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艳的表达
——让作文吸引读者的眼睛

2016-02-15郭新燕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文采窗子文体

◆郭新燕

(山东省昌乐一中)

惊艳的表达
——让作文吸引读者的眼睛

◆郭新燕

(山东省昌乐一中)

在高考作文中,语文越来越体现出重要性,作文的分量越来越重,如何秒杀阅卷者的审美疲劳呢?鲜明的文体很重要。在议论文的天下,书信体和记叙文显得很有特点。套作的作文喜欢用总分并列式。近几年,递进式作文很受欢迎,因为,递进式能体现层层推进的思维特点。作文的文采当然像一位美女的妆饰,但是妆饰的风格不一样,小清新可以,浓妆艳抹也行。当然,一篇作文有深刻的内涵就像一位值得琢磨的有修养的熟女。四者具备,作文高分唾手可得。

表达 文体 语言 思想 作文

好的作文不仅要内秀,而且要有颜值。如何提高作文的颜值呢?在此从鲜明的文体特征、清晰的结构、有文采的语言、深刻的立意四个方面,对作文表达加以探究。

一、文体要鲜明

一篇好的记叙文,能让阅卷者即使在高考阅卷这样匆匆又匆匆,严肃而庄重的场合热泪盈眶。如2014年《你是那窗外最美的风景》,“我会在窗内看着你为每一位顾客耐心地包装起水果,双手毕恭毕敬地接过客人递过的钱,从那早已破旧不堪的小包里取出一张张皱巴巴的钞票再双手呈送对方”,这一段抓住了妈妈在做生意时的动作细节,人物形象真实而鲜明,“现在的你在做什么呢?是在忙忙碌碌地算账与称重中徘徊,抑或在与周围人分享生活中琐碎小事时仍在害羞地抿嘴笑笑?都好,真的。”这段的神态细节,语言朴实,感情充沛,戳中了阅卷者的泪点,“我不知道是否每个人都在那扇窗里望见幸福,我只想说:我的妈妈是窗外最美的风景”,这段的抒情紧扣材料和题目,语句很平常,读起来却有平平仄仄的节奏感,很舒服。还有一篇《窗外有花》,“你只是看了我一眼,乞求、落寞、无助又充满爱”这眼神写得好真实啊。“回到家你哼着歌,在后厨雀跃般做起了饭,我的心里酸胀胀的,只是盯着窗外一枝含苞待放的玉兰不断吞咽着无声的泪”“可我在乎的,是为我擦亮了窗子,吹走了灰尘的矮小的有些佝偻的人,我的妈妈。妈,看呐,窗外,有花”这一句,既点了题,又有画面感,很催泪。

书信也是抒发情感的好文体,文采和扣题的要求同别的文体是一样的。2014年,《铁窗外的蓝》是写给曼德拉的一封信,“当不幸的铁窗将我们困于牢狱,我们或许只看到绝望和怨恨,但您透过铁窗,看到了无限美好的未来。现在,我们透过您心灵的窗子,看到了乐观、豁达、勇敢和自由!尊敬的曼德拉先生,您让我坚信,透过苦难的窗子,也能看到鸥翔鱼游的海天一色;透过绝望的窗子,也能看到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透过痛苦的窗子,也可看到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这一段既有文采又扣题,堪称典范。今年山东还有一位考生的角度很巧,用妈妈的口气写给高中毕业的女儿一封信,谆谆叮嘱,除了知识要有一颗善心,除了进取要有生活的情趣,最后放上一脉书香。当时,阅卷组长就说,好有品位的妈妈。

二、结构最好体现层层推进

14年的《画由心生》以结构和语言取胜。开头一段“一窗一画框,一望一世界”点明主旨,第二段“推窗入画,雅俗闹静,悉皆入目”承接阐释,第三段论证“是雅是俗,源于我们心思所在的高度”,第四段论证“是闹是静,源于我们心境所在的广度”。然后,进一步联系现实分析习大大提出的中国梦应是一幅雅致静笃的画。最后一段回扣中有升华,“一人一视角,一画一人生,以我之心看一卷美丽中国。”思路清晰,回环往复,有说服力和时代感。

由于传统的并列式结构很难体现辩证思维。最近几年递进式,起承转合,对比式比较受欢迎。

如14年《以心中大襟怀,换窗中大视野》以中国历史上的先进知识分子无数仁人志士和蝇营狗苟、患得患失之人相比,鲁迅先生和周作人对举,非常有说服力。

三、语言要有文采

有的作文语言有时代感,有文艺范儿,如三观碎了一地,小鲜肉,宝宝很累,让人莞尔,感觉有活力。

有的作文语言准确简练,如13年作文《感谢挑错》,“不听马寅初,中国徒增几亿人;不听梁思成,中国毁了一座城;不听黄万里,中国丢了一条母亲河”,语言凝练简洁善用短句,让我们如读经典,如沐春风。

有的作文语言古朴厚重:如《以赤子之心辨人间黑白》,文中写到“不该让一颗颗追求事实的心,辨别是非的心被世俗的藩篱所隔离蒙蔽”“让他们分辨精神世界错综复杂的条框和限囿,让他们精神之光芒熠熠生辉”“或许善意的环境还需涵养,善意的制度还需托举”“无论是学术钻研之精益求精,亦或改革发展之步步为营;无论是个人素质之明善深涵,亦或社会风气之融洽和谐,一颗赤子之心,一份明辨是非的执念,怎能缺失!”这位同学善用长句,上下对举,用词准确而又有文采。又如,《风景虽同,感受多元》:“想那秦始皇,虽有一统天下、构筑中华版图的空前功绩,但其焚书坑儒、排斥异己却摧残了“百家争鸣”留下的多元之美;想那汉武帝,虽有攘除外敌、拓展疆域的雄才伟略,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后世文化体制僵化;想那新文化运动,虽有传播新思想、推动中国近代发展之功,但其盲目排斥中国传统,致使传统文化险些凋零更是一大败笔……”16年高考《行囊里的至珍》“行囊中满满堆砌着的,是我们于成长之路上采集的智慧、能力甚至些许天赋”“伴着行囊里的至珍,我们并未走远。却终将走远。”这几句话给人一种思量又思量的古朴之感,让人信服。

以上三种不是一种的语言有文采。语言是酒瓶,装好酒就行,不用管是什么瓶。

四、思想一定要深刻

把话说得合情说得在理,说深说透能让你的作文在发展等级加分。

如果你试卷上的材料都是从文摘上或者“作文素材”等备考书中得来的,作为大批量的印刷品,你看到了我也看到了,难免造成千人一面的现象。刘翔热的时候,都用刘翔,今年都用钱钟书,杨绛,陈忠实,白鹿原,从作文论据来说,用霍金,海伦·凯勒,张海迪,史铁生等的效果是一样的。阅卷老师一看名字,不用看写的内容,如果只知罗列而没有自己对于材料和事件的独特分析和感悟,这样的文章自然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感情苍白,没有说服力。不会留住阅卷者的眼神。

2014年《换种眼光换重天》第二段“面对一轮明月,张若虚轻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苏轼轻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面对同一样的秋,有‘枯藤老树昏鸦’的萧瑟,也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辽阔”,第三段例证,然后分析面对雕塑,米开朗基罗看到了“雅”农夫看到了“俗”,因为在米开朗基罗眼中“艺术是至高无上的”,而在农民眼中,那是一堆毫无生机的石块。紧接着又例证,对同一幅画,不懂画的人说富贵不全,俞仲林说富贵无边。最出彩的是这一段分析,谈1+1=2的是数学家,严谨从容,一丝不苟;谈1+1=3的是文学家,思想丰富,奇思妙想;谈1+1=0的是哲学家,思想升华,万物归空……此文通篇对比分析,内容丰富,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回归作文的本源——到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的内容,即使语言朴素平实,也要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真情实感,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理例证,这样文章即使语言没有文采,有自己的话语和声音,就是好作文。

[1]雷云峰.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探讨指导[J].学周刊,2016,(26).

[2]沈霞.高考作文指导的有效性研究[J].文学教育,2012,(11).

[3]鞠九兵.作文如何渗透文化味[J].上海教育科研,2014,(08).

猜你喜欢

文采窗子文体
把窗子打开吧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快把窗子打开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书摘·荐书
军事志文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