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培养方法的分析

2016-02-15李海欣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学案应用题高中生

◆李 静 李海欣

(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关于高中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培养方法的分析

◆李 静 李海欣

(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为了满足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进行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必要的,这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状况,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就高中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旨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素质的提升。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教学是课程体系的重点,教师只有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协调,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益。

高中数学 应用题 解题思路

时代的进步,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这一进程中,数学教学策略不断得到更新,这体现在教学内容、课程功能、教学结构、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为了顺应新型高中数学教学潮流的开展,教师需要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该文就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展开分析,旨在优化教学方法,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益。

一、高中生数学应用题的三种教学方法

1.导学案式教学法

导学案式教学法是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教学,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导学案教学体系涵盖了很多模块,如学习目标模块、预习模块、自主探索模块、自我检验模块、反思模块、互动反馈模块等。各个模块的相互协调,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导学案式教学法是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体系中的常见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辅助教师进行学生学习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案中的各个模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解题能力会得到大大提升,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不同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在实际教学中,应用题涉及的知识点居多,通过对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开展,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关卡,不仅能够学习新的东西,也能查缺补漏。

例如,在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章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好导学案,让学生学会利用空间几何体的相关知识解决点、线、面等的应用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良好的解题方法。

2.生活化教学方法

生活式教学方法是高中数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普及,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逐步受到教育学界的重视。在生活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联系教学与实际,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现实联系感。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活用生活式教学方法,在解决数学难题的过程中,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常见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学习上的合作探究,通过对现实生活经验及数学知识的活用,解决困难的数学应用题。

例如,在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章节的教学中,为了方便学生理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关系,教师可以列举常见的生活问题,如一台计算机中了木马病毒,通过网络会传播给五台计算机,经过五次木马病毒传播,有多少台计算机被木马病毒感染了?通过现实知识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联系实际解决数学难题。

3.自主学习式教学法

自主学习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独立学习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实现学生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式学习。通过对恰当教学情境的创设,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保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创造性。

为了实现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实现各个教学步骤的协调,教师首先需要创设一个新颖且恰当的教学情境。在这个教学情境中,教师要保证分层次设置教学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探索中获得愉悦的学习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索实践。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教师需要引导好学生进行探索活动的反思。

二、高中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培养方法的优化

1.提升高中生的建模能力

通过对高中生建模能力的增强,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道解惑,更要注重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新型教学方案的应用。

在实践学习中,影响高中生建模能力的因素诸多,比如学生自身的数学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类比能力等影响因素,抽象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提升高中生的建模能力,教师首先需要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要将这种意识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视角看待实际问题,观察及思考身边的事物,学会思考及分析不同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通过对学生头脑建模意识的植入,学生逐渐会养成一种良好的数学式观察习惯,能够从复杂的问题中提取出抽象的事实本质,学会利用数学思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应用题教学模式的优化,提升学生的建模意识,学生建模能力的提升,会进一步增强其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

2.给予学生自我学习实践的空间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方法,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学习实践空间及时间。

3.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通过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培养,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进行多解题的改编,通过对习题的改编,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多元化的思维习惯。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一题多解式方法的开展,进行相同题目、不同题型的反复教学训练,可以有效突破学生数学思维的局限性。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保证学生思考积极性的有效提升,克服学生思维的惰性,保证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联想思维是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联想思维和发散思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通过对学生联想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解题上的大局观。在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有些题目虽然花样繁多,但归根结底都属于同一类型的题目,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利用一个问题题目的解题思路,解决同一类型的不同问题题目。

4.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才能拥有良好的创新素质。创新意识是一种积极探索式的心理,正是有了这种心理的引导,学生才会积极的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为了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提供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和谐性、互动性。教师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个氛围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教师要勇于接纳学生的观点,对的观点给予表扬,错误的观念给予纠正,引导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素质。

三、结语

笔者就高中数学应用题的常见教学方法展开分析,旨在突破传统的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实现新型数学教学模式的应用,这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场景,进行因地制宜式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1]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01).

[2]王丽丽.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之关系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3).

[3]翻转课堂实践、思考与展望——专访原苏州市电教馆馆长金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5).

猜你喜欢

学案应用题高中生
应用题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乡愁导学案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