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的术语翻译
——以《京华烟云》为例

2016-02-15邵英俊陈姗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林语堂术语

邵英俊 陈姗姗

·学术观点·

浅谈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的术语翻译
——以《京华烟云》为例

邵英俊 陈姗姗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医药术语的准确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京华烟云》作为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包含了大量的中医药文化,林语堂先生独特的文化观使得书中大量的中医药术语得以完整的、原汁原味呈现给西方读者。作为一部成功的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巨著,其处理中医药术语的翻译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及发扬。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书中对于中医药术语的翻译,尝试探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的术语翻译问题,认为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术语的翻译应坚持“文化主体性原则”及“标准化原则”。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医药术语翻译;文化主体性原则;标准化原则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中医药文化不断的丰富﹑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绵延和繁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方面显著的疗效,中医药以及中医药文化越来越多的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

随着中医药国际传播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以及越来越多的海外中医中心的建立,中医药不再仅仅是服务于国人的本土医学,可以预见,中医药将来将会越来越多的服务于更多的其他国家的民众[1]。中医药文化也将得到更多的认同甚至共鸣。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中医药技术及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长久以来也存在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一些深层次的概念理论内容,如经络腧穴,中药方剂及其作用原理等反映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机制和规律,超出西医的视野,与西医的现有理论体系不可“通约”[2],因此传播中必然困难重重。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西医技术及中西医文化同属医学科学以及医学文化,也都共同承担着照护人类健康的职责,有着相同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有着日益频繁的交流和对话[3]。因此,两种医学体系及医学文化的相容性远远大于差异性,其“可通约性”远远大于其“不可通约性”。

林语堂先生精通中西方文化,希望不同的文化能够互相理解和补益。为此,他一生都在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只爱故国不泥古,乐享生活不流俗”可谓是林语堂先生医生为人治学的真实写照[4]。《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最负盛名的,也是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一部巨著。该部巨著曾经四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可见其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林语堂先生写作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向不了解中国而鄙视中国的外国人展示真正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因此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他对本土文化的钟情以及对于祖国深深的热爱。这本小说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如婚丧嫁娶﹑古玩字画﹑药膳茶酒等,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关于中医药文化的介绍。虽然该小说最初是由英文写就,但是其介绍的是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书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可以认为是一种翻译,其原文即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试着通过分析该本小说中林语堂对于中医药术语的翻译来探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的术语翻译。

1 译例分析

(1)Now Shanghan was the disease which the doctors most dreaded:the most debated,the most written about,the most obscure and least understood,and the most complicated disease in Chinese medicine. It combined a variety of illnesses,with alternate spells of chills and fever,under the typhus category,being known as chuanching shanghan,or a type of fever that passed from one system to another. The modern term for it is “intestinal fever”.It was supposed to attack first the three yang systems. And might pass on to any of the three yin systems or all three.

此处为该小说第七章中对于曾家大少爷平亚病情的描述。伤寒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但在目前的传染病防治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处的伤寒林语堂先生直接用拼音译出,乍一看,有违翻译的基本准则。作为现代医学常见病,本可以直接译成Typhoid Fever或者Typhoid,既简便了翻译又流畅了阅读。但是我国的中医学书刊中所称的“伤寒”,指许多热性疾病,在中医学属于“湿温”病范畴,与现代医学的伤寒与副伤寒,具有不同的含义。伤寒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并非只局限于肠道受损。因此如果简单翻译成了Typhoid或者Typhoid Fever,一定会造成西方读者对于中医药术语以及中医药文化的误读,因为中医中的“伤寒”概念很广,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均有别于现代的伤寒症,现代医学中的伤寒指的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本文中对于上文提到的伤寒归类时又提到传经伤寒,该词也以同样的方法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与林语堂先生一贯的文化观有直接的关系,林语堂先生一直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介绍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此处貌似“过分简单”的处理,对于中医药术语的翻译及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此段及后文,林语堂先生用了大量的描述从阴阳﹑脏腑以及临床表现来解释此病。当然笔者并非认为中医药术语均应以拼音译出,但是涉及中医基本理论及明显有别于英文中现有医学词汇的术语在传播过程中应该谨慎翻译,认真对待。当然文本类型也应该是考虑的因素,此处文本出现在一本长篇小说中,因此篇幅允许大量的解释说明,以便更完整﹑准确的呈现中医药术语及其文化。但是在其他文本中,此类译法同样可行,比如通过添加注释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总之,笔者认为,不能以牺牲文化主体性以及术语的准确性以及标准化来实现文本写作以及阅读的流畅。

(2)The terms yin and yang are regarded as relative and complimentary,and not as absolute and mutually exclusive. The nourishing systems(yang) support and build up body heat and strength while the other exchange systems(yin) regulate and secrete liquids for lubricating the body;

By all signs,the yang systems had“collapsed within”and the disease had“spread to the yin systems”. It seemed that his body was being dried up,and his throat became parched and his eyes dull.

《黄帝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以生理病理来看,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阴精”保持协调的结果,如果阴阳失调,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现象,就会生病。就诊断治疗来说,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从以上所说来看,中医是离不开阴阳来说理的。阴和阳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概念,同时也是对于西方读者最为抽象,最不易懂的概念。在翻译中,阴和阳的概念因为其抽象性往往很难处理[5]。在此处以及后文中,林语堂先生用了大量生动﹑易懂的语言阐述阴阳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人体以及中医诊断治疗的关系。虽然当下学界一致认同此种译法,阴和阳的概念也越来越多的被西方读者所了解,但是在实际翻译中,很多时候并不能够对其内涵进行生动﹑准确以及完整的阐释,导致中医药对外交流以及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在写作中和翻译中,但凡条件允许,应当尽量对于此类抽象的中医基本理论独有的术语进行必要的,生动的,易懂的解释说明。

2 讨论

林语堂先生作为深谙中西文化的语言大师,在创作这本小说时,是在有意的向西方世界传播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所包含的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尽量以其原来的风貌呈现出来,并加以详尽的解释说明,以上两例以及这本小说中其他章节提及的大量中医药术语均以此类方法处理,并没有借用西方文化中近似的现成术语及表达。此种文化观以及对于中医术语翻译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当下的中医药术语翻译及中医药文化传播。

3 结论

随着中医药贸易及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国家层面战略的助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将以更快的速度逐步推进并造福于世界人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医药术语的准确翻译至关重要[6]。

3.1 文化主体性原则

中国历来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文化自信,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列强的文化入侵也打破了汉文化的自信。中国人一度认为自己的文化落伍,民族的文化自信逐渐被文化自卑所替代。甚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的中医药也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伪科学”并险些被废止。即便是到了今天,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用一方医学的术语及理论体系来介绍中医,以便让西方读者更快的接受中医[7]。当然,学界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了这种导向的错误性,这种盲目西化的做法不仅不会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反而会阻碍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造成西方世界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误解及曲解[8]。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要增强文化自信,而“文化主体性原则”是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介绍的传播的是纯正的而非西化的扭曲的中医药文化。

3.2 标准化原则

随着中医药在各国的迅速普及﹑学术活动日益活跃﹑海外中医教育发展迅速﹑海外越来越多国家中医药使用的合法化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而对于中医药的重视[3],中医药以及中医药文化注定会一步步走向世界,并进入世界主流医学体系。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达成之前,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坚持术语翻译的标准化原则,包括诊疗术语以及翻译标准。

中医药术语翻译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中西医学体系的不同,会在翻译过程中碰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经过不懈努力,坚持文化主体性原则和标准化原则,必定会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起到强大的推进作用。

[1]李玫姬.“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6,39(4):130-133.

[2]徐永红.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以文化适应为视角[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83-85.

[3]刘彦臣.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大局与大势——学习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医的讲话[J]. 中医药文化,2015,31(3):4-7.

[4]林语堂. 京华烟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80-82.

[5]马平.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视角下中医翻译的问题与对策[J]. 环球中医药,2013,6(6):441-444.

[6]李和伟,杨洁,郎显章.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与对策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6):91-94.

[7]郑国庆,王艳,胡永美,等.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特征[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7):1581-1583.

[8]左伟,王芹. 中医药国际传播中英译问题及对策[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0(4):103-106.

A Tentative Exploration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TCM Term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CM Culture——A Case Study of “Moment in Peking”

SHAO Yingjun CHEN Shanshan Department of Public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f Humaniti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TCM term translation is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CM culture. As an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culture, “Moment in Peking” contains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TCM culture. Dr Lin Yutang, as a master of both cultures concerned, managed to introduce the authentic, unchanged TCM culture to the western world.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are of great referential value to the translation of TCM terms in today’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CM culture. And it is thus concluded that the principles of standardization and subjectivity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CM terms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TCM cultur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CM culture, Translation of TCM terms, Standardization principle, Subjectivity principleTeaching measures

R2-03

A

1674-9308(2016)34-0046-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4.022

“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项目2015年度(YETP0802)

基金项目:2016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骨干教师专项(2016-JYBQNJSZX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公共外语部,北京 100029

陈姗姗,E-mail:css_822@163.com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林语堂术语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探访林语堂故里
从文化缺省补偿角度看《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复译
探究林语堂作品落后女性观的原因
论《京华烟云》人物的命名方式
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