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红霞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介绍

2016-02-22吴其燕吴婉婷李梅芳指导马红霞

新中医 2016年11期
关键词:腹针菟丝子熟地黄

吴其燕,吴婉婷,李梅芳 指导:马红霞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000

马红霞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介绍

吴其燕,吴婉婷,李梅芳指导:马红霞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脾肾阳虚;腹针;针药结合;未病先防;马红霞

马红霞教授系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妇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工作十多年,擅于发挥中医药优势,并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疗领域有其独到的临床思维。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科一种常见病、疑难病,中医学认为,此病归属于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范畴。马教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随诊,现将马教授诊治PCOS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机强调脾肾阳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

《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肾”,可见肾为月经之源、生殖之本。《丹溪心法》指出:“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痰积久聚多,随脾胃之气以四溢,则流溢于肠胃之外,躯壳之中,经络为之壅塞,皮肉为之麻木,甚至结成窼囊”,其提出的“窼囊”即如同多囊卵巢改变。中医学认为,PCOS大致可分两型,脾肾阳虚证型的多为肥胖之妇,膏脂充满,肝郁痰凝化火型则多体型偏瘦。马教授在诊治PCOS中,强调病机以脾肾阳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她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PCOS患者以脾肾阳虚型多见,有许多体重正常,甚至体型偏瘦的PCOS患者亦属脾肾阳虚型。马教授认为,岭南之地,气候湿热,四季不明,冬季较短,不利阳气收藏,因气温较高,人们常喝凉茶、冷饮,喜爱长时间使用空调,夜生活丰富,爱熬夜,现代人生活条件提高,高脂、高糖饮食增加,运动量却明显减少,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不节极易耗伤脾肾阳气,阳气虚则无法推动气血运行及运化痰湿,最终造成痰瘀阻滞。故临证时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辨证论治,不可妄下定论。

2 治疗注重三个结合及分阶段治疗

马教授指出,卵巢功能障碍是痰瘀壅塞胞宫的结果。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B超下卵巢多囊样改变及卵巢包膜的增厚相当于卵巢局部“痰瘀”,马教授认为,临床治疗需注重三个结合及分阶段治疗:①针药结合:针刺和药物有机组合后使总体疗效大幅度提升,并能体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②分阶段辨证论治结合中药补肾调周期疗法;③中西医结合治疗。

2.1针药结合腹针主要用于慢性病、疑难病,而PCOS也属于妇科的一种疑难病、慢性病。赖毛华等经过多例临床观察,发现腹针在治疗脾肾阳虚型的PCOS上有其独特的疗效[1]。PCOS患者病情缠绵难愈,治疗时间长,腹针具有痛苦小的特点,在临床长期治疗上极易被患者接受。腹部经脉丰富,有任脉、少阴、太阴三条阴经;阳明和少阳两条阳经;带脉束腰一周与背部的督脉、膀胱经相连;冲脉、阴跷脉、阴维脉亦行小腹或腹前,为气、血、津液向全身输布提供了多种途径。马教授认为,PCOS患者多为腹型肥胖,且卵巢、子宫、脾、肾均在腹部,针刺腹部穴位可直达病所,调节冲任,调补脾肾,疏通气血及经络,促进水湿排泄,使各脏器功能恢复平衡。治疗取穴如下: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这4穴在腹针中称之为引气归元方)、双侧梁门、天枢、水道、中极、归来。关元为小肠募穴,为阳气要穴;气海为肓之原穴,两穴合用有振奋元阳、培补元气、温补肾阳之功。中脘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是治痰要穴,与下脘合用可增强健脾燥湿化痰之功。天枢为大肠募穴,专调肠胃气机;归来可化瘀通胞脉;梁门、天枢、水道、归来均为足阳明胃经之穴,胃与脾相表里;中极为膀胱之募穴,为水气要穴,可通调冲任,故针刺以上诸穴有温补脾肾、排湿化痰、活血化瘀之功。用0.25 mm×40mm规格的毫针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当手下有轻微阻力时停针,留针30 min,并用远红外线治疗仪(TDP)温照腹部,相当于古代的艾灸,有温通经络之功。自月经或撤退性出血干净后第1天开始治疗,1周3次,经期停止治疗。如计划怀孕,排卵后亦停止针刺。马教授认为,腹针配合中药治疗具有多系统多靶点效果且无副作用,具有明显优势。

2.2分阶段治疗结合中药补肾调周期法马教授认为,临床上需注意分阶段治疗,结合中药补肾调周期法辨证论治。①青春期,没有生育要求,治宜优先考虑中医治疗(腹针配合中药),腹针治法详见上段针药结合。中药从肾脾论治,在经前期以补肾健脾、祛湿化痰为主,常用并提汤加减,药用山茱萸、巴戟天、制附子温补肾阳;熟地黄、生地黄、当归、丹参滋阴养血、活血调经;茯苓、白术、薏苡仁健脾燥湿化痰;枳实、大腹皮、石菖蒲行气排湿,促进水湿运化与排泄,从而使阴阳平衡,促进卵泡生长。在行经期则重在祛瘀,常用川芎、益母草、赤芍、泽兰、牛膝等活血化瘀类药物,行气利水,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促月经来潮。经后期,此时血海空虚,治疗重点在于养阴,常用归芍地黄汤加减,治以滋阴养血补肾为主。②育龄期,用药上除了参照青春期的补肾调周期法,需明白育龄期调经意在“种子”。研究表明,PCOS患者早期自然流产较普通孕妇增加3~4倍,流产率高达30%~50%,预防流产成为PCOS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2]。马教授在治疗上强调“未病先防”,主张排卵后立即进行黄体支持治疗,可有效预防流产。常用寿胎丸加减,药用山药、白术、茯苓、续断、菟丝子、桑寄生、熟地黄、阿胶、砂仁、鹿角霜等。如怀孕,需保胎至妊娠3个月。

2.3中西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的疑难病证,中药治疗时间长,在治疗过程中,如用中药2月仍未行经,可予孕激素口服,保护子宫内膜,促月经来潮。若患者兼有高胰岛素血症,应同时联合胰岛素增敏剂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育龄期患者,生育要求强烈,单纯中药治疗时间过长,而西药促排卵率较高,但妊娠率偏低,为增加受孕率,缩短治疗时间,可用中药联合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来曲唑、绒毛膜促性腺素等治疗,以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为预防流产,怀孕后,必要时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可联合西药黄体酮保胎至妊娠3个月。

3 病案举例

黄某,女,28岁,已婚,2015年4月10日初诊。主诉:月经推后25天,PCOS病史,未避孕2年未孕,平素易疲倦,腰酸,手足冰冷,睡眠欠佳。末次月经(LMP):2015年2月15日。2015年4月10日B超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子宫内膜厚6 mm。尿妊娠试验(-),身高:160 cm,体重:65 kg,体重指数(BMI):25.39(过重),腰围:85 cm,臀围:90 cm,腰/臀:0.94。嘱患者次日空腹查血糖、胰岛素、C肽、性激素六项,报告回复:空腹血糖:5.4 mmol/L,空腹胰岛素:23.61 uU/mL,C肽:4.49 ng/mL,卵泡刺激素(FSH): 4.78 IU/L,促黄体生成素(LH):5.15 IU/L,雌二醇(E2):160ng/mL,催乳激素(PRL):15.99 ug/L,睾酮(T):0.79 ug/L,孕酮(P):0.74 ug/L。舌质暗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脉沉细。辨证:脾肾阳虚,痰湿瘀结。患者虽55天未行经,但内膜不厚,故暂不用黄体酮催经,嘱患者戴套避孕,予腹针配合中药治疗1个周期后再试孕。腹针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水道、归来,每周3次,每次30 min,行经后停止针刺。中药处方:续断、合欢皮各10 g,生地黄、熟地黄、菟丝子、大腹皮、茯苓、白术各20 g,丹参30 g,肉桂、陈皮、石菖蒲、甘草各6 g,10剂。嘱患者每天运动1 h,放松心情以利于怀孕。根据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C肽检验结果,考虑存在胰岛素抵抗,同时给予罗格列酮片4 mg,每天1次,二甲双胍片0.5 g,每天2次,口服。

2015年4月22日二诊:诉经期第1天,量少,色黑,腰酸,下腹冷痛,大便溏烂。舌淡暗、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患者目前处于经期,停止腹针,嘱其月经干净后第1天开始行腹针治疗,每周3次。腹针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梁门、天枢、中极。患者目前处于经期,治宜疏肝理气、活血通经,促使内膜剥脱完全。先服处方1,服3剂,再服处方2,服15剂。处方1:泽兰、牛膝、香附、当归各10 g,益母草、鸡血藤各30 g。处方2:制附子、山茱萸、干姜、续断、合欢皮各10 g,草决明15 g,生地黄、熟地黄、菟丝子、大腹皮、茯苓、白术各20 g,丹参30 g,肉桂、陈皮、石菖蒲、甘草各6 g。处方2为月经后期用药,加用制附子、山茱萸大补肾阳、温经散寒,干姜温中散寒、燥湿化痰,草决明润肠通便、泻火,以防上方诸药温燥过度。经后治疗注意补肾养血,健脾化湿,促进卵泡发育。嘱其注意避孕,继续罗格列酮片、二甲双胍片口服。

2015年5月12日三诊:末次月经(LMP):2015年4月22日。诉服药后腹部饱胀,少许咽干,多梦易醒,大便溏烂。舌红、胖大、齿痕减轻,苔薄白,脉弦滑。腹针取穴:本次取穴在前诊基础上加水道、归来以活血化瘀促月经来潮。处方:合欢皮、桑叶、岗梅根各10 g,干姜、山茱萸、续断、草决明、枳实各15 g,生地黄、熟地黄、菟丝子、大腹皮、茯苓、白术各20 g,丹参30 g,陈皮、石菖蒲各6 g,12剂。考虑患者目前火气偏盛,上方去制附子、肉桂,加桑叶、岗梅根清热利咽。继续罗格列酮片、二甲双胍片口服。

2015年5月29日四诊:末次月经(LMP):2015年5月27日。现为经期第3天,诉经量中,色暗红,无血块,腰酸、下腹冷痛较上周期减轻,大便软、成形。舌暗淡、苔白,脉细弱。嘱月经干净后腹针治疗,每周3次。腹针取穴:同二诊。中药处方:制附子、山茱萸、合欢皮、桑叶各10 g,巴戟天、草决明、枳实各15 g,生地黄、熟地黄、菟丝子、大腹皮、茯苓、白术各20 g,丹参30 g,肉桂、陈皮、石菖蒲各6 g,15剂。此方加巴戟天、肉桂、制附子助菟丝子、山茱萸温肾助阳,促卵泡生长,为防温燥过度,目前虽无火盛之势,但仍加桑叶以制火。继续罗格列酮片、二甲双胍片口服。嘱经期第12天复诊,B超监测排卵。

2015年6月7日五诊:末次月经(LMP):2015年5月27日。现经期第12天,B超示:右侧卵泡:11 mm×12 mm× 13 mm,内膜厚6 mm。嘱患者6月13日行第二次B超。继续上方中药及每天1次的腹针治疗,并继续罗格列酮片、二甲双胍片口服。嘱患者加强运动,次日起隔天同房。

2015年6月13日六诊:末次月经(LMP):2015年5月27日。B超示:右侧卵泡:18 mm×18 mm×19 mm,内膜厚8 mm。诉带下较多,为蛋清样拉丝白带,饮食、睡眠正常,大便烂,每天1次。舌红、苔白,脉细滑。继续腹针治疗,取穴同上。归来加电刺激,以促排卵。处方:制附子、山茱萸、巴戟天、赤芍、穿破石、草决明、枳实各15 g,生地黄、熟地黄、菟丝子、大腹皮、茯苓、白术各20 g,丹参30 g,川芎、肉桂、陈皮各6 g,2剂。目前已有优势卵泡,有即将排卵之势,上方加川芎、赤芍、穿破石加强行气活血,以促进排卵,为避免影响胚胎发育,暂停口服罗格列酮片及二甲双胍片。嘱患者加强运动,当晚同房。

2015年6月15日七诊:末次月经(LMP):2015年5月27日。B超示:未见优势卵泡,内膜厚。诉无特殊不适,大便烂,每天1次。舌红、苔白,脉细。考虑已排卵,停止腹部针刺,给予寿胎丸加减,支持黄体功能,处方:鹿角霜、山药、茯苓、菟丝子各15 g,白术20 g,续断、桑寄生、阿胶、生地黄、砂仁各10 g,15剂。该方以补肾健脾助孕为主,兼有养血安胎之功。

患者于2015年7月3日测尿妊娠试验阳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510.5 mIU/mL,P:27.84 ug/L。诉少许腰酸,无腹痛,纳眠一般,小便频,大便每天1次,舌暗红、苔薄白,脉滑数。继续寿胎丸安胎,嘱1周后复查β-HCG、P,以了解胚胎早期发育情况。2015年7月9日查β-HCG:6278 mIU/mL,P:22.45 ug/L。彩超示:宫内单胎妊娠,孕6周,可见原始心管搏动。嘱患者继续寿胎丸安胎,并予地屈孕酮片口服,建议调养安胎至孕12周。

[1]赖毛华,马红霞,刘华,等.腹针治疗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2,44 (8):53-54.

[2]Jakubowicz DJ,Iuorno MJ,Jakubowicz S,et al.Effects of metformin on early pregnancy loss in the polycysticovarysyndrome[J].JClinEndocrinol Metabol,2002,87(2):524-529.

(责任编辑:冯天保,郑锋玲)

R711.75

A

0256-7415(2016)11-0155-03

10.13457/j.cnki.jncm.2016.11.068

2016-06-08

吴其燕(1981-),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猜你喜欢

腹针菟丝子熟地黄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男人的护腰好物——菟丝子茶
补阳养阴良药菟丝子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菟丝子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