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2016-02-15李金明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新课改意识教学方法

◆李金明

(甘肃省兰州三十四中)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李金明

(甘肃省兰州三十四中)

新课改要求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把更新更好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贯穿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新课改 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教育要振兴,改革是关键。新课改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对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作用。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被动接受新知识,不动脑筋,思考的少,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被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致使大部分学生不积极探求学习的技巧,只是刻板记忆所学知识,学生的逻辑思维受到限制,学生的心智得不到有效的开发。

2.教师问题

旧的传统数学教学是教师面向学生集体传授知识,这种方式属于一种由教师控制的学习交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是集体教学、学生是个体获得。由于班集体人多,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帮助则很少,学生间的帮助更少,同学间少有讨论、鼓励和交流。因此,这是一种较低水平的“群体教学”、对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开展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二、改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所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性,它是学生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众多非智力因素中一个重要因素,它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1)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潜在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发展。(2)可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3)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自强不息地进行钻研。(4)使学生产生积极而持久的注意,使感知清晰,启发思维和想象,影响知识的深度和广度。(5)使学生产生快乐的情趣,抑制疲劳,克服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

数学学习需要是产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师教学方法恰当,学生学会所学内容是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两个原因。而要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首先教师要真诚的爱护学生,给学生以关心帮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动接近学生,同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感到与教师有亲切感,致使对教师所教科目有好感,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态度,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启发,使学生在心目中对老师敬仰,激发学习热情,渴望寻求知识,丰富自己,就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保证旺盛的精力,增强学习信心,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

2.培养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注重师生之间感情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杜绝死记硬背的现象。高中数学教师要做的是细化、理解新课标的规定,将建立培养新型师生关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逐步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更多的动脑思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其数学思维得以发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极为有效。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合作学习,就是把全班学生通过自愿组合,变为互助合作、力量协调的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第合作小组的系列控制,使师生间、学生间得到充分的交流。在进行双向选择时,教师要做好思想工作,必须做到每一个学生都分到学习小组里边,同时采用合理的分组方法。在分组分层竞赛活动中,由于各组都是相互合作的,所以组与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竞争都较激烈,需要教师要有更高的学识,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并且要投入极大的精力,要想方设法调节好课堂气氛,调控好学生情绪,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应用最恰当的语言去激励每个同学的进步与才智,想法避免学生不必要的争执,从而提高师生双向的有效劳动。

4.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还应当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时代呼唤创新,未来社会需要创新人才。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是新时期教育的重要任务。人们的创新意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不断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如果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大学阶段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科研能力的话,那么高中就应该拓宽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任。创新意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数学化”意识。有识之士一致认为:高科技本质就是一种数学技术。因此,要创新就离不开数学,就离不开数学思维。这一点可以从当今社会各领域高科技成果的提出、发展、完善及应用过程得到验证,它们无一不是“数学化”的结果。并且,其“数学化”程度的高低也决定了这些成果的科技水平。因此,人的“数学化”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创新意识的发展水平。

5.探索式教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曾说过:“探究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教会学生探究,这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探究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融入探究式教学中。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使引导学生创新,活化思维的催化剂数学探究性教学是通过设计一些探究题目及疑问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不断的探究性教学中,这些问题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教学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乐趣,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学习方法,使之终身受益。

总之,目前新课改的提出,正是我国教育事业一次重大飞跃,与之相适应,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有新的改革。探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教材内容、问题设计、教学程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等方面进行精心的策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1]王敏.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宁亚云.新课程下普通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初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新课改意识教学方法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