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足三里、内关防治胃肠肿瘤化疗致胃肠道反应

2016-02-13程协枝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关穴胃肠道胃肠

程协枝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州 350000)

针刺足三里、内关防治胃肠肿瘤化疗致胃肠道反应

程协枝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州 350000)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内关防治胃肠肿瘤化疗导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的胃肠道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针刺足三里和内关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的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和内关穴有利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且不易复发,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胃肠道肿瘤;化疗;胃肠道反应;针刺疗法;足三里;内关

随着人们对化疗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化疗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化疗也由最初的排斥到现在的接受。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胃肠道反应也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化疗药物的使用虽然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但是在化疗的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的组织细胞,而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其中以恶心、呕吐、腹胀、便秘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有统计显示,70%~80%的患者可在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对于患者的预后也会有一定的影响[1]。目前化疗后多采用甲氧氯普胺、格拉司琼等药物防治化疗后的不良反应,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其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针灸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常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本文探讨针刺足三里和内关穴对于胃肠肿瘤化疗致胃肠反应的临床效果,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化疗后出现明显的胃肠道反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8.5±8.8)岁;胃癌15例,直肠癌7例,结肠癌8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7.4±9.1)岁;胃癌18例,直肠癌9例,结肠癌3例。两组患者均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方面的不良反应,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及精神状态异常不能合作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主要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14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1个疗程。若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给予甲氧氯普胺对症治疗,20 mg/d,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维生素B6静脉输液,于化疗后30 min使用,持续使用5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针刺足三里和内关穴。医用酒精局部消毒,取28号毫针刺入足三里和内关穴,均双侧取穴,足三里穴给予垂直进针,进针深度约1寸,予补法用针,内关穴亦垂直进针,深度0.5~1寸,予平补平泻法用针,两穴均在得气后留针30 min。分别于化疗前20 min和化疗后2 h针刺,连用5 d后,观察其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胃肠道反应完全消失,食欲正常,且后续化疗期间无胃肠道症状出现;显效:胃肠道反应消失,食欲正常,但后续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又复发;有效:胃肠道反应减轻,食欲好转,后续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持续存在;无效:胃肠道等不良反应持续存在。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后续胃肠道反应根据WHO制定的相关分级标准划分为0~Ⅳ级。

1.4 统计学分析本实验所有数据均由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胃肠道反应复发情况比较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复发率高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肠道反应复发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化疗可以改善中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局部区域的控制率,并且能有效降低肿瘤的转移,但是化疗也有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发应,其中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轻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的水、电解质等紊乱,对于患者的预后有影响,甚至还会威胁患者的心理健康[2]。化疗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具体机制比较复杂,主要学说认为化疗引起了外周神经的受损,特别是以内脏神经和腹腔的迷走神经为主,破坏了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胃肠的动力;或者化疗药物多可损伤胃肠黏膜,使黏膜屏障受到损伤,可出现胃肠黏膜的水肿和炎症,这可能与迟发型的呕吐有着一定的关系[3]。

针刺相比药物治疗,具有的明显优势是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我院通过针刺足三里和内关穴治疗胃肠道反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医经络学说将足三里归为足阳明胃经,此穴具有强健脾胃、调和气血的功效,其又为胃经的合穴,效果更强;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又为心包经之络穴,具有调节内分泌,抑制胃酸的分泌,促进胃肠的蠕动作用。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且肿瘤患者多本虚标实,本虚则以脾胃气虚为主,邪气攻伐胃气,升降失调,胃失和降,则多会有胃肠道反应。脾胃功能受损后,对于机体的各个方面均会有影响,两穴合用,共同调节脾胃的功能,促进胃肠的蠕动,降逆止呕[4]。而西医认为中医针刺足三里和内关穴可能与拮抗化疗药物造成的5-羟色胺有关,减少了化疗对于消化道黏膜直接或间接的损伤[5]。

综上所述,本实验研究证实针灸足三里和内关穴配合药物治疗相比于单纯的药物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且无明显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翔,张喜平,程琪辉.中医防治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5):1093-1094

[2]陈宝玉,杨法根,杨育林.足三里、内关穴针刺治疗胃肠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91-92

[3]陈孟,邓明.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胃肠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5):1664-1665

[4]陈德庆.足三里、内关穴针刺治疗胃肠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9):80-81

[5]丁艳红,古坤德,魏海玲,等.足三里、内关穴针刺治疗胃肠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84-85

R735.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1.018

2016-10-14)

猜你喜欢

关穴胃肠道胃肠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晕车时用力点内关穴
辅助治疗心血管病有个第一要穴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