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研究

2016-02-05张微微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八分音符附点花腔

张微微

(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5)

歌曲《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研究

张微微

(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5)

歌曲《玛依拉变奏曲》是在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风格和曲调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洋变奏曲式的创作手法和花腔的创作技法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感染力,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胡廷江;玛依拉变奏曲;花腔

A段词作家运用第一人称“我”展开思绪,演唱者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角色之中﹑把自己当成美丽自信的玛依拉,才能生动地展现出年轻漂亮﹑爽朗活泼﹑惹人喜爱的哈萨克族姑娘玛依拉的人物形象。演唱时,我们应注意气息的运用,把吸气通道想象成Y字形,双唇﹑上下牙吸气后沿着鼻子后侧向上伸展,并用画圆的方式向外送出。切记不要每个音﹑每个字都吸气,而是在每句话第一个音吸气后,在保持气息支持的基础上,快速说出歌词。即在“人﹑“牙”﹑“高”﹑“来”﹑“玛”﹑“哈”和“啦”字气息支持的基础上,沿着鼻子后侧向上向外打开带出各字,做到高位置行腔咬字﹑自然亲切吐字,从而使人们感到自然和流畅。此外,还应注意“们”﹑“齿”﹑“声”﹑“音”﹑“兴”﹑“起”﹑“拉”﹑“来”﹑“往”﹑“在”﹑“屋”﹑“檐”和“拉”字一音多字的准确诠释;“玛依”﹑“哈拉”和“啦啦”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准确诠释;前两句结尾处“玛依拉”通过附点八分音符回旋式的演唱,由弱及强地突出“拉”字六拍时值的特性,彰显哈萨克族民歌高亢﹑嘹亮的演唱风格,并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哈萨克族牧民在广阔草原上放牧时对亲人或大自然的一种发自内心地﹑淳朴自然地呼唤;第三句始于主题音乐﹑后半句连续八分音符的出现﹑属音的结束给人以悬而未完之感﹑为歌曲的发展提供了推动作用,演唱时除了应注意气息支持的运用﹑还应注意尾字“拉”快速地收音和换气;第四句前半句节奏舒展流畅﹑极富抒情意味,后半句速度突然放慢,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牧民们在帐篷周围﹑倾听“我”演唱的画面,不仅扩充了主题音乐的乐思,而且将主歌和副歌自然的衔接在一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演唱时除了应注意情感上微妙的变化﹑还应注意尾字“下”的轻收;和大多数哈萨克民歌一样,歌曲的后半部分有一段短小的副歌,曲调轻盈明快,把天真美丽的玛依拉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仅将音乐情绪推到顶峰﹑而且使主题音乐更加鲜明,演唱时除了应注意气息支持的运用﹑还应注意句与句之间的换气,特别是最后三个音“啦啦啦”有一种如释重负后的舒展自由之感。

A1段作曲家以主题音乐的核心音调为基础,在长音处运用了花腔唱法中顿音级进快速音阶的装饰处理,并运用花腔唱法改变了许多旋律节奏音型。不仅丰富了主题音乐﹑延续了情感体验,而且使玛依拉自信热情的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演唱者只有抓住俏皮奔放﹑含蓄腼腆的人物个性,才能演绎出载歌载舞的年轻少女的美丽故事。在演唱技巧方面,除了延续A段的演唱处理,还应注意花腔的演唱技巧。演唱时,口咽腔自然打开,运用高位置的头腔共鸣﹑横膈膜和腹部的快速有力收缩,将声音由后脑勺向上向前抛出,且注意声音的统一性﹑轻巧性和灵活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演唱者只有不断加强气息的训练,反复练习字字间﹑句句间的音准﹑节奏﹑一字多音﹑换气和连接,才能掌握良好的花腔演唱技巧,才能使人物和歌曲合二为一。此外,还应注意“我”﹑“姑”﹑“手”﹑“四”﹑“边”﹑“我”﹑“的”和“歌”字一音多字的准确诠释;“满了”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准确诠释;“哈萨”附点四分音符节奏的准确诠释;两处“哈”字三度下滑音,应饱含魅力地抒情演唱,与花腔的动感轻快形成鲜明的对比;“谁的歌声来和我比一下”中两处加入八分休止符,形象地体现出姑娘委婉询问的语气,演唱时除了应注意情感上微妙的变化﹑还应注意休止符处声断气不断﹑气断情不断的演唱处理;“下哈”处是一个九度大跳,演唱时应注意两音的准确性。

A2段作曲家通过改变调性﹑速度﹑织体和花腔衬词的创作手法对主题音乐进行了第二次变奏。诉说性地抒情演唱,不仅反映出哈萨克族以歌传情的风俗习惯,而且展现了“我”渴望爱情﹑向往爱情的丰腴情感。在演唱技巧方面,除了延续以往的演唱处理,还应注意速度和情感的变化和控制。散板部分给予演唱者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演唱者应注意高位置的演唱并统一,声音明亮集中,慢而神不散。此外,还应注意“手”﹑“情”﹑“比”和“一”字一音多字的准确诠释;“哈萨”和“比”处附点四分音符节奏的准确诠释;“一”字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准确诠释;“比”后休止八分音符处声断气不断﹑气断情不断的演唱处理;第二﹑三句“啊”应控制﹑调整好气息,为进板部分蓄积能量﹑铺垫情感;“哈”字小二度音的准确诠释;进板部分速度应由慢到快﹑情感应由抒情到热烈。

A’段是主题音乐的再现和回归。衬词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作曲家采用装饰性变奏的创作手法改编了曲调的部分旋律和节奏型,通过花腔和持续高音的演唱﹑长音与八分音符的交替﹑高音前的级进将歌曲情感推向了最高潮。在演唱技巧方面,除了延续以往的演唱处理,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齿”﹑“声”﹑“音”﹑“兴”﹑“起”﹑“拉”﹑“来”﹑“往”﹑“在”﹑“屋”﹑“檐”和“拉”字一音多字的准确诠释;“玛依”﹑“哈拉”和“啦啦”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准确诠释;“我的屋檐底下”没有出现rit标记,演唱者无需在此处减慢;最高音high#c是欢快和抒情的结合点,应合理运用气息﹑成点勿成片,声音呈金字塔状﹑愈来愈集中明亮,收音干净利落;“玛依拉”的语气应亲切自然﹑热烈自信,全曲在欢快热情﹑明亮辉煌的氛围中结束。

[1]钟巧珍.歌曲《玛依拉变奏曲》演唱技巧分析.戏剧之家,2015.

[2]王静慧.《玛依拉变奏曲》创作及演唱新意.新教育,2015.

[3]张文娇.改编歌曲《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技巧分析.音乐时空,2014.

[4]易秀华.《玛依拉变奏曲》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技巧分析.大舞台,2013.

[5]江闻.《玛依拉变奏曲》音乐与演唱分析.大家,2012.

猜你喜欢

八分音符附点花腔
惯性释放在白车身关键接附点刚度分析中的应用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基于逆子结构分析方法的车门振动噪声分析
美学视角下的民族声乐花腔技法研究
论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一卷)之节奏组织
论节奏中特殊时值的简快教学方法
浅谈美声唱法中花腔演唱的审美
借助柯达伊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黄梅戏唱腔“花腔”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