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与学生情绪调动

2016-02-15郑雪娜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调动生活化情绪

◆郑雪娜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与学生情绪调动

◆郑雪娜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随着“以生为本”教学观念的深入人心,随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情感目标的愈发关注,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对某门学科兴趣的培养,即改变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数学课堂同样如此。因此,以小学数学课堂为模板,谈一谈如何促使学生的情绪调动。

小学数学 情绪 调动

要想调动学生的情绪,首先得先了解一下何为“情绪”。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指人容易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发生较大较明显的情绪波动。而将其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将学生较为低落的学习数学的情绪转化为较为高涨的学习数学的情绪,这就是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情绪化调动的意义。因此为了改变学生较为低落的学习情绪,本文将从学生主体性、教学游戏化、教学生活化等方面提出一些措施,仅供参考。

一、学生主体性

长期以来,我国都采取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尤其是针对客观性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数学,很多教师因为过于担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因此对数学这门学科采取高控制型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自觉的养成了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习惯,课堂中学生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非但没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却与日递减,为了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措施如下:

(一)给予思考机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都是喜欢模仿,喜欢被称赞的,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数学课堂上寻找积极回答数学问题的学生,并对其进行表扬,这样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称赞和表扬,就会不自觉的去模仿榜样行为,久而久之,班级中就会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数学的氛围。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希望将教学计划中的知识在一堂课中尽可能的传授给学生,这时就会出现教师自顾自的讲课,完全不顾学生是否能够消化吸收,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可以在课前给学生预习的时间,在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补充讲解,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为跟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而丧失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改变学习方式,增加学习乐趣

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学习能力不足等特点,教师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一个人的学习为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增加他们学习的乐趣,在与小组同学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并汲取其他小组成员身上的优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中,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解方程式中,同样的方程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在证明题中,同样的证明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证明方法,因此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可以掌握不同的解题思路,帮助自己拓展数学思维,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二、教育游戏化

数学课程是一门逻辑性和严密性极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而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小学数学课程需要依赖于感性材料,而教育游戏就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此外,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逻辑性和抽象性极强的数学来说,更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教和学生循序渐进的学,教育游戏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程序,它可以一步一步的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最重要的是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具体措施如下:

(一)导入环节,激发学习欲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游戏可以作为一堂数学课程中的导入环节,从课程的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情感上爱上数学。例如,最近一个很火的游戏软件叫做《神庙逃亡》,这个极具挑战性的游戏不仅是成人的最爱,而且很多小学生都很喜欢这个游戏。在学习“方位”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将此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的开始与学生交流玩这个游戏的乐趣,那么这个游戏与学习“方位”有什么关系呢,这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巩固环节,加深学生记忆

在玩《神庙逃亡》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可供选择的路,一会向左,一会向右,一会往上跳,一会从下钻,或许学生在最初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不会注意到这个游戏里有关于方位的知识,这时教师可以提醒游戏或者给学生做示范,例如,在出现向左的路时,就快速的说出“左”这个方位词,由于游戏界面的快速转换,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这样将数学知识与游戏完美结合起来,使得这个简单的游戏更具挑战性。

(三)评价环节,促进学生自评

那么通过这个游戏怎样评价学生对方位词的掌握水平呢?教师可以选取一名学生为代表,在这名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全班同学一起来说出方位词,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紧迫感,让学生在紧张的游戏过程中熟练掌握“方位”词。

三、教学生活化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生活化的基本要求。生活化即在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已知为未知服务,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生活化教学要保证教学紧密联系生活,以学生可接受的形式开展学习,并在生活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思考问题。而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可以从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反馈与评价三个阶段来展开。

(一)教学前生活化

为了使学生在上课前具有学习新知识的准备,教师需要让学生在预习中首先结合自己的认知,从生活中发掘与之相关的生活资源,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学前的生活化,可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中的生活化

学生在教学前对本节数学课已经充满了兴趣。虽然大家关注的知识点相同,但每个同学的生活视角不一样,提出的生活问题也不一样。教师不可能对所有问题一一解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然的生活情境。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自然的生活场景中感受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还可以消除学生在面对新知识的紧张和心理压力,面对生活化的问题学生更能自由表达,最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反馈与评价的生活化

教学还应该注重教学反馈与评价的生活化,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十分信赖老师,老师的反馈与评价对他们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应该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评价学生时,教师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投入课堂,是否与小伙伴融洽地交流,是否能主动寻求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此外,教师的及时评价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综上所述,学生主体性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热情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放下教学的权威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高涨情绪才能被调动起来。而教学游戏化和教学生活化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情绪的两种方法和手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之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运用它,完善它,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情绪的目的。

[1]李占虎.小学数学课堂与学生情绪化调动实践[J].青年文学家,2013,(04).

[2]学周刊.2014.

猜你喜欢

调动生活化情绪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