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播剧模式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016-02-13王建丽

关键词:机遇挑战

王建丽

(太原师范学院 影视艺术系, 山西 晋中 030619)

【艺术学】

周播剧模式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王建丽

(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山西晋中030619)

[摘要]周播剧经历了五年的风雨洗礼,现在正朝着一个平稳的方向迈进,其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更是不可估量。探索期的艰难、起伏期的动荡、稳定期的希望和发展期的充盈,这种模式已经慢慢得到业界的认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周播剧模式一方面使市场化的电视剧形态更加精致、考究和创新,另一方面在制度的约束下仍不能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播出方式还有待改进。

[关键词]周播剧;发展轨迹;机遇;挑战

周播剧,每周两集到三集的全国独家首播电视剧,旨在打造跨长度、高热度的强势频道新资源。从时间上来讲,它的制作周期比较长,像美国、日本和韩国采用边拍边播的形式,这样能够更好地集观众之所需,而我国的周播剧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另一种电视剧播放形式存在的,它与日播剧共存,二者既有快节奏的提速又有慢节奏的缓和,给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提供更多选择,丰富并拓宽了电视频道的收视群体和结构。美好的愿景虽然如此,但自2011年湖南卫视试水后,周播剧模式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

一、周播剧的发展轨迹

(一)探索期

2011年湖南卫视于芒果剧场播出了首部周播剧《被遗忘的秘密》(又名《藏心术》),因为演员人气不足,剧本情节不够吸引力等原因而半路夭折。就这样在各大卫视的注目下,湖南卫视虽然尝试失败,但却一直没有放弃这个项目,仍然投入巨大的资金在探索着,其道路虽然曲折,前途却很光明。

(二)起伏期

2012年7月,湖南卫视再次启动周播剧项目,并成立了《第一周播剧场》,经过上一年的试验,这次《轩辕剑之天之痕》成功破解了周播剧模式的窘境,而且保持着1.63%的平均收视率。于是,湖南卫视趁热打铁,相继推出了《新白发魔女传》和《姐姐立正向前冲》、《艾米加油》三部剧。播出模式也从之前的每周播出4~6集,发展到两部剧每周只播出一天。在播出剧集方面有了初步的探索,观众也比较认可,收视率和评价均超过了剧场均值。

2013年,在有了前两年的宝贵经验之后,湖南卫视开始大刀阔斧地向前冲。首先,在编排创新性方面,《第一周播剧场》更新为《青春星期天》剧场,观众目标群体锁定为年轻观众,体裁主要是偶像剧和古装神话剧。像《华丽的一族》、《胜女的代价》、《花开半夏》这样的偶像剧确实没有拿到好的成绩,但像古装神话剧《追鱼传奇》拿到了漂亮的成绩。根据CSM全国收视调查网的统计数据显示,由浙江广厦传媒打造的中国首部古装人鱼神话魔幻大剧《追鱼传奇》大结局当晚取得了1.44%的超高收视率,荣登全国同一时段收视率冠军宝座,而10.75%的市场份额更是创造了周播剧的又一个神话!至此,拉开了神话玄幻题材剧的序幕。《古剑奇谭》则成为继《轩辕剑之天之痕》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就这样,周播剧模式靠着湖南卫视的平台一直在起起伏伏中发展。

(三)发展期

2015年是疯狂的一年,也是湖南卫视在周播剧的探索道路上获得巨大收获的一年。青春剧场《青春星期天》更名为《青春进行时》,同时也开启了与韩国的合作研究。这一时期出品了《相爱穿梭千年》大型古装穿越剧,该剧演员阵容强大,故事引人入胜,积攒了不少的人气和观众。于是,湖南卫视乘胜追击,《旋风少女》的播出以收视份额全国第一的成绩成功改变了国内只有日播剧的单一形式。周播剧模式自此迎来了它的春天。在最火热的时候,该剧场推出了题材为古装玄幻大剧《花千骨》,长达58集的剧情,充实了年轻观众的整个暑假,其剧情的发展更是一直牵动着观众的心,真正做到了与观众的互动交流。该剧为湖南卫视所带来的无数荣誉证明了这些年湖南卫视所做的努力和所有的投资没有白费,更为湖南卫视打了一针强心剂。

五年的时间,湖南卫视在周播剧模式的探索上逐渐摸索到了成功的秘诀。在卫视寻找出路的当下,电视剧的播出模式影响着电视产业的发展,作为敢于试水的芒果卫视,并一手把它做大的湖南卫视,引领着当下电视剧制产播的潮流。

二、周播剧模式推陈出新迎来机遇

湖南卫视的周播剧模式经过五年摸索后,逐渐形成了周播剧的全新形式,以周为播出周期,播出剧集都以开放式结束,添加更多悬念,吸引观众眼球,“要知剧情发展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如此剧情相关话题会持续一周,使观众逐渐形成收视习惯。所以电视业界对周播剧模式非常看好,东方卫视于2015年10月正式开启周播剧时代。浙江卫视、贵州卫视也纷纷推进。那么,在我国传统的制作模式和审查制度下,“一剧两星”制度让各大卫视看清了形势,制播分离的大环境下,周播剧成为众望所归。

(一)播放机制新突破

自“一剧两星”政策出台之后,各大卫视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有实力者巨资购置潜力剧,实力相对薄弱者只能打擦边球,于是出现了第一轮播出——1.5轮续播——第2轮播出这样的播放机制,虽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卫视之争,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对于卫视发展来说,更是一场优胜劣汰的大战。自电视剧盛产之后,卫视的播出机制一直是一部剧播完才能接播另一部剧,现在又受到“一剧两星”的压制,争不到优先播出权的卫视只能播一些不瘟不火的电视剧,其收视率下降,连带利润下滑已是必然。所以,周播剧模式的开创成为各大卫视的新突破。

首先,周播剧的出现,改变了电视台“一剧统天下”的局面,日播剧和周播剧相结合,一周可以看到两部电视剧,减少了很多电视剧“恨嫁”的尴尬境况,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其次,电视剧投资方、制作方和播出方通过一到两个月整合,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投资方能快速看到效益,制作方能知道观众所需,这样就提高了播出方的收视率,降低了亏损率。第三,盘活了频道资源。在定制剧和自制剧风行的媒体电视剧时代,周播剧模式既符合制度建设,又能为各大卫视提供丰富的电视剧资源,对于一线卫视来说破茧化蝶,对于二线卫视来说能够突破重生,对于三线卫视来说在稳定的基础上获得转机,对于网络媒体来说掌握网络独播大权。

(二)剧本创作新概念

“你愿意为周播剧等一周吗?”在这种质疑声中,周播剧的播出剧目就必须有质量较高的剧本创作来做市场支撑。由此,湖南卫视创作团队在题材的多样、剧情的设置、演员的筛选和投资上都下足了工夫。湖南卫视从民国剧开始,先后尝试了古装剧、时装剧、职场剧、言情偶像剧、青春偶像剧和仙侠剧等多种创作题材来丰富故事本体,而如今古装玄幻仙侠剧和青春偶像剧已经占据了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以古装玄幻仙侠剧为例,有由游戏改编而成的《轩辕剑之天之痕》,也有由仙侠类单机游戏改编而成的《古剑奇谭》,也有因《花千骨》的热播衍生出“花千骨”网游的,由此可见,湖南卫视走在了电视剧创作创新的前沿,剧目与游戏的合作带动了电视剧发展的双赢局面。正因为这三部古装玄幻仙侠剧的火热,奠定了湖南卫视独播的霸主地位,借助独播的优势使周播剧模式从此站稳了脚跟。不仅如此,各题材电视剧在剧本创作上也为适应周播剧的播出方式,情节跌宕起伏,悬念四起,每集结束部分都是一个悬念点,吸引观众静候一周探知原委;人物形象生动而有韧性,活泼灵动的晴雪、性情多变的欧阳少恭和东方彧卿、性格善良可爱坚韧的花千骨,均受到观众的热捧。剧情一波三折,故事本体充实,人物形象丰富,情节设置引人入胜,加上不断创新的特技玄幻仙侠均成为观众等待的理由。所以,每一部周播剧的播出都集结了所有制作方超过普通电视剧制作一倍的投入,这样形成的品牌效应便成为卫视的荣誉保障。那些有业绩支撑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更加有机会赢取收视和市场的认同,并为电视台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带来双层效益。

(三)受众传播新导航

湖南卫视在周播剧的探索道路上,从《轩辕剑之天之痕》一周四集,一播三个月的周期中突破了我国观众一日三集的收视习惯,2013年至2015年周播剧边拍边播的模式转变已经被观众所认可。《姐姐立正向前冲》和《艾米加油》大胆只播两集,途中虽然遭到《新白发魔女传》的横刀爆冷,但已经固定了的播出模式,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边拍边播边互动”模式。为配合周播的性质湖南卫视以“一周两集,一周一燃情”为创作口号,通过各剧的热点话题和偶像追捧制造舆论,粉丝之间的骂战不停歇,这部剧就热火不熄灭,剧集的火爆在观众边看边吐槽中进行着,互动性更强,话题空间更宽广,在充分把握年轻受众心理的同时也稳定了受众群体,使其形成了日播和周播两种播出模式。

对于电视媒介来说,为业界输送了更多的全面偶像,捧红了像赵丽颖、杨幂、李易峰、吴磊、杨洋、陈翔等一批受年轻观众喜爱的偶像,粉丝对偶像的追捧近乎痴迷,好处是使这些演员的戏路更广,比如以饰演小宝玉出道的杨洋参演了青春题材剧《旋风少女》,挑战了抗战剧《终极征服》里的打戏,接拍了悬疑网络剧《盗墓笔记》,塑造多元化的角色为观众喜爱,也正因为创作团队对年轻受众心理的精准把握,为电视业和周播模式提供了更丰富多元的电视资源和人才资源。

对湖南卫视来说,年轻的观众群带给湖南台无限的青春活力,互相吸引,观众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制作,交流无障碍,收视率一路飙升,收视群体稳定。在全新的市场化电视时代,播出环境的改变,周播剧模式似乎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机遇。

三、周播剧模式差异化竞争面临挑战

(一)引进模式考验

美国的周播剧播出模式,一般一周一集,按季来分,一季十几集,电视剧演员固定,根据观众的建议互动适当地修改剧本;韩国的周播剧模式,时间分配均匀而多元,每两天都有不同类型的剧目上演,甚至还有每天更新的剧目,做到最大程度上的观众互动,边拍边播,只要前几集收视率不好就马上停播,同时也减少了亏损率;日本的周播剧模式,题材多元化,有固定的周播时间,观众已经养成收视习惯,也可以做到根据观众的的反馈更换演员、剧情,再来个最后一集超长版。我国周播剧开端于湖南卫视,想汲取韩国、日本和美国周播剧模式的精髓,却受到观众的冷漠。既没有做到周播时间的固定,也没有做到与观众最大化地互动,更没有做到边拍边播,五年的时间来研究和创新出一套属于中国的周播剧模式困难重重。自2015年暑期档大型古装玄幻剧《花千骨》的热播,火热的话题讨论开创了与观众互动的最大化,应观众的要求尝试了开放式的结局,两种结局留下思考的空间。这是突破重围的好的开端,周播剧模式的发展还要在时间固定性、题材多元化、播放开放式的模式创新上不断研究。

(二)受众群体局限

自周播剧模式开展以来,湖南卫视的观众定位大部分是年轻的受众群体,不论从题材、内容、情节设置还是从演员、导演、人物的塑造上,都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诉求。青春偶像剧,形式上,大量采用比较有颜值的演员(一般为当红的偶像艺人)、设计多符合社会潮流的造型服饰;内容上,多以细腻青春爱情为主要情节线,各种巧合多发的虐恋为辅线进行叙事。古装玄幻仙侠剧,形式上,美术设计中融入魔幻元素,在剧中将不断出现梦幻之境,夺人眼球;内容上,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居多,人物关系复杂,情节设置巧妙,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由此看来都市剧由家庭走向青春;古装剧走向仙侠、玄幻;历史剧在偶像化;连抗战剧、民国剧亦越来越青春、多元。一时间“小鲜肉”成为年轻观众热捧的对象。可是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在考虑利益的同时却把中年甚至老年的观众抛之脑后,而一味地讨好年轻观众。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把网络IP捧热了,在骂声中吵起来的话题及收视关注度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那么在迎合年轻观众的同时必须明确电视剧最核心的依然是内在的品质、责任及其文化使命。

(三)文本创作高要求

电视剧不断出现新的题材、新的风格、新的表现手法,满足了更多观众,但是也会带来新的问题。玄幻、仙幻、魔幻、虚幻等题材被社会炒作过热,导致失真,过于夸大了其模式。新题材的空间的开拓,必须要认真面对,内容导向绝对不能有偏差,可以用神魔形式表达人间冷暖,坚决杜绝封建迷信妖鬼神传说。媒体也不能夸大其对产业链的作用,应客观对待剧目的创作思想。新的创作理念,被后期科技、画面出奇、特技出奇等掠夺,丧失了诸多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完全把创作当作商品来做,导致作品本末倒置。

从制作和管理方面来说,周播剧是新的播出方式和新的形态,2015年资本介入电视业,全国电视剧进入增量到提质的阶段。首播剧和独播剧是周播剧模式的主要支撑。一部具有文化品格的精品电视剧才是完胜的法宝,而制作所需的成本和团队的付出则远远大于投资几部普通剧成为制作方和投资人的挑战。因此,内容永远是文化产品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

(四)制度约束手脚

“限娱令”、“一剧两星”等政策实施之后,我国的审片制度也越来越严格。虽然周播剧这样的新形式敢于挑战传统,但是在审片和制作模式上却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审片制度规定所播内容不能有与大众审美不相符的内容而且必须有正确的导向。所以湖南卫视的《花千骨》的无删减版的宣传不能正常播放,安徽卫视的《剑侠传奇》在播出前宣传改为《蜀山战记》,可见审片的严格性与时间的约束性。总局调控的声音波段长,影响大,导致我国审片从递交策划到审查通过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样一来便不容易实现边拍边播模式,虽然湖南卫视在栏目化周播剧的路上探索了很久,却仍然受到时间和时效上的限制,边拍边播模式的本土化改革还有待时间的考验。如果政府体制可以改革,将有效促进电视与网络的合作。再者,浙江、贵州和东方三大卫视的推进,使周播剧的推广认可度更高,对卫视来说,投资少见效快的周播剧,集束式的编播模式更适应当下媒介融合的趋势。

四、结语

在“制播分离”、“一剧两星”、“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网络媒体给电视媒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迫使电视传播模式必须寻找多元化的出路。目前,湖南卫视以栏目化的方式来做周播剧,从传播手段上来说确实是在适应市场的发展。周播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非常之大,不仅可以改变电视传媒的地位,还可以解决卫视的生存现状,并培养稳定的受众群体,形成独特的台风,名利双收。但是面对网络媒体的全面冲击,自制剧、网络剧、多播剧会全面包围,那么,周播剧和网络自制剧的紧密联动,则成为很好的推广平台,通过多平台的互动力量实现一部剧的商业利益和传播效益最大化。所以说只有电视播出模式的革新,才能彰显电视的媒体竞争力,推动电视剧制播体制的优化及产业的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冯自变】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ekly TV Drama

WANG Jian-li

(DepartmentofFilmandTVArts,TaiyuanNormalUniversity,Jinzhong030619,China)

Abstract:Weekly TV drama is recognized and scores some achievements after experiencing a difficult start and some ups and downs in its development in five years, now moving steadily with great potential and market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communication, such a mode makes market-oriented TV series more refined, elegant and innovative; on the other hand,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the system it still can not satisfy the audience’s curiosity and yet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Weekly TV drama;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challenge

[收稿日期]2015-12-10

[作者简介]王建丽(1988-),女,山西侯马人,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助教,硕士。

[文章编号]1672-2035(2016)03-0101-04[中图分类号]J992.0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我来挑战(二)
用科技创造机遇
机遇
生存 挑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