观众在接受新闻时的一个重要心理活动过程,能够完成对新闻内容的初步检查以及评析,而这也是观众自主性的体现。观众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筛选新闻中的一些虚假信息,从而能够剔除一些简明易辨的虚假信息。通常来讲,人们对于见到的或者是听到的信息在最初是具有相信的心理,但之后便会对新闻信息产生怀疑和思考,在判断其消息为虚假时便会产生抵制心理。实际上受众对信息的接收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是却能够主动评价新闻的内容,从而自主化抵制虚假新闻。因此受众在浏览和审阅新闻时应当提高对自身思维的控制能力从而实现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评判,从而抵制虚假新闻。[1]

(二)批判心理

受众对于新闻的理解需要自身的媒介来引导,受众自身的心理因素决定着一件新闻信息对于其心理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受众在接收新闻消息的时候一般处于一种主动状态,因此其对于新闻信息的理解也是一种理智的表现。通常情况下,媒介素养较高的人在接受新闻信息的时候往往会仔细筛选新闻的内容,并且对其真实性做出合理有效的评判;而媒介素质相对较低的受众则无法完成对新闻信息的评判,以至于受到媒介和新闻信息的控制。因此必须要强化受众对新闻的批判意识,使受众在接受新闻的时候能够做到理性看待和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评判。实际上受众对新闻的评判也是其道德修养的一种内在表现,受众可以在对新闻进行评判时了解到自身的道德理念和社会行为是否符合这个社会的道德要求,从而在批判中获得其思想道德上的进步。并且当受众能够理性地看待新闻时,会极大地提高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会增强受众对虚假新闻信息的辨别力和抵抗力,这样子即使下次出现类似的虚假新闻时受众也可以做到及时辨明和批判,从而提高受众对虚假新闻的抵制能力。[2]

三、新闻传播者防治虚假新闻的措施

(一)端正新闻传播动机

正是因为有了新闻传播的动机才会使新闻的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动机主要涵盖两方面,一方面是积极的,另一方面则是消极的。就积极的传播动机而言,其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以正确的信息来引导舆论导向,并且能够深入到人类的内心,为其心理带来正能量,使其在成绩方面永不满足、积极探索,因此对社会发展和受众的生活能够产生良好的正面影响。然而并非所有的新闻传播都有积极的传播效果,也有部分消极的传播因素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作祟,如一些传播者在进行传播时将负面情绪或私人利益掺入其中,以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知名度,而另一些人则是为了纯粹的猎奇或者哗众取宠而进行新闻传播,对于这些心理一定要予以抵制,以免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首先要做的便是树立正确的传播动机,传播者应当以公正的心理,为社会和人类的整体利益考虑,在进行新闻传播时一定要将新闻真实性体现出来,避免将个人的情绪和心理掺入新闻信息中。必须要确保新闻记者有端正的品行,要踏踏实实地仔细工作,当出现新闻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并且仔细严谨地调查新闻。媒体在编辑新闻时一定要保证其真实性,并认真核实新闻内容。

(二)传播者如何防治虚假新闻

在进行新闻传播时,传播者必须要约束和规范好自己,要保证传播的新闻能够与自己的地位保持一致。对于广大受众而言,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其权利与义务也不尽相同,对新闻信息的期待也会有所不同。传播者因其身份的特殊性能够密切接触事件的当事人,从而将事实的真相传递给广大受众,这要求新闻的传播者必须要将社会效益放在传播工作的首位。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出现矛盾时一定要坚持社会利益优先的原则,这一点在新闻传播中尤为重要,并且传播者要做到在认识上保证客观性和科学性与主观倾向在辨证上的统一。由于新闻消息能够对受众的心理与实践活动产生影响,进而引导其今后的社会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要建立严格的内部奖惩机制以实现对传播者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一个良好公正的环境。同时也要做好传播者的心理危机,适当地给予其一定的心理培训以及咨询,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进而有效防治虚假新闻。[3]

四、结语

为了能够有效地杜绝传播虚假新闻,必须要利用自律和他律的方式来隔离这些不良因素,从而营造出健康的心理环境,预防虚假新闻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周灿华.论虚假新闻传播与受众认知失调[J].中国出版,2013(5):49-52.

[2] 李梅.传播心理学视野下假新闻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J].中国报业,2015(2):71-72.

[3] 周灿华.传播心理学视野下虚假新闻的防治[J].中国出版,2014(19):64-68.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076-01

猜你喜欢

虚假新闻应对方法
浅析新闻真实性的现实挑战
浅析新闻真实性的现实挑战
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现状与应对方法
大数据对媒体管理的作用以及应对方法
媒体公信力建设“短板”探查及补长策略
关于新闻造假现象的解读
论网络社群失序中媒体话语表达权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