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换个思路教《我的老师》

2016-02-26程予东

关键词:抒情学情题目

程予东

备课魏巍的叙事散文《我的老师》时,我揣摩着到底要教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难道让学生默读课文之后,概括文中写了哪七件事儿吗?这可以锻炼初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这是重要的能力,我们叫整体感知。考试很常见的题目。

或者问学生这是怎样一个老师?你们从哪里感受到的?这可以锻炼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我们叫人物鉴赏。考试很常见的题目。

抑或问学生作者通过这些事件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可以考查学生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思考。我们叫概括中心思想。考试也很常见的题目。

整体感知内容,分析鉴赏人物形象,把握主旨情感,这些讲完了呢,是不是觉得还不够,对,再加上一个语言赏析,举上几个有代表性的句子,课后习题中就有,我们也会习惯性地问学生为什么作者用这个词,不用另一个词,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等等。

是不是很常规,基本上每一课都是这般模样,上着上着就成惯性了,成模式了,老师你自己喜欢吗?我听好友说,说了不止一两次,每课都这样上,自己都有职业倦怠了,她是多么敬业的一个人啊!竟然发出了如此真实的喟叹。年轻老师还不至于有这样的倦怠,教过几轮后,教材变动不大的情况下,以前怎么教现在又会怎么教。你说新鲜感在哪里?每一课都是一个类似模式,学生天天这样听你分析,他们有什么新鲜劲儿,你考虑没有?

想到这里真是坐不住,这么多年来,我们万变不离其宗啊!其实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很多东西都知道了,我们还在熟悉的地方煞有介事地分析、鉴赏、修辞、拿腔捏调地指导朗读啊,语文教学着实存在费时日,又见效慢的弊端。不教不放心,教了又闹心,这颗心实在没有好去处可以安顿。或许有人会问不教这些,教什么呢?这才是需要关注的。我们知道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不教,而学生自己能够习得,具有赏读能力,这是根本目的。

教什么?当然不能是学生一望即知的东西,教这些就是慢、差、费。要教的是学生知之甚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或者一无所知的东西。那么学生对什么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呢,这就需要老师了解学情,看学生储备了什么?哪些方面只是晓得皮毛?学习一篇新课文前,需要布置预习,让学生写出自己困惑不解的内容。上课之前,收集学生的困惑,找出一般性的(诸如词语)进行归类,然后再归类特殊的(涉及文章语言思想等),问题来自于学生,上课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自然会调动起来。预习,提出困惑这正体现叶圣陶先生的教学观:径直讲课不如布置预习,径直说明不如提出适当问题,安排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自求得之,如有不合,才给他们纠正或补充。这种教学思想就是钱梦龙先生所提及的导读法。

在这个基础上,还有思变的老师,他们注重学情,给学生预习时间,引导学生批注阅读,从词语意思、标题、结构、情感、写法、句子段落等等方面入手,为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研读能力,虽然起初有些棘手,行动推进迟缓,但是在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碰撞中,学生逐渐学会了批注阅读,这样的做法极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比老师单纯地一篇篇设定教学目标要胜出很多。批注阅读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老师设计教学内容离学生学情稍远学生学习自然被动。批注式阅读,不错的选择,据调查,实施者还不甚多啊。目前盛行的还是老师设计教学,学生被动跟进。好了,被动一时难以撼动,毕竟改变从来不容易,但是要想改变一点,还是可行的。

如魏巍的这篇叙事散文《我的老师》来说吧,文章语言朴实,没有艰深的句子,思想也不奥堂。即使布置预习,估计学生也难以提出特别有挑战性的问题。愚以为,这篇文章的样式作为指导初一学生写人叙事,该是一个范本。于是,以文本为抓手,引领学生学习课文之际,归结写作指导成为我备课的出口。

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先概括事件,然后明确事件顺序和详略安排。写作中详略是一个很紧要的问题。为什么有详有略?谁决定着内容的详略呢?学生给的答案出乎意料,作者呗。难道你们写文章的时候想详写就详写,想略写就略写吗?

他们摇头。看来他们知识储备上仅知道某一课文存在详略安排,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还是雾水。启发学生,事情写完了到哪里结束,作者接着又写了什么?找到事情完结的地方,他们发现作者又写了内心的感觉,以抒情的语言写出来的。拿掉这些抒情性的语言怎样,没感觉。感觉感情就是作者通过事情要表达的意图啊。那不就是中心思想所在吗?以此学生了解了详略受中心思想影响。循着这思路他们明白六七件事详写,前五件略写,六七件写个人的感觉感情,是点上的,是隐秘的私人化的,前五件写大家的,大家心里怎么想,我不分明,只能写共同点,是面上的。点要详细,面要概括。

文章除了写老师外,还写了我的事情,比如我能背诵老师教的诗歌,我们急于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我在梦里寻师等。题目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写自己的事情啊?学生就呆愣了,是啊,他们脸上写满了困惑。举例,老师来了,有人这样一喊,学生马上正襟危坐。你们认为写谁啊?写老师。老师让人害怕。这叫什么写法呢?个别学生叫了出来,侧面。我们从这一文章,可以学到侧面描写。写我的事情是为了突出老师对我人生的影响,从而更加突出对老师的感激和依恋之情。也就是更突出老师温柔、公平、慈爱、伟大的品质。

此外,作者在叙事后,多有对老师的由衷赞美、感激,有的是直接抒情,有的还表达看法,看法含有因果逻辑,这就是我们反复提及的议论表达。假如把抒情和议论文字拿掉,大家有什么感觉呢?只是在叙事,实实在在,流水账一般,好像很死板,没灵动。这就是我们写作要借鉴的另一招,叙事加上抒情或者抒情议论,也就是实写配虚写,两者结合,文姿摇曳多态,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无论如何,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长足发展——让学生有所悟,有所用。如何让学生获得长足发展,悟什么,如何用,这是永远不能忽视的课题。

猜你喜欢

抒情学情题目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会抒情的灰绿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约会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