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6-02-15钱春香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课外阅读文章

◆钱春香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虎头崖回民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钱春香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虎头崖回民小学)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小学语文已经不仅仅限制于课堂和书本的教学。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主要是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相关素质。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仅是为了应试教育,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此外,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关系到学生的整体语文成绩,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意义重大。

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表达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语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老师需要遵循课本的前提下,积极为学生延伸教学内容,走进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这样才能够更加发挥阅读延伸的重要性。新课改的背景下,通过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逐渐使得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利于知识点的巩固

目前,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具有一定的特殊含义和表达方式,字句之间的组成形式以及语法的使用习惯等都具有规范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字句和词语等语文常识的理解。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能力是在头脑中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以及对文章进行分析和总结等,进而达到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指标之一。

2.利于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使用语言的表达对文章进行解析和理解,并采取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对文章的字句、各个段落以及文章内容等进行描述,并采取学生讨论的形式,使得每一名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讨论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继而达到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能力。

二、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1.加强字句训练

一篇较为完整的文章主要是由各个段落组成的,段落是由多个字句构成的,因此,字句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写作的句子进行指导,进而表达出完整的句子,这样才能够将文章体现出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课本中的某一篇文章或者是某一段落,需要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后,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布置课后作业,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将相关的字句以及段落等一一标注,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在老师讲课过程中的深入理解,而且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2.情境教学

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和愉快的氛围,更加容易带动学生参加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例如,老师在讲述《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自由朗读、集体诵读以及小组竞赛朗读等,不仅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利于每一名学生的共同发展。老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配乐的方式进行朗读,如播放轻音乐的方式为学生配乐,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另外,学生在阅读后可以提出自己内心的困惑问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积极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

英国一位文学家曾经说过:有些书阅读一部分就可以,有些书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而对于一些经典著作来说,则需要反复诵读,并深入理解。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阅读文章只需要读懂文章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可,其中具体包括:文章内容、文章结构以及文章情感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精确文章主旨,了解文章段落,抓紧文章思路以及明确文章的方式创作背景等。精细阅读是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在精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与文章语境相结合,进行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掌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进而更好的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加强对文章层次的深入理解。此外,老师需要采取各个方式对学生开展引导式教学,如背诵、写体会以及精读文章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重点句子、文章主旨以及疑问之处需要进行批注,并做好课堂记录,便于学生有序的开展语文阅读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4.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

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设备意义重大。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阅读课堂的视频或者是图片,能够更加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出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如老师在讲解《金色的鱼钩》一课时,为学生播放有关老班长带领受伤红兵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坐在教室内学习、享受和平的时候,多少人还在处于战争的笼罩下,期盼着和平,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做法敲击学生的内心深处,进一步使得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适当的播放一些有关战争的影像,能够更加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和精神,充分表达出学生的内心情感。又如,老师在讲述《荷花》一课时,通过为学生展示荷花图片“大圆盘”“碧绿”等形象,或者播放荷花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讲述看见荷花的形象,更加深入了解荷花的魅力。

5.加强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对课堂上学习知识的巩固,同时更加深入和延伸课堂的学习。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可以有效弥补学生课堂上学习的不足,还能够积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而获取更多的全新知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重视课外阅读,需要教会学生分辨文章的优良标准,让学生能够阅读更多的优秀文章和书籍,并根据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和特点,为学生选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如地理科普、童话故事、名人趣事以及历史故事等,并且生僻字少、难度适中以及内容丰富等书籍。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词句、格言以及谚语等标注出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需要准确掌握课本内容,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另外一方面,需要积极做好课外阅读的扩展工作,通过增加课外阅读量以及采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意义重大。

[1]王晓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

[2]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

[3]李秀英.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

[4]李悦.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07).

[5]袁峰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赤子,2015,(22).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课外阅读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