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2-26万积平中共武威市委党校甘肃武威73300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武威运营

万积平(中共武威市委党校 甘肃武威 733000)



武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万积平(中共武威市委党校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武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到2015年底,全市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7499家,成员总数达7.92万人,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2%。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已成为引领农民进入市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武威;农民合作社;运营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3.009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从目前全国各地的发展实际看,“凡是搞得好的合作社,都能直接带动、带领农民发家致富,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近年来,武威市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依托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和“天马号”中欧班列,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加大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组建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一、武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截止2015年底,全市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7499家,成员总数达7.92万人,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2%。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已成为引领农民进入市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从县域分布看,凉州区3312家,占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的44.2%;民勤县1922家,占25.6%;古浪县1467家,占19.6%;天祝县798家,占10.6%。从行业分布看,全市农民合作社的合作领域已从个别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和信息服务,逐步发展到种植、养殖、林果、运销、加工、贮藏、农机服务等多个领域。全市农民合作社中,从事畜牧业的4969家,占合作社总数的66.2%;从事种植业的1981家,占26.4%;服务业269家,占3.6%;林业173家,占2.3%;手工业、渔业等107家,占1.4%。在种植业合作社中,从事蔬菜、瓜果的达756家,占全市种植业合作社总数的38.2%。从服务内容看,农民合作社的服务内容已经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大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从提供生产、加工、仓储、运销等单项服务,发展到提供技术信息和实行产加销综合服务。全市农民合作社中,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5124家,占合作社总数的68.3%;以运销服务为主的978家,占13%;以购买服务为主的753家,占10%;以技术信息服务为主的288家,占3.8%;以仓储服务为主的201家,占2.7%;以加工服务为主的102家,占1.4%;其他53家,占0.7%。

二、武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作理念不够普及。部分合作社成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还了解不多,合作意识、风险意识、诚信意识不强。部分合作社负责人民主管理意识淡漠,市场经济知识欠缺,发展合作经济的经验不足,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特别是还存在少数乡镇出于政绩考虑,从而组织当地农民凑人数设立合作社,使一些地方的合作社在短时间内数量快速增长,远超政府预期。这种合作社只具法律形式,成立后并没有按合作社的章程进行运作,更没有以合作社的名义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成为“空壳合作社”。

2.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大部分农民合作社运行机制不完善,内控制度流于形式,与成员之间没有紧密的生产服务和产品销售上的约定,成员账户、会计核算、盈余分配不规范,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许多农民合作社内部民主管理还停留在形式上,成员很少参与管理,对合作社的发展也不太关心。农民入社“今天来、明天去,甚至早进晚出”的现象普遍存在。

3.成员异质化的存在,加大了组织管理的难度。目前有少数合作社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互助组织,存在以套取国家补助资金和税费减免为目的合作社。这类合作社的组织者,主要一些非生产性的农民和工商企业,组织者往往利用股权上的优势,把政府财政补助按成员的持股比例量化,甚至被变相转变为发起人的个人财产,非持股成员无法分享到政策性收益。

4.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资金是当前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直接、最受制约的瓶颈问题。由于农民合作社登记注册门槛较低,成立时不需要注册资金,甚至还可用土地、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入股,所以合作社存在先天的资金短缺。同时,大多数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专门的财务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正规的财务报表,使金融机构难以准确地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信贷风险,合作社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进一步推动武威市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建议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根据武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大教育培训,深化合作发展的意识

一是要提高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思想认识,改变不正确或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以便为更多的合作社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组建专业合作社宣传队伍。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宣传人员,定期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开展流动宣传,让农民群众提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和特色的认识。三是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组织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2.强化政策扶持,助推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再放手”的策略,认真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贴息贷款、税收优惠、简化登记、用地用水、“绿色通道”、参与农业项目建设等政策措施。推进设施农牧业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化解农民合作社贷款难问题。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物流实体,改善农产品贮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条设施与设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让更多成员享受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

3.注重人才培养,补齐合作社发展短板

一是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基层农技员和退休农村干部的优势,鼓励和支持他们领办、创办合作社;二是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专业合作社挂职锻炼,选派一批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资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资金投入能力的新兴职业农民担任合作社和合作社党组织负责人。

4.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提升合作社“造血”功能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把扶持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改变以往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重点扶持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联合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二是鼓励贫困户以享受扶贫政策的资金入股当地农民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既帮助贫困户找到找准脱贫致富的产业,实现由“输血”变为“造血”,又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难题,推动合作社发展壮大;三是加大项目倾斜力度。整合有关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支农惠农项目,优先委托和安排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四是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扶贫资

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升微型合作金融的带动能力。

5.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增强合作社辐射带动功能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最具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因此政府要深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暂行办法,建立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名录发布机制,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积极争取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和信息化建设,打造一批民主管理好、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参考文献:

[1]徐麟辉.甘肃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甘肃日报,2015-08-20.

[2]武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甘肃省统计局网站,2015-12-17.

[3]吉兆民.关于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带动精准扶贫的建议.http://www.hainanpc.net/hainanrenda/1088/70621.html,2016-01-31.

[4]黄海韬.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广西日报,2009-09-27.

[5]侬卿.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文山日报,2015-08-14.

[6]张晨曦,黄伟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江苏经济报,2012-11-06.

作者简介:

万积平(1984--)男,中共武威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农民合作社武威运营
重任在肩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三套车”:武威人的骄傲
基于客户攻坚的合作社市场推广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武威所出西夏买地券再探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房地产项目运营阶段的成本控制
妇幼保健机构成本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