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枕道岔常见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法

2016-02-11毛少虎

铁道运营技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整治

毛少虎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工务处,广东广州,510088)



木枕道岔常见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法

毛少虎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工务处,广东广州,510088)

摘要:木枕道岔病害的整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工务系统现场养护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通过现场检查有关木枕道岔病害和整治的基础上,针对我集团管内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木枕道岔存在的常见病害,详细介绍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和整治方法。

关键词:木枕道岔;病害分析;整治

10.13572/j.cnki.tdyy.2016.03.008

广铁集团管内石长线部分线路为木枕道岔,多年未进行大修且未将木枕换砼枕施工,由于现场对于木枕道岔的检、养、修的现场经验欠缺,致使日常检查、工作量调查、病害整治单一、标准不高,从而造成道岔的日常养护工作不到位,车载报警、轨检车病害较多。为切实做好石长线线路设备整治工作,我集团工务处组织专项检查督导组,对石长线线路设备病害进行了专项检查和指导,对石长线木枕道岔存在的突出病害进行了分类分析,提出了整治方法,并提出相关整治建议。

1 岔心拱背病害

岔心拱背加上叉趾、叉跟综合性接头病害引起的高低严重超限和岔心严重掉块、螺纹道钉孔失效病害

1.1产生原因钢轨接头错牙,根据现场检查发现,岔心拱背和叉趾叉跟综合性的接头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更换岔心作业时,新旧钢轨由于垂直磨耗带来的高低错牙没有处理好或处理不彻底引起的,加上日常养护中综合病害整治难度大,未引起现场作业人员重视,日久造成轨头低塌、夹板变形、明吊板严重、接头螺栓松动、螺纹道钉失效等综合性病害。

1.2整治措施

1)根据轨头磨耗情况整治钢轨接头高低错牙,必须采取新钢轨(或轨头磨耗小的)垫轨底颚和旧钢轨(轨头垂磨多的)垫轨头颚相错垫的方式整治接头高低错牙,这样整治后,可以消除轨头下颚与夹板和轨底颚与夹板及轨底与铁垫板之间的缝隙等综合问题。

2)打磨整治低塌的轨头不平顺,用1.5 m或1 m直尺和手持砂轮打磨机整治接头高低不平顺。

3)整治接头和岔心部位的吊板(明吊和暗吊):首先更换失效岔枕,加道木塞整治螺纹道钉孔和更换使用新的螺纹道钉,为增加弹性和摩擦阻力在岔心和铁垫板与枕木之间垫8~10 mm轮胎胶;岔心部位因岔枕严重变形引起的严重吊板,采取更换新岔枕或既有岔枕翻面使用的方法彻底整治。

4)综合整治后应加强日常重点养护,每10天完成一遍对岔心及前后叉趾叉跟接头的捣固;另外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严重变形或磨耗的接头夹板、桥式大铁垫板予以更换。

2 严重低接头病害

2.1产生原因由于对钢轨接头高低错牙和接头养护不重视、不及时,引起轨头低塌、马鞍、夹板变形等综合病害。

2.2整治措施

1)根据钢轨接头两股钢轨的垂磨情况,采用三角垫片整治高低错牙,根据轨头颚与夹板和轨底颚与夹板间的离缝情况加垫三角铁片,当垂磨值相差大时,垂磨大的或旧钢轨垫轨头,垂磨小的或新钢轨务必垫轨底,这样相错垫的方法整治后效果会更好。为防止垫片因两端与轨腰离缝易串出现象的出现,应将三角铁片从中间切断只垫二分之一;如遇因轨头打塌或接头夹板变形而无高低错牙的情况,应将整块接头三角垫片通长垫在接头轨缝中间,使两根钢轨同时垫高,当有接头螺杆磨损或弯曲变形时,应一并更换。

2)采用1.5 m或1 m直尺和小型钢轨打磨机打磨整治马鞍形接头或经垫高低错牙后余下的高低量。

3)为增强接头的弹性减缓轮轨的冲击力,接头处4根枕铁垫板下垫6~8 mm轮胎胶。

4)捣固整治接头高低及吊板,在捣固整治高低吊板前必须先整治浮离道钉,并且采用加木塞的方法整治浮离道钉,同时更换磨耗的道钉。

5)综合整治后第3天、第7天安排对接头螺栓全部加力紧固一遍和轨枕捣固一遍,如仍有高低时应少许起道捣固;之后做好每10天1遍的日常检查养护。

整治接头病害必须进行综合整治,更换失效和作用不良的扣件(大胶垫、磨耗和弯曲的接头螺栓、混凝土水泥枕地段更换磨耗的弹条和轨距挡板及尼龙挡板),对接头扣件进行涂油,实现扣件扭力达标,务必使钢轨与轨底大胶、轨底大胶与轨枕之间整体紧固联接。日常凡是松开扣件的作业养成同时对扣件进行涂油的习惯,使接头处扣件扭力达标,有效防止大胶失效和串动,长期保持接头扣件状态良好。混凝土轨枕地段轨底大胶容易溃烂失效的地段,肯定存在由于扣件扭力不足或扣件长期未进行涂油轨枕螺栓锈蚀形成的假扭力的问题。

3 岔枕道钉浮离旷动

3.1产生原因一是道钉浮离;二是日常改道作业时未加木锲,造成螺孔扩大;三是岔枕腐朽、失效。

3.2整治措施

1)起出浮离道钉,钉孔加装满道木塞,在枕木头用起钉撬棍撬起岔枕后拧入道钉,同时更换磨耗的道钉和整正状态不良的道钉。

2)更换失效岔枕、磨耗的轨距挡板与垫板。

3)加强对螺纹道钉等联接零件的复紧工作。

4)改正轨距作业后,及时加装轨距拉杆。

4 尖轨转辙机部位高低不良病害

4.1产生原因一是道岔转辙机部位岔枕失效;二是道床污染、板结、排水不力,造成线路暗坑吊板和翻浆。三是道岔转辙机部位、电务转辙机等无法实施正常捣固,道床不密实。

4.2整治措施

1)及时更换转辙机部位的失效岔枕。

2)加强转辙机部位的综合养护,及时消灭整治浮离道钉、岔枕吊板、横移。

3)日常加强对电务转辙机部位岔枕的捣固,往往难捣固部位更要加强日常捣固,有必要时实施“无障碍捣固”。

5 铁垫板嵌入岔枕病害

5.1产生原因一是日常养护时不注重枕木削平;二是枕木失效未及时更换、不持钉;三是钢轨与铁垫板、铁垫板与枕木之间空吊。

5.2整治措施

1)每年综合维修时全面削平,及时更换失效的枕木。

2)定期对木枕道岔进行捣固,特别是导曲线部分、道岔转辙部分的捣固,消灭空吊。

6 双头螺栓和地脚螺栓松动失效

6.1产生原因一是长期过车,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接头承受较大冲击力,加之现场对于尖轨跟大接头、地脚螺栓的“紧松补缺”没有形成常态化养修制度。二是尖轨跟轨底大胶压溃、失效。

6.2整治措施

1)彻底整治尖轨跟接头病害,整治方法与普通接头病害相似。

2)更换磨耗和变形的尖轨跟接头夹板;更换磨耗和螺纹滑牙的尖轨跟双头螺栓。

7 尖轨部位“三道缝”病害

7.1产生原因一是滑床板本身不平直,轨撑的外形不标准,组装不合标准;二是道岔爬行,滑床板和轨撑磨耗。三是基本轨横移及方向不良。

7.2整治措施

1)检查曲尖轨基本轨弯折点尺寸。

2)通过整治尖轨硬弯和尖转拱背调整好转辙部位的轨道框架尺寸,消灭转辙部位的吊板,整治吊板前先对轨撑螺栓全面涂油,消除轨撑与轨撑垫板之间的离缝。

3)更换严重磨耗的尖轨滑床板。

4)用螺纹道钉将轨撑、滑床板与岔枕联接成一整体,避免用道钉钉在枕木上。

8 钢轨纵向爬行病害

8.1产生原因一是道岔前后线路防爬锁定不良,捣固不实,道床不足,夯实不好;二是轨跟端螺栓不紧或失效,造成尖轨爬行。尖轨跟端的双头螺栓或套管不紧、失效或缺落,使尖轨发生前后串动或爬行。三是联接零件失效与缺少,道钉、扣件等零件失效、缺少或脱落后,减弱防爬阻力,助长轨道爬行。四是轨缝过大,未按要求使用短轨,造成轨缝过大,经车辆冲击产生爬行。

8.2整治措施

1)全面锁定防爬设备,通过打紧防爬器和整治防爬支撑与枕木之间的密贴锁定道岔及道岔前后线路,对更换岔枕地段的防爬设备必须及时补充恢复。

2)全面对钢轨接头螺栓松开并取出涂油,同时更换锈蚀螺杆和弯曲的接头螺栓,更换失效的接头螺栓弹簧垫圈。

3)全面拧紧和整治浮离道钉,同时更换锈蚀磨耗的道钉。

4)锁定道岔前后混凝土水泥枕地段的线路,通过现场检查道岔前后线路扣件因多年未组织安排松开扣件涂油,有70%的扣件是假扭力,要安排对道岔前后200m扣件进行全面松开扣件涂油,同时更换和补充扣压力衰减的弹条。

9 结束语

要真正将木枕道岔病害彻底解决,除更新改造设备外,日常养护应注重以下几点:

1)组建道岔专业机械化维修工队,每年安排一次正线道岔综合维修和道岔重点病害整治,综合维修要把前后200 m线路纳入道岔综合维修单元一起管理。

2)采用测量仪器精准测量,全面恢复平纵断面,有砟木枕道岔地段纵断面不能低于前后线路,并且略高于前后线路5~10 mm。

3)完善并落实道岔结构病害检查制度,督促车间、工区落实每月一遍的结构检查周期,杜绝检查单一和整治单一的现状。

4)加强对道岔线上料的投入,及时更换道岔零扣配件,为减少钢轨接头病害,更换道岔“三大件”时,一并将前后引轨同时更换。

中图分类号:U2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686(2016)03-0020-03

猜你喜欢

整治
锚定三个聚焦 深化专项整治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专项整治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专项整治
动车组BTM带内干扰的排查与整治
环境卫生,靠整治更靠素质
下绣花功夫整治“散乱污”
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