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名有品位的班主任

2016-02-15◆陈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班规惩戒品位

◆陈 英

(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

做一名有品位的班主任

◆陈 英

(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位教育专家。班主任不仅要有教育能力,还要有品位,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凭着自身的人格、思想和境界去影响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基本功,更要有前瞻的思想、先进的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独特智慧、博采众长。凭借对教育方针的理解,对学生的深厚的感情,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让班级的每个人得到尊重,让每个人得到发展。有品味并不代表有多么深奥,更不代表高高在上。相反,就是在那些普普通通,点点滴滴的小事面前,耐心、充满爱意地、实实在在地付出,使得整个班级团结奋进。

班主任 品味 班级管理

一、爱与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真诚

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要靠知识的灌输,智慧的启迪,更要靠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热爱。尤其是那些境遇不好,磨难较多,性格内向的学生,更需要从班主任那里得到特殊的关怀、同情、理解和帮助。这就需要我们给予学生真诚的爱。

爱是一种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的依依不舍的道德情感。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班主任基础的美德。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世上最崇高,理智的爱。对学生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要真正做到与学生们心灵相通,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不至于做出错误的判断。

有了对学生的爱与理解,孩子就会和自己心灵得以沟通,就会易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从而在身心都得以健康发展。

二、尊重与赏识,让学生找到自信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中,班主任多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以强势的地位与学生交流,掌握着话语权,学生与班主任的交流只是班主任单方面的,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能得以体现。

其实,尊重,是爱的最高境界。我们教育的起点是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与渴求。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的天性,营造学习、尊重、理解、欣赏、陪伴与感激的氛围,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气氛。

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然而一个不善于赏识他的学生的班主任,很难获得好的教育效果,也很难成为一个有品位的班主任。一个有品位的班主任,应学会赏识的艺术。因为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不可思议的力量。戴尔卡耐基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

赏识的基础是对学生理智的爱。有了这种爱做基础,就容易发现学生中真,善,美的东西,赏识就有了基础。那么这种赏识就不会是苍白和虚伪的恭维,讨好,必将发挥赏识的效应。

赏识的原则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是每个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旺盛的学习热情的需要,赏识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

总之,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多作赏识的话语感悟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每位同学都能尽情挥洒自己的才能。让每一块粗糙的石块,都变成美丽的鹅卵石。

三、班规的共同制定与执行,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班级这个家庭里,也应该有一定的规章制度,班规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班规是一把公正的、毫无私心的标尺;从外在的行为,深入到内在的心灵,根植于学生心中,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悄无声息地衡量、评判……班规很公正,不会因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它很有耐心,总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原则。

班规应该由班主任和全班同学根据本班的实际共同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学生就以主人的身份去考虑,既然是学生自己制定的,学生就会更注意,约束自己去遵守规则;同时也能监督他人。由此,整个班级的学生肯定都会注意言行,从而让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于是,班主任就可以不必时刻看护在学生面前,甚至可以适当地放手。因为聪明的班主任,通过巧妙的“留白”技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班委会的构成上,可以根据班级需要,设立多样化的岗位。设立各种岗位,不仅是为了管理,而且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人。

当全体学生认同了自己制定的班规,认同了共同的愿景,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融入班主任的领导力,推动学生想向这个目标前进,不知疲倦地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四、惩戒,让学生学会承担与负责

教育不能没有惩戒,和教育一样古老,自从有了教育,也就有了惩戒。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

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难免犯下错误,而惩戒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恰当的惩戒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他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承担责任的勇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法律意识。

惩戒必须合理,合法,惩戒应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民主形成。惩戒要以爱为前提,唯此,才可以真正让孩子接受,从而改正错误。

如果说赏识是阳光,学生在赏识的阳光下自信而快乐地成长,那么惩戒就是风雨,学生在惩戒的风雨中会接受磨练,学会承受挫折,承担责任,从而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五、评价,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

评价是一个指导、反馈、调整、发展、提高的过程。管理要有技巧,不能让学生感到随时随地都在被管着,班主任更不能一味予以否定,而是应该给予他们最适合的评价,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不断努力。

就如人们通常所说的,表扬人时用喇叭,批评人时用电话。这就告诉我们,评价要适时、适当,要充分理解、尊重孩子。当学生得到班主任与同学的共鸣、理解与尊重,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受关注的人,班主任一句鼓励的话语对自己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就会产生强烈的、内在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并上升到品行的高度,从而指导自己长久甚或一生的言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班主任应该总是守在学生道路的前方,以期待的眼光关注着学生。就像孩子在蹒跚学步时,我们总是带着希望,伸出双手守候在孩子的前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这种守候。我们的守候,会给他们带来希望,增强自信。如此,做一个有品位的班主任。

猜你喜欢

班规惩戒品位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忘却歌
My New Year Wishes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也谈“教育惩戒权”
金堆城钼矿床硫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如何进行班规的制订和实施
班规要科学合理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