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小组合作,玩出大名堂

2016-02-15麻林林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名堂游戏数学

◆麻林林

(浙江省永嘉县岩坦镇金盾学校)

有效小组合作,玩出大名堂

◆麻林林

(浙江省永嘉县岩坦镇金盾学校)

小组合作学习指在团队或小组经历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合作学习,不仅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数学教学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向。以“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为主,将体验学习和小组合作融合,结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案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小组合作,玩转数学,真正玩出名堂。

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数学游戏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玩转数学”是以课程为突破口,学习兴趣与信心培养的小学数学教育综合改革。在小组合作中,有创造性的活动的前提下,有操作性充满趣味的数学学习元素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探索得出结论。将数学学习变成小组合作,玩转数学,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创造虚拟的情景中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数学乐趣。

一、选择“玩出名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为了能让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展开,不形式化,不当成一种模式来走过场,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一定要慎重选择,核心内容对学生有一定的探究意义,不是一道道题目,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并且学生关心、渴望找到答案的问题。选择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挑战性和开放性,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相互合作付出相应的智力思考;有一定的开放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有:(1)动手操作活动,如增加大量的实物数一数、摆数等操作活动;(2)数学小制作,如学习了年月日这一教学内容后,可以让小组合作制作钟表,日历等活动。(3)数学实践与问题解决活动,可以增加各种数学探测和探究工具,小组合作完成,丰富数学学习环境。

二、玩出名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那么对于数学的学习应该将其置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使用数学去解决问题,不应遵循枯燥无味的题海形式,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小组合作为这样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更易于教师操作,易于学生学习。

(一)导入中小组合作,玩中激发兴趣

一堂课的课堂导入虽然只是一个开始,可能只有几分钟,起到的作用却很重要。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小学生的思维,同时鼓励学生,使小学生注意力集中,主动学习新知。小组合作,玩中导入,能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新型人才。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可能性》这一课时,我安排了一样一个环节导入:盒子里有1个红球和9个蓝球,游戏环节是在20次闭眼摸完球并且得放回的情况下,摸到红球的次数比蓝球多,就获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有序地组织小组合作展开活动。4人小组,由组长做好分工,一人记录,其余3人轮流摸球,每次只准摸1个,摸完后把球放回盒子中,每个小组一共摸20次。

在这一课中以小组合作,所谓的“玩”导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教授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玩出名堂来了。

(二)探索中小组合作,玩中学习新知

数学中有些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如果靠传统的教法,在教学方式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来玩一玩的实践活动,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在学习千克、克、吨的内容时,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有关物体轻重的问题,但是学生对1克、1千克、1吨的概念还是比较缺乏的,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品来玩一玩,玩出名堂。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的《有多重》时,笔者安排了以下环节。

1.称一称:小组成员称一称两袋盐的质量

2.掂一掂:小组成员把两袋盐放手中,掂一掂,感受1千克。

3.估一估:小组成员用手掂一掂鸡蛋,估计大约几个鸡蛋的质量是1千克,最后用秤来称一称,验证自己的估计,小组人员记录。

4.找一找:找一找周边的物品哪些质量大约是1千克。

这种小组合作玩转游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猜想能力、验证能力的意识,同时还培养了估算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课堂练习中小组合作,玩中巩固内容

学习数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果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做练习题,学生很容易厌学,对数学失去兴趣。如果在小组合作中,通过玩的方式,将书本知识放到作业中。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的练习题中,小组合作,其中一个同学拨一拨指针,根据书上的要求,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合作讨论,在钟表上玩一玩,一个同学当裁判,另外几个同学说时刻,相互轮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看到时刻拨钟表,看到钟表说时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数学知识用运用于生活中,玩出了钟表知识大名堂。

通过玩的方式设计课堂练习能够使学生广泛地参与,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主动完成练习的积极性。这种游戏式的方式,不但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他人分析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四)课程结束前小组合作,玩中留有余味

临近下课,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课前结束能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小组合作游戏,可以有效地巩固新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内容《元、角、分》中,在课结束前,可以举办“角色扮演”这样有趣的活动,加深学生们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合作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确定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把准备好的物品分类进行购物活动;可以进行小小银行家的环节,学生用模拟的人民币进行换钱的活动。

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巩固这堂课的重难点,同时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帮助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五)课外练习中小组合作,玩中学以致用

学生在课外时间喜欢与家人或者同学玩游戏。结合其他学科可以适当的安排学生小组合作一些课外活动,可以让他们在玩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小组合作做“手指尺”;在学习《年月日》后,组织学生结合其他学科制作精美的台历;也可以拼七巧板等形式多样并且有趣的小游戏。

如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想出各种好方法,同时在小组合作玩的过程中,相互增进友谊,也在游戏中正确评价同伴和自己。

三、学生的改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玩”融于数学课堂中,同学们喜欢数学的程度大幅度的提高。81%的学生非常喜欢上数学课,学生也更喜欢做数学作业了,76.2%喜欢做数学作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团结友爱,互相合作,减少了对数学课的恐惧感,数学成绩也明显的上升了。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张开智慧的翅膀,放飞潜能的天空,在数学课程中发挥数学作业巨大的潜能。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08.34-63.

[2]黄行福.教育即游戏[J].江西教育科研,2002,(3).

[3]李巧儿.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导刊,2014,(08).

[4]胡春艳.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7,(04).

[5]李桂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4).

猜你喜欢

名堂游戏数学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magmode名堂杭州嘉里中心店
立体的杂志,活着的店铺
——magmode名堂
“扶贫就要扶出个名堂” “扶贫功臣”史军辉的故事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