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探讨

2016-02-15田晓娟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诗词

◆田晓娟

(吉林省榆树市新立小学)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探讨

◆田晓娟

(吉林省榆树市新立小学)

如今,随着人们对古典文化研究的日益深入,古诗词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所占的教学比例也逐渐增大。但是我们仍不能忽视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实际,将古诗词教学趣味化、生活化,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分别从当前古诗词教学现状、古诗词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兴趣 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还是相对简单的。虽然简单,但是小学生受年龄、生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字词间和诗词的主旨理解的都还不到位。所以,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了难点。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1.背诵为主,理解为辅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之一为: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以背诵为主,理解为辅。虽然这样做在短时间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记忆力,但是也会抹杀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2.内容为主,意境为辅

诗词是非常优美的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意境美,是多姿多彩的画面。因此,在理解上应该侧重意境理解为主,然而很多教师却是很直白的分析课本,忽视了对古诗词中意境美的讲解和品味。这种以讲解内容为主,分析意境为辅的教学方式是现阶段古诗词教学的又一现状。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存在问题的原因

1.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制约着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又直接影响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造成古诗词教学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在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的成绩成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上倡导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而不是鉴赏学习,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师自身的不足

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对小学生而言,教师是引领他们前行的指明灯。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这群涉世未深的学生很容易步入歧途。所以,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仍存很多问题的原因之二就在于教师自身的不足。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语文教师侧重现代文的教学,轻视古诗词的教学,这就使教师对古诗词美的鉴赏深度不够,也就无法充分把握古诗词中的意象美,从而古诗词课堂不能深入进行,只在浅层面上浮着。

三、改进小学古诗词教学不足的对策

1.学生为主,立足实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想真正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欲望,将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就需要以学生为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古诗词的计划,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这里的阅读训练主要是为学生积累字词量服务的。对于古诗词学习来讲,如果学生不能掌握充足的字词量,那么他们将来在翻译古诗词时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学生掌握古汉语词汇太少,是没有办法完成古诗词文的阅读的。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制定的第一步计划就是增强阅读量,积累足够的古汉语词汇。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译习惯。对小学生来说,虽然记住了一些单个古诗词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但是并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翻译当中。所以,教师在一开始教学古诗词时,就应该做好古诗词直译的示范,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示范养成良好的对译习惯。当然,最主要的做法是要将古诗词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在教学时让学生走入诗词的世界,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拉近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

2.夯实知识,意境教学

第一,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营造意境。古诗词的语言美,节奏和谐,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只能获得古诗词的音律美,并不能直观的感受到其意境美。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呈现在大屏幕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句为例,这两句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若将这个意境借助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就能直接让学生感受这首诗意境美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第二,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逐字分析,品味语言。这其实是与基础知识讲解相互贯通的教学方法。在古诗词中,有的字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绿”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类似这种还有很多,那么为什么一个字就能展现整句诗的意境呢?这就需要教师慢慢探讨,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第三,教师要引领学生由浅层理解向深层过渡,要求学生深入挖掘,揣摩意境。意象是融情于景的一种表现。作者虽然在描绘意境,但是最终抒发的还是自己真正的感情。所以,如果学生要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就要领略意象之美。

3.诵读经典,加深理解

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都会讲整体的古诗词分开来讲。例如,讲解每个字、每个词。虽然这种做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字词意思,但是长久下去会影响学生对诗词的整体感悟。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教师必须还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诗词。而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还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诗词,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的方式。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前抽出5到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用诵读:有感情的吟诵诗句;举办诵读比赛,以相同的主题要求学生任选一首与该主题相关的古诗词进行诵读,比赛谁读得更具有诗情画意;当然,教师还可以亲自为学生诵读诗文,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诵读中感受到诗词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4.大胆想象,赋予新意

“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从别林斯基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诗词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的,而欣赏诗词作为诗词的二度创作,也需要想象力的支持。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小学生存在想象力缺失的问题。为此,教师在诗词教学时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再现诗歌中营造的意境。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如下启发学生想象力:

教师:当你送别故人时,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A:会有些难过,因为再见就不知何日了。

教师:嗯,的确是这样,尤其是在古代,交通不利。

学生B:我觉得会很伤心,因为每次上学,家里人都是这样送我的。

教师:不错,你联想到了亲情。

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教学片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到诗人所处的环境,从而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而言之,小学古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从原本的被动学习中摆脱出来,由抵触诗词学习变成爱上古诗词,这将是教师的教学目标。

[1]陈建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

[2]李慧.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0,(12).

[3]戴银燕.从意境到意象——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审美引导[J].语文教学通讯,2014,(06).

[4]林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5,(13).

[5]刘拉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与思考[J].教育文化论坛,2015,(02).

[6]陶文翠.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J].教育文化论坛,2012,(02).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