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医院口腔门诊用药结构特点分析

2016-02-26锁丽丽

淮海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用药分析用药频度

锁丽丽



某医院口腔门诊用药结构特点分析

锁丽丽

[摘要]目的:了解某院口腔门诊患者的用药结构特点,为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门诊药房2013年12月-2014年11月的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用药金额排前3位的分别是中成药(39.92%)、抗感染药物(28.36%)、口腔专科用药(14.08%)。口腔外科、口腔黏膜科、牙周科的用药金额位居前3位。用药金额排序前20名的药品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85.75%。DDDs排序前20位的药品中,中成药的DDDs占DDDs排序前20位药品总和的55.92%,较化学药品略高。结论:某院门诊用药分析显示了口腔专科医院的用药特点,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医院门诊; 用药分析;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门诊共调剂处方14万余张,用药品种近200种,用药金额达587万元。医院设有牙体牙髓科、口腔黏膜科、牙周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种植科、儿童牙病科、口腔急诊综合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用药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解门诊用药结构及临床各科室的用药特点,现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门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文资料来源于我院门诊药房信息系统2013年12月-2014年11月药品的出库信息,主要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用量、用药金额等。

1.2方法化学药的分类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7版)[1]。采用金额分析法对我院门诊用药金额、用药结构、科室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限定日剂量法考察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本文所涉及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值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及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日剂量。用药频度(DDDs)=用药总剂量/该药的DDD值,DDDs值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日用药金额(DDC)=用药金额/该药的DDDs,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排序比(B/A)=药品的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越接近1表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一致,用药越合理;比值结果越小表明药品价格越高,反之则药品价格越低。

2结果

2.1门诊用药结构及用药金额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门诊用药金额587.37万元,其中化学药品用药金额352.91万元,中成药用药金额234.47万元。各类药品用药金额及构成比,见表1。

表1 各类药品用药金额及构成

由表1可见,我院门诊用药中中成药用药金额排名第1,占39.92%,说明我院中、西药并重,符合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排名第2的是抗感染药物,抗感染药物在口腔门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齿周围组织感染,如牙周炎、冠周炎、急性根尖周围炎、干槽症、急性牙周脓肿,拔牙后感染等,故抗感染药物在门诊各科室应用广泛。排名第3的是专科用药,主要以辅助口腔治疗的含漱液和外用制剂为主。排名第4~6位的分别是局部麻醉药、解热镇痛抗炎药和免疫调节药。局部麻醉药中应用最多的是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主要用于各种口腔治疗前的局部麻醉。解热镇痛抗炎药主要用于根尖周炎、拔牙后等。免疫调节药以口腔黏膜科应用居多,主要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病,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等。此类药物包括有转移因子胶囊、胸腺肽肠溶片、沙利度胺片,羟氯喹片等。

2.2门诊各科室用药金额分布及用药金额排名前3位的科室用药统计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门诊用药金额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口腔外科(328.14万元)、口腔黏膜科(83.71万元)、牙周科(76.89万元),分别占总用药金额(587.37万元)的55.87%、14.25%、13.09%,其余科室仅占16.79%。上述3个科室用药情况,见表2。

表2 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的前3位科室用药统计

由表2可见,口腔外科用药金额前10位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共有4个,占口腔外科用药金额的29.36%,符合口腔外科的用药特点。门诊口腔外科的感染主要包括拔牙术后感染、急性根尖周围炎及急性牙周脓肿等,感染的细菌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等,且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故口腔外科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多以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为主。止痛药在口腔外科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包括有肿痛安胶囊、洛芬待因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其中中成药肿痛安胶囊的用药金额在口腔外科中排名第一,其主要功效为祛风化痰、行瘀散结、消肿定痛、抗菌抗炎、改善免疫[2-3],故在口腔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西吡氯胺含片中的西吡氯胺做为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表面张力,增加细胞的通透性,从而有效抑制细菌的再生,防止感染面的扩展,促进溃疡、创面的愈合。故西吡氯胺含片被广泛应用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4]、口腔扁平苔藓[5]等口腔黏膜病的治疗,其用药金额位居口腔粘膜科首位。中医理论认为口腔扁平苔藓、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阴虚的表现,口腔粘膜科排名第三、九位的口炎清颗粒、一清胶囊具有滋阴清热,解毒泻火的功效,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等口腔黏膜疾病的治疗中使用频率较高[6-7]。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口腔溃疡的制剂,它可以促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再生,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8-9],在口腔黏膜科用药金额中排名第四。此外,口腔黏膜科的很多疾病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一些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胶囊、白芍总苷胶囊等可以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黏膜病的目的,故该类免疫调节剂在黏膜科用药中占有重要比例。牙周科用药主要以抗感染药及各种口腔专科含漱液为主,牙周科的主要疾病为牙周炎、牙龈炎等,可以先给予抗感染药治疗感染,再用含漱液辅助治疗。

2.3用药金额前20位的药品我院门诊用药金额排序前20名药品的金额及其构成比,见表3。

由表3可见,用药金额排序前20名的药品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85.75%。其中化学药14种(抗感染药7种,口腔专科用药4种,局部麻醉药1种,止痛药1种,免疫调节药1种);中成药6种。化学药和中成药的金额构成比分别占金额排序前20位药品总和的57.60%、42.40%。表3的抗感染药物中头孢克洛缓释片、奥硝唑分散片、地红霉素肠溶胶囊的排序相对靠前。头孢克洛缓释片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杀灭能力强,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硝基咪唑类药奥硝唑分散片,由于其相对于甲硝唑和替硝唑而言,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故在临床上常单独使用或和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联合应用。地红霉素肠溶胶囊为大环内酯类药,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适用于青霉素类药过敏的患者,且它半衰期较长,可以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口腔专科用药的金额构成比占排序前20位药品总和的15.18%。西吡氯铵含片可置于口腔内局部含服使用,药物随着含片的徐徐溶化而缓慢释出,相对于西吡氯铵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在口腔内释放药物的时间较长,局部浓度高,药效长[10],故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其金额构成比远远超过西吡氯铵含漱液。浓替硝唑含漱液用于厌氧菌感染引起的牙龈炎、冠周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辅助治疗。

表3 前20位药品规格及用量和费用构成

中成药中,清热散结胶囊、口炎清颗粒、一清胶囊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多用于口腔黏膜科。裸花紫珠分散片可以消炎解毒,收敛止血,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其与肿痛安胶囊多用于口腔外科拔牙手术后的消炎、止痛。西帕依固龈液是我院为数不多的几个中成药漱口水之一,具有健齿固龈、清血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各类口腔疾病的辅助治疗,在临床各科应用广泛,故其金额排名位居第二。

2.4DDDs排序前20位药品的DDC及B/A统计由表4可见,我院DDDs排序前20位的药品的构成如下:化学药14种(抗感染药8种、维生素类4种、解热镇痛抗炎药1种、免疫调节药1种)。中成药6种,其DDDs占DDDs排序前20位药品总和的55.92%,较化学药略高,而由表3可见,中成药的金额构成比(42.40%)较化学药略低,说明中成药的使用频率较高,价格适中。口腔专科用药和局部麻醉药均为局部用药,无法计算它们的DDDs,故未排入表4。维生素类药物的DDDs占DDDs排序前20位药品总和的8.85%,由于其价格相对较低,用药金额不高,故未列入表3。维生素类的药物在口腔黏膜科的使用频率较高,因大多数的口腔黏膜疾病与维生素的缺乏息息相关[11-12],如维生素B2缺乏会引起唇炎、舌炎[13],维生素C缺乏的口腔表现为牙龈炎,牙龈增生、出血[14],故补充维生素是治疗口腔黏膜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DDDs排序前20位的药品每日用药金额大部分都在10元以下,说明我院药品价格适中,使用基本合理。B/A方面,头孢克洛缓释片的B/A值小于1,说明其价格相对偏高,经济效益相对较差;其余药品的B/A值均大于1,说明我院用药基本合理,没有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表4 DDDs排序前20位药品及其DDC与B/A统计

3讨论

我院设有十多个临床科室,其中牙体牙髓科、正畸科、口腔修复科、种植科等多个科室均以医生的手工操作治疗为主,以药物治疗为辅,故上述科室用药金额相对较少。用药科室主要集中在口腔外科、口腔黏膜科、牙周科。口腔外科用药主要以抗感染药、止痛药、局麻药为主,符合口腔外科的用药特点。其用药金额占用药总金额的55.87%,相对较高,与口腔外科的就诊人数多,用药量大及药品单价相对较高有关。在DDDs排序前20位的药品中,有3种药的日用药金额均在10元以上,分别是头孢克洛缓释片、清热散结胶囊、地红霉素肠溶胶囊,这3种药均是口腔外科的主要用药品种,故今后要让口腔外科医生选择安全、有效、价格相对适中的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另外,我院口腔粘膜科的用药范围还相对较窄,可选择药物相对较少,希望制药厂能多研发一些安全有效的口腔黏膜病用药,医院也能多引进一些疗效好,价格适中的口腔粘膜病用药,以丰富口腔黏膜科的用药品种,满足日益增加的口腔黏膜病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1071.

[2]陈斌,王峰,李文华.肿痛安胶囊抗菌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085-1086.

[3]李芳芳,李冬冬,单远,等.肿痛安胶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4,36(7):1505-1509.

[4]冯靳秋,吴岚,葛姝云,等.西吡氯铵口含片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临床疗效评价[J].口腔医学,2012,32(5):290-293.

[5]赵玉萍.西吡氯铵含片辅助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评价[J].口腔医学,2014,34(11):878-879.

[6]王雅敏,陶岚.口炎清颗粒治疗轻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上海医学,2015,38(1):898-899.

[7]徐英新.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3):508.

[8]靳松.330例贝复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1):16.

[9]邹金伟,朱宇锋.贝复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28(4):228.

[10]谭媛元,张剑英,张冠荣,等.西吡氯铵含片对牙菌斑抑制效果的临床试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4):538-542.

[11]戚向敏,颜世果,凌涤生.萎缩性舌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8):462-466.

[12]晁春娥.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机制与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6-17.

[13]孙定人,张石革.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症(口角炎)与补充[J].中国药房,2003,14(7):448.

[14]王颖.口腔内疾患与维生素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70):257.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药剂科,江苏 南京 210029

·药物与临床·

收稿日期:(2015-08-04)

[中图分类号]R 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1-0083-04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1.041

[作者简介]锁丽丽(1984-),女,药师,大学。

猜你喜欢

用药分析用药频度
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分析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基于JAVA技术B/S架构用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平喘药物的用药分析
2013—2015年我院手术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数据分析
2013—2014年华山医院北院门诊心血管类药物应用分析
上海市同济医院2011—2014年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3年某院原发性胃癌住院化疗患者用药分析
运用Excel批量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