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2016-02-04陶黎莉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内二科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14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低血糖胰岛素

陶黎莉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内二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陶黎莉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内二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分析研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 年6月至2015 年6月本院收治的92例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取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每日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情况,并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指标改善的更加明显(P<0.05);在血糖达标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2型糖尿病 胰岛素皮下注射 胰岛素泵 疗效

2型糖尿病是老年群体的常见的内分泌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等,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有调查显示,有90%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1]。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本文重点分析本院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情况,现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92例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初次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龄32~65岁,平均(55.7±4.0)岁,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3],未服用降糖药物,未注射过胰岛素,排除合并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3~65岁,平均(57.1±3.2)岁;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2~65岁,平均(54.3±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取诺和锐于餐前、餐后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组采取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量计算胰岛素总量,通常剂量为0.4~0.8 U/(kg·d),以50%的基础方式注入,另50%为大剂量方式注入,等量分成3份,于3餐前由泵持续注入。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4]。两组疗程均为14d。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每日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情况,并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分别为(15.1±2.0)mmol/L、(17.1±3.0)mmol/L、(14.2±2.0)mmol/L,治疗后分别为(6.1±1.2)mmol/L、(7.0±1.4)mmol/L、(6.2±2.0)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分别为(15.0±2.1)mmol/L、(17.0±3.2)mmol/L、(13.9±2.2)mmol/L,治疗后分别为(7.4±1.3)mmol/L、(8.4±2.5)mmol/L、(7.7±1.3)mmol/L;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指标改善的更加明显(P<0.05)。

2.2 两组其他指标比较: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7±1.1)d,4.35%,对照组分别为(9.5±1.0)d,17.39%。在血糖达标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5]。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关键是改善异常高糖状态,抑制胰岛素抵抗,特别是严重的高血糖患者应尽早控制,防止出现葡萄糖毒性,重新调节失代偿的胰岛B细胞功能,因此主要采取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6~7]。胰岛素泵有“人工胰腺”之称,能模拟正常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模式,24 h持续输注基础量的胰岛素,餐前大剂量可以及时补充因进食导致胰岛素代偿不足所需要的外源胰岛素,从而防止餐后的高血糖[8]。彭凤芹等[9]研究显示采用胰岛素泵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胰岛素泵能够更好的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说明应用短期胰岛素泵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更好,且更加灵活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1] 陈玉环, 文轶, 林丽莉. 甘精胰岛素在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18(11):110-111.

[2] 褚建国. 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12(4):11-13.

[3] 杨东明, 何华伟, 鲁立文, 等.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22(34):3777-3779.

[4] 朱伟宏.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3(34):41-42.

[5] U. 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16.Overiew of 6 years,therapy of type Ⅱ diabetes:a progressive disease[J]. Diabetes, 1995,44(11):1249-1258.

[6] 陈彬, 吕肖锋, 焦秀敏, 等. 新诊断2型糖尿病两种胰岛素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13(12):1285-1286.

[7] 邓晓峰, 陈卫文, 陈瑁秋, 等.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双(C)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48(29):142-143.

[8] 杨俊, 杜亚丽, 席艳格. 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2,16(2):159-160.

[9] 彭凤芹, 王凤梅. 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35(6):38-39.

1006-6586(2016)07-0082-01

R587.1

A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低血糖胰岛素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胰岛素泵床边交接表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