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d小调弦乐四重奏谈勋伯格的早期创作观

2016-02-21林若瑜

黄河之声 2016年20期
关键词:勋伯格四重奏乐章

林若瑜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从d小调弦乐四重奏谈勋伯格的早期创作观

林若瑜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著名的奥地利籍作曲家阿诺德·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影响深远。因此勋伯格如今在世界范围内被世界各国的音乐学者广泛深入研究的作曲家。在奥地利、德国、美国都成立了专门研究勋伯格的机构。例如维也纳的勋伯格研究所(Arnold-Schönberg-Institut),柏林勋伯格研究中心(die Arnold Schönberg Gesamtausgabe)。如此种种都印证了勋伯格在现代音乐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着重通过作曲技法的分析试说明勋伯格独特的创作风格与创作观念。

勋伯格;贝尔格;双重功能;double function;Kontrasubject

D小调弦乐四重奏(op.7)创作于1094至1905年间。由当时著名的玫瑰四重奏(Rose-Quartett)首演于维也纳。当时为大多数作曲家所不接受。乐评人保尔史蒂夫(Paul Stefan)在报道中写道:“这部作品展现了众多的不可能”①通常欣赏勋伯格创作的著名作曲家马勒也不认可这部作品,“我本人也出创作复杂的作品,却不能读懂这一个。”②

一、为什么勋伯格的创作难以理解

一般来说,当人们第一次听到勋伯格作品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印象:“不好听”,确切的说是难以理解其作品。勋伯格的高足阿尔班格热戈先生在1924年针对这个现象撰写了一篇分析文章,题为《为何勋伯格的作品如此难懂?》。其中勋伯格早期调性时期的作品d小调弦乐四重奏,就被贝尔格先生当作范例来深入解说。这部作品虽然仍属于调性音乐范畴,但相较于传统作品依旧很难以理解。

(一)不规则的动机

纵观整部作品的动机运用,几乎每一次都是不同的,此作品当中的动既可能长一小节也有可能一个半小节。纵观全曲,笔者对动机所占小节数做了如下归纳:3/2+ 2/2+ 3/2+ 2/2+ 2/2+1/2+1/2+ 2/2+ 3/4+ 2/4+ 3/4+ 3/4。

(二)不规则的主题

例1

一般意义上的主题为两个或四个小节构成,勋伯格却有意识的避开了节拍重音,采用了非常规的主题长度,因此听众会有很强烈的不适应感。

早期的勋伯格很大程度上受到勃拉姆斯的影响。在勋伯格的《风格与创意》(Stil und Gedanke)一书中就关于勃拉姆斯的章节:《勃拉姆斯,进步者》(“Brahms, der Fortschrittliche”.③)。此文最初为勋伯格在1933年2月余部拉姆塞百年诞辰上的演讲。此后此后被再次整理成文。

(三)不带明确的再现。

这也就是勋伯格本人提倡的“kein schmuck”:去修饰。勋伯格在每一次的重复中都会加入一些新的材料,并且动机化的变奏也是不存在的。以此在听觉上始终保有新鲜感,然而也使得主题更难被记忆。

例如第一小节与第30小节,对比可知小提琴与大提琴声部互换,两个相同的声部(第一第二小提琴)八度化,中提琴声部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没有完全的再现,不断的变奏对位声部加倍并八度化。

(四)“充满意外的复调”④

诚如贝尔格文中所言,第一小节的纵向顺序如标记为1-2-3,那么在总谱第五页(Taschenpatitur,UE3665)该纵向顺序变为3(八度)-2-1。之后第八页:2(十六度变奏)-1(八度)-3(变为8分音符)。再之后53页:3(八分音符变奏)-1(八度)-3(倒影并缩小时值)。该主题先后六次出现。并且每一次出现伴随着相同的复调编配。也就是所谓的“kontrasubject”-“对位模块”。四个声部如下图式:

二、Op.7中的主题发展手法

例2:勋伯格《作曲基本原理》

这个例子中展现了一个快速发展并且不规则的主题第一个乐句在两个半小节之后没有保持在D上,而是解决到了E。接着又将第一个乐句结束在E上,并且在E上开始了下一个月句。两个月句后又放弃了之前的节奏型,转而使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

例3:贝尔格改写后的主题

贝尔格的他在文中提到这一改写处理了勋伯格的不对称性,去掉复调手法转而用一些简单的伴奏型。因此他的这一改写更符合人们在听觉上的“期待”,并且使得主题更容易被捕捉和记忆。

三、曲式上的特点:双重功能性

该作品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曲式所具有的双种功能意义(double function)。除了可以作为无间奏的一个乐章,也完全可以把他当做小型奏鸣曲来理解。所谓的“double function”是指一个作品既可以被当作一个大的整体结构来看待,也可以被看作四个小的乐章:小的奏鸣曲式,谐谑曲,慢板乐章,以及一个回旋曲。

最早定义“双重功能”理论的是美国作曲家Neuman,Neuman在他的书中还同时提到:最初的具有曲式双种功能性构想出自于李斯特,例如他的《b小调奏鸣曲》,相类似的作品又譬如德彪西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⑤

整个作品既是一个乐章又是四个乐章,在总谱上没有目录,尽管勋伯格本人有一个说明。按照四个乐章理解的话,尾声从属于最后一个乐章。整体结构的双重性笔者做了如下总结:

五、结语

从这首作品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勋伯格早起调性音乐作品中体现出的全新的创作观念,勋伯格的音乐并非是完全不可理解的,他打破了听觉上的惯性期待,摒弃简单的重复,力求每一次的重复中的变化,充分贯彻他所提出的“去装饰(Schmuz)化”。并且在作品的结构框架中受到李斯特的影响精致的展现出整体化和四部化的合二为一。勋伯格早期的主题发展手法继承了勃拉姆斯的传统,比如不对称的乐句,发展的变奏(entwickelnde Variation)。勋伯格早期的作曲手法从别的作曲家作品中汲取营养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在他之后的创作生涯中,又放弃了这种借鉴和模仿,从而形成了勋伯格独特的音乐语言。■

注释:

① Reich, Willi. Arnold Schönberg Oder Der Konservative Revolutionär.1. Aufl. Wien [u.a.]: Molden, 1968. S. 35

② Eybl, Martin 1960-. Die Befreiung Des Augenblicks: Schönbergs Skandalkonzerte 1907 Und 1908: Eine Dokumentation.1. Aufl. Wien: Böhlau, 2004. S. 107

③ Arnold Schönberg, Stil und Gedanke, Frankfurt am Main, September 1992. S. 54-104》.《风格与创意》,茅于润 译。

④ Alban Berg, Warum ist Schöbergs Musik so schwer verständlich, S. 8 “Überfülle polyphoner und kontrapunktischer Ereignisse in der Musik”。“in den ersten Takten des Quartetts in der vertikalen Rehenfolge: 1 2 3, Seite 5 der Taschenpatitur: 3 (in Oktaven) 2 1, Seit 8: 2 (Variante in Sechzehntel) 1(in Oktave) 3 (umspielt von Achteltriolen), Seite 53: 3(Variante in Achteltriolen, die von der vorhergehenden aber verschieden ist)-1(in Oktaven)-[3 Umkehrung auch achtel ‚verkleinert’]”

⑤ Neighbour, Oliver, Paul 1947- Griffiths, and George Perle. Schönberg, Webern, Berg: Die Zweite WienerSchule.Stuttgart: Metzler, 1992, S. 60.

[1] Arnold Schönberg, d-Moll Streichquartett (op.7), 1904-1905

[2] Arnold Schönberg, Stil und Gedanke, Frankfurt am Main, September 1992. S. 54-104》.《风格与创意》,茅于润 译

[3] Alban Berg, Warum ist Schöbergs Musik so schwer verständlich, zum 13. September 1924. Sonderheft der Musikblätter des Anbruch, 6. jg., August-September-Heft 1924, S. 329-341.

[4] Neighbour, Oliver, Paul 1947- Griffiths, and George Perle. Schönberg,Webern, Berg: Die Zweite Wiener Schule. Stuttgart: Metzler, 1992.

[5] Reich, Willi. Arnold Schönberg Oder Der Konservative Revolutionär.1. Aufl. Wien [u.a.]: Molden, 1968.

[6] Eybl, Martin 1960-. Die Befreiung Des Augenblicks: Schönbergs Skandalkonzerte 1907 Und 1908: Eine Dokumentation.1. Aufl. Wien: Böhlau, 2004.

[7] Bryan R. Simms, Pro Mond- Pro Momo: The Writings of Alban Berg, Hardcover, February 28, 2014.

[8] Frish Walter, Brahms and the Princip of Developing Variations.

[9] Frisch,Walter, The Brahms Fog: On Analyzing Brahmsian Influence at the fin de Siecle. Brahms and His World, Walter Frisch (Edito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10] 勋伯格《弦乐四重奏》(op.7)的主题构建,周炜娟

猜你喜欢

勋伯格四重奏乐章
勋伯格十二音作曲法中空间观念的演进逻辑
——兼论阿道夫 · 卢斯的空间观及其影响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种族身份、道德主体与救赎的哲学意义
——评《勋伯格与救赎》①
勋伯格多变创作风格之探析
未来人居“空间四重奏”——ArtPark9室内建筑实验
勋伯格:伟大的音乐革新者
浅析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多种“角色”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