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形势下伊斯兰教核心理念的价值

2016-02-19马少卿

关键词:真主核心理念先知

马少卿

(西北民族大学 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论新形势下伊斯兰教核心理念的价值

马少卿

(西北民族大学 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打着所谓“伊斯兰”旗号的一系列爆恐袭击事件的发生,伊斯兰教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人们不禁要问“伊斯兰教和恐怖主义到底有没有关系?”伊斯兰教从兴起的那天开始,就提出了许多用于当时,适于现代的一些理念,1400多年来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们。有些人因此而逐渐走向成功,有些民族从此慢慢崛起,这些理念千百年来对中国的穆斯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伊斯兰教诸多普世价值和基本理念中诠释核心理念,以期更多的人对伊斯兰教有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认知,特别是中国穆斯林在新形势下,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伊斯兰教核心理念,积极发挥正能量,为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新形势;伊斯兰教;核心理念;中国穆斯林

一、伊斯兰教核心理念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暴恐犯罪事件呈增长趋势。ISIS发动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爆恐事件,2015年11月震惊世界的法国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和今年3月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爆炸案,等等。这些暴恐犯罪行为的背后都掺杂着一些极端宗教思想,因这些血腥事件而遭“绑架”的伊斯兰教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伊斯兰教和恐怖暴行究竟有没有关系?

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伊斯兰”本身就是和平之意,与“仇恨”、“恐怖”相对立。穆斯林是追求中正的民族,*指《古兰经》第2章143节.本文中的《古兰经》译文均参照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王静斋译注.古兰经译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不偏不倚、爱憎分明、公平公正。伊斯兰教不仅主张两世吉庆,更是要求穆斯林成为虔诚的信士和优秀的公民。因此,伊斯兰教和恐怖暴行、极端主义没有任何的关系,他和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一样爱好和平,追求幸福。

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实施和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努力为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全面解读伊斯兰教的核心理念,分析核心理念对我国2 300多万穆斯林的当代价值,使穆斯林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伊斯兰教核心理念,积极发挥正能量,为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繁荣富强做出新的贡献。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从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也是伊斯兰教核心理念的重要内涵。

每个宗教都提倡真善美,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生活,都为人类文明贡献了许多启迪人心、劝善戒恶、公平正义的理念和主张。每个宗教也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核心理念,天主教基督教讲“博爱”,佛教讲“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道教讲“尊道贵德”,伊斯兰教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1]?

先知穆罕默德曾经向弟子们诠释了伊斯兰教的核心理念,他问:“你们中谁知道什么是让人成功进入乐园的最佳保障?”他沉默了一会说:“是敬畏真主和优秀品德。”[2]这段圣训说明对穆斯林而言真正的成功就是“敬主爱人”。“敬主爱人”不仅是《古兰经》和圣训对每一个穆斯林制定的评价标准,也是所有穆斯林普遍恪守的准则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伊斯兰教的核心理念关乎每个穆斯林的一生,从思想观念到行为举止,从饮食起居到为人处世,核心理念无不深刻影响着每一位信仰者。

二、“敬主爱人”的当代价值

“敬主”即崇拜真主,践行主命;“爱人”即善待他人。“敬主”与“爱人”始终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彼此印证。“敬主爱人”对穆斯林而言就是崇拜真主,践行主命,一丝不苟地履行念、礼、斋、课、朝宗教功课;而且善待他人,和谐共存。伊斯兰教要求“敬主”和“爱人”并重,“敬主”如何落实,便直接体现在“爱人”上。

“敬主爱人”作为伊斯兰教核心理念,千百年来已成为中国穆斯林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有所作为的不竭动力。“敬主”的影响主要是穆斯林如何处理好个人与造物主(真主)之间的关系,而“爱人”的影响是如何完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于穆斯林而言,天地万物皆为真主所创造。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要思考和参悟,体察真主造化万物之道,从人这个“小世界”自身构造的绝妙中,从精美大自然的万千气象中,从浩瀚宇宙这个“大世界”井然有序的运行中,认识造物主的存在和伟大,从而崇拜主、顺从主、敬畏主和喜爱主[3]。同时,作为真主特殊眷顾的人类更应该要积极行善,感恩回报,谨遵真主的法度,不违背主命,时常感念真主。在穆斯林家庭中,孩子的启蒙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孩子们牙牙学语时,家长就要教他们背诵“清真言”*伊斯兰的基本的五项功课之一,也是穆斯林常念的经文,译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和说“色兰”(和平与友善)*穆斯林见面时对彼此的问候和祝福。等一些基本的伊斯兰教常识,在其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信仰的种子。

但是如何让信仰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结出硕大的果实,主要体现在爱人上。

伊斯兰教的“爱人”理念对中国穆斯林而言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具体的,如孝敬父母、珍爱生命、和睦亲邻、善待他人,等等。

(一)孝敬父母

心怀仁孝,善待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伊斯兰教文化中重要内容。伊斯兰教将“孝敬父母”视为“万善之首”,尊重和赡养父母是每个穆斯林应尽的义务和必有的道德修养。伊斯兰教将孝敬父母提到天命的高度[4],甚至与崇拜真主相提并论:“真主命令你们只崇拜他,并且要孝敬父母。”即使对穆斯林在礼拜真主时“闻母呼必应”,“入寺闻亲疾则归”[5]。

伊斯兰教要求子女对父母要温顺恭敬,不能傲慢无礼,更不能用行为和言语伤害父母,《古兰经》中明确规定“不论父母当中一位或两位达到了高龄,(并)与你们同住,不能对他们说轻蔑的话,更不能呵斥他们,你应当耐心地用温顺的言语对他们说话。”而且在父母面前“不夸勇,不式力,不矜言。毋哕噫变声,毋跛立,毋箕踞,毋睇视,咳涕必反面,呕则起而去之,语必视其面。父母命,唯而进,安所适,终始其命,以悦其心”[6]。

目前,我国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阶段,65岁以上的老年人接近1.4亿人,超过总人口比例的10%[7]。预计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20%[8]。由此,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将日益凸显出来。

穆斯林家庭从孩子懵懂之际开始,父母就灌输孝悌思想,让子女在成长的岁月里逐渐明白孝敬父母、敬爱手足、家庭和美的重要意义。伊斯兰教的孝悌理念和具体做法对于缓解老龄化压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发扬传统孝悌文化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孝的延续

伊斯兰教不仅提倡孝敬父母、尊爱长辈,同时对亲朋好友也要关心和帮助。作为子女要与亲友保持良好的关系,父母过世后也要关心照顾他们,不能人殁而亲断。父母会因子女的善行在后世里继续得到真主的恩泽[9]。“一个人的父亲去世了,然而他的子女仍然在帮助父亲生前喜爱(友谊深厚)的人,这样的子女是最孝顺的人。”[10]先知穆罕默德还说父母亲去世后子女要履行他们的遗嘱、接济和尊重他们的近亲(亲人)与朋友(也是尽孝)。说,“骨肉血亲在呼唤:谁接续(善待和帮助)了我,真主将接续他;如果谁断绝了我,真主就断绝他。”[11]这里的骨肉血亲指的就是父母亲和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人。先知穆罕默德曾经遇到一个心情非常沮丧的人,这个人说自己有罪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改过自新,先知穆罕默德问:“母亲还健在吗?”他说:“已经去世了。”再问“你的姨妈呢?”他说:“还健在。”先知穆罕默德明确地告诉他:“那你应当孝敬她(姨妈)。”[12]还说:“如果有人希望增多自己的福分,延长自己的寿命,就应当善待他的亲戚。”[13]

中国穆斯林受传统孝悌文化的影响和伊斯兰教核心理念的熏陶,父母以身作则孝敬父母,善待亲朋。当下社会,父母在世时,亲朋之间来往不断,当父母过世后,这些关系逐渐疏远,最后联系也就中断了。中国穆斯林非常重视孝悌,认为父母即使过世,但孝不会终结,而是开始了爱和感情的延伸。在伊斯兰教视阈中“孝”的外延是非常宽泛的,它将子女对父母的爱与思念之情转移成对亲友的爱,让更多的人在祥和的孝道上受益无穷[14]。

(三)尊重老人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人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等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伊斯兰教认为每个活着的人都应当受到优待和尊重。先知穆罕默德说:“清高的真主把荣誉恩赐给两鬓花白的老人。”[15]在穆斯林家庭中,尊重和爱护老人不仅是美德,也是真主所喜悦的行为。先知穆罕默德说:“一个人如果仁爱的对待世人,他将获得真主的仁爱,因为真主会将仁爱给那些施舍仁爱的人。”[16]这里的“世人”即指全人类,包括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他还说:“只要一个青年人尊重了一个年迈的人,真主已为他安排了年迈时尊重他的人。”[17]先贤鲁格曼*《古兰经》中记载的一位古代先贤。曾教导自己的孩子善待他人,“你不要为藐视众人而转脸,不要洋洋得意地在大地上行走,真主确是不喜爱一切傲慢者、矜夸者的。”父母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明白世界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对他人的尊重。老人、妇女和儿童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温暖,需要每一个人的尊重和关心。

(四)珍爱生命

在伊斯兰教看来,人生短暂,每个人要珍爱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对任何美好的事物都要抱有希望,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养子不教,不若无养;教而不正,不若无教”[18],培养和教育子女自立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鼓励孩子要有探索精神,对任何美好的事物都要抱有希望。先知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在世界末日来临之时,如果你手中有一棵树苗,你应当立即把它种下去。”[19]这说的就是心怀希望,不轻言放弃。从孩童开始,父母就会叮嘱孩子:真主创造每一个人都是有意义的,都是肩负使命的,因为,“我(真主)未曾以游戏的态度创造天地万物”,所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先贤鲁格曼告诫说,“我的小子啊!善恶的行为,虽小如芥子,隐藏在磐石里,或在天空中,或在地底下,真主都要显示它。”(31:16)这些理念与儒家文化中讲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极为相似,如出一辙[20]。在两大文明的熏陶下,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强,因为他相信,他的努力不仅有父母的支持帮助,也有真主的关怀。同样,他是非观念也会愈渐增强,慢慢明白邪恶之事不仅对己无益,还会伤及他人,所以他会时常提醒自己远离邪恶,努力让自己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伊斯兰教重视和鼓励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先知穆罕默德说:“你当为今世而努力,犹如你永生不死;你当为后世而奔波,犹如你明日就亡。”[21]说的就是生活要努力,人生要精彩,有梦想、有希望地生活,人生在世要有价值要有意义,不仅自己幸福,也要让身边的人快乐。这就是穆斯林追求“两世吉庆”的重要原因,因为穆斯林相信:今世是后世的播种场,后世是今世的收获地。先知穆罕默德说:“两天一样的人,是亏本的人”,父母从小鼓励孩子勤奋努力,认真学习,怀揣梦想,每天进步一点,改进一些,就会距离幸福和梦想更进一步。这也是中国穆斯林努力实现梦想的重要动力。

(五)和睦邻里

和睦邻里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提倡邻里间要“出入相友,守望相助”[22]。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很多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邻里之间拉家常,嘘寒问暖,相互走动。而现在,通讯工具和方式越来越多,人们的交流越来越少;高楼大厦林立,人们的物理距离很近,心理距离却很远;一幢楼、一面墙、一扇门,像道鸿沟,阻隔了邻里的联系和欢乐,大家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伊斯兰家庭文化中非常重视邻里和睦,《古兰经》中说,“你们应当亲爱近邻、远邻。”(4:36)先知穆罕默德告诉穆斯林大众要善待邻里,因为在“真主眼中,最好的邻居是最善待自己邻居的人”[23]。他对艾布·德哈尔说:“你做肉汤的时候多加点水,也分给邻居一些”[24]。因为“一个填饱自己肚子邻居却在挨饿的人不是信士”[25]。同时,也要尊重邻居的各项权利。先知穆罕默德曾连说三次说:“指主发誓,他没有信仰!”有人问:“真主的使者啊!他是谁啊?”回答道,“就是伤害邻居,使之不得安宁的人。”[26]指的就是对待邻里方面:坏事上远离,困难上帮助,好事上分享。

在穆斯林家庭里父母时常告诫孩子见了邻居要有礼貌,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所以在穆斯林聚居的地方邻里相处很融洽,走动很平常。彼此嘘寒问暖,谁家有困难,大家一起帮助,谁家有喜事,大家竞相祝福。

(六)善待他人

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生动美好,是一个多物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体,每个人都是多彩世界的重要一员。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者,非人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27]。伊斯兰教提倡“爱人如爱己,信仰才完美”[28]。

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要与人为善,和谐共生。中国穆斯林在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熏陶和影响下更是深谙“爱人”之道的。他们珍爱生活、善待他人,追寻两世的幸福与吉庆。

伊斯兰教初兴之时就要求捍卫人的财产、名誉、生命等权利,先知穆罕默德在辞朝演说中义正词严地对全体穆斯林说:人们啊,你们的生命、财产以及名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三、伊斯兰教核心理念的外延

伊斯兰教的核心理念是“敬主爱人”,“敬主爱人”的外延是非常宽泛的,公平正义、扶善遏过、热爱家园、爱好和平、善待动物等都是其内涵所在。

(一)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一直以来是伊斯兰教提倡和践行的重要社会规范之一,要求待人,处事做到公平公正,因为,“真主的确命人公平。”(16:90)在中国穆斯林社会中肩负传教育人、服务大众使命的阿訇经常向穆斯林宣讲公平、公正、公道的重要性,并让大家以此作为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的准则。在穆斯林社会里将“做事是否公道”和“待人是否公平”作为衡量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29]。先知穆罕默德说:“公平和公正就是合理,就是正当。对待家人也好,行使手中的权力也好,公平和公正的人就是传播光明之人。”[30]

在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法学院正门入口处的墙上,铭刻着一段《古兰经》:“有信仰的人们啊!你们应当坚决地主持公道,并为真主作证,即使不利于自身、父母或亲人,也不论他们(被指证者)是富人或是穷人,你们都应当秉公作证,因为真主(比你们)更接近他们双方。你们不要顺从私欲,以致偏私。如果你们歪曲事实,或是违背公道(拒绝作证),真主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4:135)校方称这是有史以来,对“正义”这个词最伟大的表述。

(二)扶善遏过

“人如果摔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但是人心倒了就很难扶起来了。”这句台词在现实社会中让人深思。

中国穆斯林按照《古兰经》和“圣训”的教诲非常重视扶善遏过,穆斯林认为作为信士就要讲真话,行善事,见义勇为,劝善戒恶。遇到突发事件或坏人坏事要尽其所能采取一些救助或制止措施,切不可以他人之事、公众之事、事不关己等为由,漠不关心,避而远之。而且在自己远离罪恶的同时也要劝诫他人弃恶从善。《古兰经》中多处提到那些“教人为善,劝人行好,禁人作恶”的人是真正的成功者。先知穆罕默德说:“你们中谁看见一件罪恶之事,让他用手去制止。如果他不能,则用口制止。如果他不能,则用心制止,这是最弱的信仰。”[31]

(三)热爱家园

“爱国爱教”是伊斯兰教自古就有的优良传统,对穆斯林而言爱国就是信仰的一部分。先知穆罕默德曾经被迫离开故土麦加时非常忧伤,在这片土地上,他出生、成长和生活,这里记载了他生命的点点滴滴。面对养育自己多年的家园,他饱含泪水,深情地说:“指主发誓!的确你(麦加)是近主跟前最受喜爱的,也是我最热爱的土地,若不是他们(麦加反对伊斯兰教的贵族)驱逐我,那么,我绝不会离开你。”[32]

中国穆斯林自古以来就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浓郁的爱国情结。千百年来,穆斯林的兴衰一直与祖国的兴衰紧密相连,一代又一代的穆斯林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捍卫祖国领土完整,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从近代的鸦片战争,到抗击八国联军,投身辛亥革命,参加抗日战争,再到抗美援朝,为国捐躯者举不胜举[33]……

(四)爱好和平反对杀戮

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和平”与“幸福”是他的主旨。《古兰经》中直接提到“和平”一词有一百四十多处,关于“和谐”一词就有一百八十多处[34]。

《古兰经》中说“他是真主,……他是至洁的,是和平的(主)……”*王静斋译为“和平的”,马坚译为“健全的”。伊斯兰意为“和平”,穆斯林是“和平之士”。穆斯林与人交往,首先说“色兰”,这是穆斯林最常用的祝安词。“色兰”一词是阿拉伯语al-Salem'Alaykum的缩写,意为“祈求真主赐福你和平与安宁”。*《古兰经》中多次要求穆斯林传播色兰,详见(24:27)(4:86)(51:24-25)等。先知穆罕默德告诫他的弟子,“如果你们想进入天堂,就必须要传播色兰。”[35]

伊斯兰教对杀戮和无故伤害是极力反对并严厉禁止的,不论是谁“凡枉杀一人的,如杀众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众人。”(5:32)这些教诲对中国穆斯林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爱国爱教、勤奋进取、热爱生活,追求幸福。

(五)善待动物

世界的五彩缤纷离不开物种的多样和文明的多元。伊斯兰教认为万物皆由真主所创造,动物和人类是最重要的物种。动物与人类是伙伴关系,拥有和人类一样的生存权。穆斯林家庭中从小教育孩子善待动物,要有仁爱之心,切不可故意伤害它们。先知穆罕默德对他的弟子说:“有一个妇女因一只猫而进入了火狱,因为她不给猫喂食,也不许它外出觅食,最终将那只猫活活饿死。”[36]然而“另外一个人却获得了真主的赐福和感谢,因为他给快渴死的狗汲水喝”[37]。动物不仅是我们的重要食物来源,也是人类的伙伴,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人类社会才绚丽多彩,充满生机。《古兰经》中说:“他(真主)创造了牲畜,你们从它们的毛和皮得到温暖的衣着和(其他的)利益,你们也食它们的乳和肉。”(16:5)“他(真主)创造马、骡、驴,以供你们骑乘,以作你们的装饰。”(16:8)“他(真主)制服海洋,以便你们渔取其中的鲜肉,做你们的食品;或采取其中的珠宝,做你们的装饰。”(16:14)所有的飞禽走兽都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和动物有着各自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在大自然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从而构成了稳定和完整的生态系统。

从唐初伊斯兰教进入中国起,伊斯兰教就开始了漫长的本土化过程,同时与儒家文化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文化。1300多年来,伊斯兰教“敬主爱人”的核心理念早已深深地根植在这片土地上。中国穆斯林传承优良传统,践行核心理念,积极发挥正能量,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穆斯林先贤让伊斯兰教核心理念薪火相传,为的就是让各时代穆斯林成为真主喜之、他人爱之,可亲、可爱、可敬的人。

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选择的是中东三国,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和一揽子合作计划。此次首访充分说明我国对这片区域的重视程度,彰显了我们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也表明了两大文明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将再次紧密联系,深度合作,成为“命运共同体”。成功不远,文化先行。深入研究和发掘伊斯兰教核心理念,积极发挥我国2300万穆斯林的优势,对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更好地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激起更多的社会正能量及对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现实价值。

[1][2][20]马少卿,马轶才.解读伊斯兰教仁爱理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1-2.

[3]马明良.伊斯兰文明的历史轨迹与现实走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8.

[4][9][11][14]马少卿.从老龄化社会看伊斯兰的孝理念(伊斯兰文化)[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21,25,25,25.

[5][6]刘智.天方典礼[M].张嘉宾,都永浩点校.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129,128.

[7]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5-2-26.

[8]中国未来人口发展战略报告[Z].2015-10-15.

[10][21][24][30][31][35]穆斯林·本·哈查吉.穆斯林圣训实录全集[M].穆萨·余崇仁编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12] [16] [17] [23][32]提尔密兹.提尔米兹圣训集[M].穆萨·余崇仁编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13][19][25][26][28][36]布哈里.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M].祁学义译.朱威烈,丁俊校.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M].2008.12,12,12,12,12,12.

[15]艾布·达乌德.艾布·达乌德圣训集[M].穆萨·余崇仁编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18]马注.清真指南[M].余振贵标点.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186.

[22]孟子.孟子·滕文公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7]孟子.孟子·公孙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29]马明良.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3).

[33]喇敏智,马明良.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130.

[34]伊斯玛依·鲁图夫.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M].闪红波译.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2.2.

[37]马明良.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3).

(责任编辑马倩责任校对马倩)

1001-5140(2016)03-0047-06

2016-03-04

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中国马来西亚清真食品及相关产业国际创新合作”(项目编号:1504WKCA09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伊斯兰家庭文化研究”(项目编号:31920160008);“和谐共生——当代伊斯兰家庭文化”(项目编号:YXM2015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少卿(1980—),男(回族),甘肃兰州人,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文明对话,族际和谐与伊斯兰文化研究。

B968

A

猜你喜欢

真主核心理念先知
春江水暖鸭先知
以师为本: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
《古兰经》中的人生观
我不是什么先知
春天的小先知(外两首)
春天来了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六个核心理念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常见误区及核心理念阐述
MOOC的核心理念、价值及实践反思——基于网络学习的视角
“生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