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剑乔教授针灸治疗偏头痛经验介绍

2016-02-21乐小琴龚杰肖婷方剑乔杜俊英

新中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风邪外感经脉

乐小琴,龚杰,肖婷,方剑乔,杜俊英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方剑乔教授针灸治疗偏头痛经验介绍

乐小琴,龚杰,肖婷,方剑乔,杜俊英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偏头痛;针灸治疗;经验介绍;方剑乔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且缓慢加重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头痛,常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负担。相对于西药的高依赖性和高副作用,针灸治疗副作用小,而且经济有效,被人们广泛接受。

方剑乔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针灸学会会长,从事针灸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二十余载,学识渊博。方教授擅长治疗临床上诸多疑难杂症,尤其是对于疼痛类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且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收获颇丰,现将方教授治疗偏头痛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历代文献中对偏头痛有着不同的命名,如“头风”“偏头风”“风头痛”等。由于偏头痛发病形式多样,而且病程绵长、反复、顽固,中医古籍对于其病因病机的记述颇多。《金匾翼》云:“偏头痛者,由风邪客于阳经……久而不已,故谓之偏头痛。”又如《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候》云:“头面风者,是体虚,诸阳经脉为阳邪所乘也。诸阳经脉,上走于头面,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并而受风,谓之首风。病状头面多汗恶风,病甚则头痛。”《类证治裁·头风》曰:“风邪上干,新感为头痛,深久则为头风。”《证治准绳》曰:“病头痛者,凡此皆脏腑经脉之气逆上,逆乱于头之清道,致其不得运行,壅遏精髓而痛者也。”方教授总结历代医家的论述以及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偏头痛的病因病机主要分外感和内伤两类,在外感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中,以风邪为主,风为百病之长,易夹寒、夹热、夹湿,侵袭头部而致头痛。在内伤中,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失疏泄,肝气上逆,则上冲于脑而引发头痛;或肝气亏虚,气机失调,至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不利,而发为头痛;亦或肝阴不足,阴不潜阳,水不涵木,引发内风旋动,致头痛眩晕。

2 治疗方法

2.1 巨刺为先,远近相配巨刺法始载于《灵枢·官针》篇,其治病原理见于《素问·调经论》:“病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王冰也有“巨刺者,刺经脉,左痛刺右,右痛刺左”。至于针刺方法则见于《素问·谬刺论》:“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方教授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1],人体经脉气血相互流通,经脉之气相互交叉并能够左右相互贯通,当人体经脉气血失调,引起一侧经脉阻塞不通,或者邪气侵入阻滞经络之传导而引起“不通则痛”时,可运用左侧经脉有病取右侧经脉腧穴治疗的方法;同理,右侧经脉有病,亦可取左侧经脉上腧穴进行治疗。所以,方教授在治疗偏头痛时,取穴以患侧局部的太阳、头临泣、头维、率谷、风池、阿是穴等,配合健侧远端的外关、合谷、足三里、太冲等穴位。

2.2 电针镇痛,合理参数方教授长期从事电针镇痛研究,认为不同频率的电针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内源性阿片肽,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2 Hz的电针能够引起脑啡肽、内啡肽、内吗啡肽的释放,能够起到长效镇痛作用;100 Hz的电针能够引起强啡肽的释放,从而达到短期而有效的镇痛作用;2/100Hz(2 Hz与100 Hz交替出现的疏密波)的电针能够释放以上4种阿片肽,产生持续性的镇痛作用[2]。因此,方教授强调临床上只有合理运用电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电针治疗偏头痛,应该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当处于急性发作期,先以100 Hz电针治疗30 min,缓解疼痛后频率改为2/100 Hz,以达到长效的镇痛效果;若处于缓解期,电针参数为2/100 Hz,持续30 min,以维持镇痛的长效性和稳定性。

2.3 刺络拔罐,通络止痛刺络拔罐法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活络的功效。方教授认为偏头痛病因虽分为外感和内伤,然其皆可致气血经络痹阻,“不通则痛”,运用刺络拔罐法可祛瘀滞、通经络,起到“通则不痛”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刺络放血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具有加快血液运行的效果[3]。因此,可以在头部疼痛的部位施以梅花针叩刺,接着拔罐将瘀血吸出。

3 病案举例

杨某,女,35岁,2015年6月30日初诊。主诉:左侧头部剧烈疼痛3天。现病史:患者自诉3天前因受风后出现左侧头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抽动性,且疼痛连及巅顶,疼痛难忍,夜寐不安,曾至他院就诊,予以加巴喷丁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遂来本院就诊。症见:患者表情痛苦,自觉左侧头痛剧烈,呈搏动性,难以说话、行走,舌淡、苔白,脉弦细。外感风邪,入少阳胆经,以致气血经络痹阻,不通则痛。诊断:偏头痛。治则:疏风驱邪,通经止痛。治疗:取患侧的翳风、曲池、头维、百会、头临泣、率谷、太阳,健侧的合谷、外关、太冲、三阴交。针刺得气后,在合谷与外关处接1对电极,参数为100 Hz、2 mA,治疗30 min后,在局部阿是穴上接1对电极,参数设置为2/100 Hz,2 mA,时间30 min。起针后,用梅花针叩刺左侧头部痛点处,使其微微出血,拔罐并留置10 min。治疗结束后,患者表情恢复平静,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二诊治疗后,仅偶有疼痛感,且发作间隔时间较长。三诊后,症状消失,表情自然,未再发作。

按: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腑,凡五脏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部,故无论外感六淫之邪,亦或是内伤诸疾,皆可导致偏头痛的发生。本案例患者受风后出现左侧头部疼痛,呈抽动性,乃是由于外感风邪所致,侵袭足少阳胆经,从而导致经络痹阻。因此,治疗上以疏风驱邪,通经止痛为原则。选用翳风、曲池以达到驱散风邪之效,局部取头维、百会、头临泣、率谷、太阳,同时辅以健侧合谷、外关、太冲、三阴交等穴位发挥通络止痛之功效。该患者来时头痛剧烈,且难以忍受,因此选择不同参数电针,先以100 Hz电针为主,发挥其即刻镇痛功效,后切换为2/100 Hz以维持其镇痛效果,最后,以梅花针扣刺放出少量的血液,加强疏经通络之效。

[1]方剑乔,刘元亮,莫晓明,等.电针巨刺与患侧针刺镇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0):579-582.

[2]韩济生.针刺镇痛频率特异性的进一步证明[J].针刺研究,2001,26(3):224-227.

[3]王艳梅.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76.

(责任编辑:冯天保,郑锋玲)

R249

A

0256-7415(2016)08-0232-02

10.13457/j.cnki.jncm.2016.08.102

2016-03-05

方剑乔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浙江省)(GZS2012014);方剑乔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发[2013]47号)

乐小琴(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镇痛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方剑乔,E-mail:fangjianqiao7532@163.com。

猜你喜欢

风邪外感经脉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