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腹部CT、B超检测后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研究

2016-02-04李杰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分娩室辽宁葫芦岛125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4期
关键词:B超胎盘产后

李杰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分娩室 (辽宁 葫芦岛 125001)

经腹部CT、B超检测后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研究

李杰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分娩室 (辽宁 葫芦岛 125001)

目的:探究经CT、B超检查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33例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分娩方式以及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压控制水平总体要优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高,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CT、B超检查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经早期干预治疗更有针对性,进而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降低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胎盘早剥 治疗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指孕妇妊娠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血管病变、伴有高血压病史或者过度肥胖的孕妇,临床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严重时患者可出现四肢抽搐、神志昏迷、心肾功能衰竭,严重危急母子的生命安全,是一种妊娠期妇女多发疾病[1,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等三级。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本次实验主要探究经CT、B超检查后早期干预治疗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6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患者,实验组33例患者,对照组33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在21~45岁,平均年龄在(27.2±1.3)岁。排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以及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宫外孕的患者。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协议,均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能配合复查随访工作。

1.2 方法

对照组:本院收治的3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患者,入院后均完善血常规、血生化、腹部CT、以及腹部B超检查,并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测量血压、心律,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等,具体治疗本次研究不做详细赘述。

实验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给予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治疗措施,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如镇静、解痉、降压以及吸氧治疗等。对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给予补充血浆、纤维蛋白或者血小板治疗,产妇出现休克时及时做好抢救并迅速补充血容量。②胎盘早剥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可分为保守治疗与非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在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采取糖皮质激素促胎儿成熟以及保胎、抑制宫缩治疗。非保守治疗是在保守治疗失败后进行的剖宫产手术。③心理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出现与妊娠期孕妇心理压力大,情绪紧张,受到强烈外界刺激,影响中枢神经正常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联系,患者入院由于缺乏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相关知识的了解,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因此要做好心理治疗,关注患者的情绪心理变化,耐心解答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疑问,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与患者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④住院期间:患者住院期间,应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把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关心患者,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腹部B超等实验项目的复查,坚持每天测量患者的血压、心律,观察患者阴道是否有出血。⑤产后治疗:患者生产后身体虚弱,应当为患者以及新生儿提供干净、温馨的住院环境,密切关注患者呼吸、体温、心律、血压等常规项目,同时应注意患者阴道出血、二便的情况。加强产后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分娩方式以及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影像学检查:对于不同程度的胎盘早剥,超声检查显示的图像也不同:①轻度胎盘早剥: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出现低回声暗区,可呈梭形及条索状,边界不清,其内可见光点;②重度胎盘早剥:胎盘增厚部位可见回声增强的不规则团块,绒毛板向羊膜腔突出,胎盘内可见不规则的光团及暗区相间,羊水内可见到光点或光团。对于超声诊断不明确的可选用CT检查,主要表现为:胎盘后的梭形高密度区或者胎膜下的高密度区,羊膜腔内可见大面积的高密度区,病变时间长者,部分层面图像可为不均匀表现。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的变化情况、分娩方式以及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156.4±22.5)mmHg,舒张压为(107.9±16.9)mmHg。治疗后收缩压为(118.9 ±12.3)mmHg,舒张压为(76.5±9.1)mmHg。对照组治疗前,收缩压(157.3±21.2)mmHg,舒张压为(107.5±16.5)mmHg。治疗后收缩压为(139.5±19.1)mmHg,舒张压为(87.3±9.8)mmHg,P<0.05。

2.2 两组患者分娩方式以及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实验组33例患者自然分娩有8例,占实验组总分娩人数的24.2%。对照组33例患者自然分娩有4例,占实验组总分娩人数的12.1%。产前以及产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实验组有3例出现产前DIC,有2例胎盘卒中,有1例肾衰竭,有2例产后DIC,有6例产后出血,有1例Sheehan综合征。对照组有4例出现产前DIC,有6例胎盘卒中,有3例肾衰竭,有3例产后DIC,有12例产后出血,有2例Sheehan综合征。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发生时血浆内皮素分泌增加,血管的收缩性降低,很容易导致子宫底小动脉发生痉挛或硬化,小动脉的主要作用是向远端毛细血管供氧,小动脉痉挛硬化可导致远端毛细血管发生缺血性或者缺氧性坏死,血液聚集在底蜕膜层形成血肿,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分离,出现胎盘早剥[3,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可导致孕妇大出血,母婴死亡率很高。在分娩前以及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很高,因此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给予积极有效的早期干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可以极大的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出现[5]。

本次试验中实验组血压控制水平总体要优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高,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CT、B超检查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降低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董艳红.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9(22):121-122.

[2] 肖会芬.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临床探析[J]. 中外医疗, 2014,5(12):192-193.

[3] 孙炳美.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临床治疗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3(1):11-11,13

[4] 崔晋英.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14例临床治疗思路漫谈[J]. 青春期健康, 2014,12(14):35-36.

[5] 朱月华. 胎盘早剥误诊1例[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5,14(12):924-924

1006-6586(2016)12-0072-02

R473.71

A

猜你喜欢

B超胎盘产后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写字的尴尬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