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措施探讨

2016-02-15王之波孙长明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事物创新能力美术

◆王之波 王 芳 孙长明

(1.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中心小学;2.山东省临沭县临沭街道周庄完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措施探讨

◆王之波1王 芳2孙长明1

(1.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中心小学;2.山东省临沭县临沭街道周庄完小)

在当前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我国教育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上升。小学教育由于其处于初级教育阶段,是奠定学生思维和习惯的关键阶段,其重要程度逐渐被社会和家长所重视。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中一项重要的素质教育科目,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的审美观和表达能力十分重要,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美术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策略

我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小学教学提出新要求,要求小学生的教学应该以综合课程为主,注重德智体美劳全民发展。其中,由于美术课程的自由性和便利性成为培养小学生艺术感的主要课程。小学美术课程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各科目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随世界的感知能力以及艺术情操,还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对开发小学生的大脑智力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提高美术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视程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尤其是小学教育。小学美术教学通过美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事物的途径和媒介,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所处世界的感知能力和艺术情操,在发现世界的过程中实现智力的上升。因此,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环节中。在大多数小学教师和家长的观念中认为,小学美术作为一门辅助性科目,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却没有认识到在美术教学的背后潜藏着培养孩子创新能力和思维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对于课程内容和理论知识的生搬硬套。对于小学生而言,一方面,在自身智力发育正的水平下难以理解和接受这些生硬的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另一方面,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绘画作业。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情形下,难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可想而知的。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是与国家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目标相背离的。这样不仅难以发挥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而且阻碍学生发挥自身想象。

二、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小学美术课程在小学生思维形成阶段能够帮助其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在感受生活和理解生活的过程中,对身边真实的事物进行认识和思考,并且能够举一反三,然后通过上述观察能够创造性的展现出新的思路和事物。一般情况下创造性思维是经过生活经验和书本相结合而产生。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正处于活跃阶段,对生活中的新鲜实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相教于达人而言更加容易接受。另外,小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有限,在接受新鲜事物时通常比较直观。正是由于上述小学生思维特点,美术教学可以通过上述特点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学生看到的事物、想到的事物通过自己加工表达出来。通过小学生的画作,可以知道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想要表达的感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由于其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学形式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新颖,更加有吸引力,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样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可以通过美术教学,全面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认知力。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1.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

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形成阶段,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要全面、充分地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准确把握小学生的观念和想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引导,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要求太高。由于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差,在认知方面能力较弱、程度不足,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比较简单和直接,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地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绘画时能够放下约束,能够充分地展开想象,自由的发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对世界的认知。由于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意识,因此在绘画时会表现出不拘一格的特点,能够大胆使用各种颜色和图案。而小学生的想法也是天马行空,往往表现出大人们常常忽略的场景,使的学生的画作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是因为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在学生绘画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进行鼓励并加以适当引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频繁的干预小学生的自主思维,在美术课堂中要给学生足够的实践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

2.注重因材施教

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的强调注重学生自身特质,并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创新是指根据原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自身能力对事物进行优化和创造,在优化的基础上使得新创造的事物能够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绘画艺术则贵在创新,创新是美术的灵魂所在。小学生正是处在思维的活跃期,因此创新意识往往潜藏在脑子里,并已经开始萌芽。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的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闪光点,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不同的课程作业,并通过课程作业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认识,进一步地进行引导,使每个学生能够在自身基础上更进一步。

3.利用电教设备,提高学生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子科技产品在教学中的运用范围不断拓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学校中应用广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书本知识更加直接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事物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教学效果。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增加小学生对于课堂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变课堂的氛围,使得学习氛围更加的活泼和开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通过上述论述可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和优点,然后在教学中通过积极和正确的引导来鼓励学生进行美术创新。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实践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刘化亭.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2016,(01):126.

[2]张艳萍.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07):199.

猜你喜欢

事物创新能力美术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