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6-02-22李浩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公民教育关系思想政治教育

李浩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临床医学系,陕西 咸阳 712046)

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李浩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临床医学系,陕西 咸阳 712046)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针对我国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师生的要求,时代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故对大学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公民教育即就是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的基础上,再加上道德、文化、纪律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公民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阐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关系;大学生

1高校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狭义是指在养成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一分子必要知识的公民学科。根据公民教育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把公民教育理解为三个方面:“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公民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

在本文中,以高校大学生为切入点,阐述公民教育。高校公民教育中,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培养公民的意识教育。公民意识体现在公民广泛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蕴含丰富的内涵。然而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不足,缺乏实践能力。各高校公民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

缺乏专业的公民教育者。在如今各大高校中,各高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课,专业素养,因而在高校中只有专业课讲师、教授,缺乏相应的思想教育的工作者。若有兼职老师,也只是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念一下PPT,无法激起学生的激情,这就使得学生更加不注重公民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等。

不重视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在如今,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是一味的灌输性的,不在乎学生是否听得进去。然而,公民教育必须实践相结合,理论都不能实施,那就更遑论实践了。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各高校对公民教育实践的不重视,事后也没有总结,综合各方面来看,公民教育还处于基础阶段。

忽略高校文化的教育影响。高校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基本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所以,若是校园风气差,校园活动少。还有一些学校基础设备差,校园建筑布局不合理,这些都使高校公民教与更加趋于形象化。

2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党、团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故而,在高校中,党、团队大学生的影响就是较高的存在了。在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是党、团异常重要的任务之一了。由于全球化的加快和媒体的日益发达,各种思想对大学生的冲击巨大,故此,高校应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大学生在此阶段正处于叛逆期,对于某些问题常比较片面,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此就担任重要角色,对大学生加强传统儒家优秀思想教育,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理论创新,即要有新的理论教课方法,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为培养新一代新新人才,培养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做出巨大贡献。

3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在新时代新的社会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公民教育两者相互结合,共同发展。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而公民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发展。一方面,培养具有公共意识、公共美德的公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大学中,正确理解高校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对于大学生的理论教育重视起来,如今,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故此要加强公民素质培养。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而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学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较落后,由于缺乏相应的设施设备、专业性人才,使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出现公民意识缺失的现象,特别是如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落后的现在,所以,大学生应时刻高度警惕,把持自身的理性。

4小结

综上所述,必须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关系,引导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文明社会有着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之一是塑造大学生高素质、优秀的公民人格。只有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和谐互动,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公民人格才能基本而成,而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宽容态度、法制观念、义务观念、理性精神等公民人格要素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黄军利.浅析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机遇[J].思想教育研究,2004,(11).

[2]黄丽娟.公民教育的伦理透视[J].教育评论,2004,(09).

[3]张书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合格公民的培育研究[J].理论观察,2004,(05).

[4]宁莹莹,冯建军.应对多远文化挑战的英国公民教育课程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14,(06).

[5]余亚平.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8.

[6]罗永剑,夏文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促进高校改革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7):36.

作者简介:李浩,男,助教,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275-01

猜你喜欢

公民教育关系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从专业宪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识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