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检查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大血管异常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6-02-04程春显张臻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4期
关键词:复杂型心动先天性

程春显张臻

1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11)

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内四 (辽宁 大连 116011)

64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检查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大血管异常的诊断价值分析

程春显1张臻2

1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11)

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内四 (辽宁 大连 116011)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检查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者大血管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CCHD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和超声心动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全部40例患者均经过手术证实,19例患者为法洛四联症,5例患者为内脏心房异位综合症,14例患者为先天性主动脉缩窄,2例患者为血管环;40例患者,经64层螺旋CT检查均得到确诊,临床诊断准确率为100.0%(40/40);超声心动检查结果仅28例患者获得确诊,临床诊断准确率为70.0%(28/40),在诊断准确率方面,64层螺旋CT检查显著高于超声心动检查(P<0.05)。结论:选择64层螺旋CT检查来诊断CCHD患者大血管异常,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64层螺旋CT 超声心动检查 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 大血管异常

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CHD)的发生率并不高,但常伴各种畸形,大部分CCHD患者的预后情况都比较差,临床中应及时进行手术矫正治疗[1]。术前选择合理和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对心脏大血管畸形的特征进行了解,对于评估手术风险、制定手术方案非常重要。在对CCHD患者进行术前诊断、术后评估时,超声心动检查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对CCHD合并大血管畸形进行评估时,超声心动检查的准确率却不高。64层螺旋CT检查具有丰富的信息量,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检查速度也比较快。本研究主要分析了64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检查对CCHD患者大血管异常的诊断价值,现做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CCHD患者40例,其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2例、28例;患者年龄为2~24岁,平均年龄为(11.5±6.4)岁。术前全部患者均进行增强CT检查和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查,心脏大血管解剖结果均经过手术证实。

1.2 方法

检查前应进行常规准备,协助患者选择仰卧位。如果患者年龄小于10岁,不能有效配合检查,则应口服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给药剂量为0.6~0.8mL/kg;对于年龄大于10岁的患者,则应在呼吸屏气训练后实施扫描。64层螺旋CT检查选择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扫描机,将碘佛醇非离子型对比剂作为造影剂,扫面范围为完整的上腹部和胸部。选择自动触发扫描技术来实施增强扫描。扫描的具体参数应设置为:100kV,120mAs,层厚和重建层厚分别为5.0mm、0.65mm,螺距为每转0.5s。完成扫描后,将图像数据传输到工作站实施后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部40例患者均经过手术证实,19例患者为法洛四联症,5例患者为内脏心房异位综合症,14例患者为先天性主动脉缩窄,2例患者为血管环;40例患者,经64层螺旋CT检查均得到确诊,临床诊断准确率为100.0%(40/40);超声心动检查结果仅28例患者获得确诊,临床诊断准确率为70.0%(28/40),在诊断准确率方面,64层螺旋CT检查显著高于超声心动检查(P<0.05)。

3.讨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CCHD的占比大约为29%。CCHD患者的生存率非常低,所以早期明确诊断CCHD患者,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就显得非常关键。心脏阶段分析法则是临床诊断CCHD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按照心房、心室、大动脉三个阶段来分析和诊断心脏。明确诊断大动脉起始区域的畸形状况,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动静脉血分流和心室流出道的重建,所以影像学所显示的精细解剖结果,是对CCHD进行明确和完整诊断的前提[2]。

应用CT检查,能对室间隔缺损口面积、位置进行准确显示和测量,通过矢状位重建图像,能通过室间嵴和缺损位置来对室间隔缺损类型进行判断。内脏心房异位综合征是指心脏伴内脏异位的先天性发育畸形综合征,临床中也将其称之为心脾综合征。应用CT检查能对胸部大血管走行和心内解剖结构进行清楚显示,同时也能完整显示邻近胸部和腹部脏器。血管环是因为成对背侧主动脉和多对鳃弓在胚胎时期没能有效吸收和融合,在解剖结构方面形成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血管环,围绕食管或气管造成压迫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应用CT检查则能对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和主动脉弓的走行和开口进行清楚显示,而且还能对食管、气管受压情况进行显示。在先天性心脏病总,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占比大约为6%~10%;应用CT检查和超声心动检查能明确显示单纯型主动脉狭窄,然而对于复杂型主动脉狭窄来讲,超声心动检查的局限性非常明显,应用增强CT检查则能对主动脉狭窄所累及的血管狭窄范围和部位进行清晰显示,而且还能对其他的心内畸形进行有效显示。

心血管造影利用介入技术能得到准确的心脏大血管内腔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数据[3]。但是在判断大血管狭窄、异位等解剖结构时,却只能利用血流形态和方向来间接判断,也不能获得大血管壁和壁外状况。应用CT和MRI检查则能对心脏大血管病变状况进行术前评估,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MRI不但能对心脏和心外大血管形态和位置进行准确描述,而且还能让电离辐射损伤有效减少。但是MRI检查的时间较长,而且存在较大的噪音,常规MRI检查不能清楚显示心内结构、部分心外细小结构。多层螺旋CT检查的有点主要为检查时间短,图像分辨率,应用心脏大血管CT下动脉三维成像检查,能对心外大血管的形态和位置进行准确显示,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对大血管的瓣膜形态、纵向剖面以及开口形态进行更加立体和直观地显示。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40例患者,经64层螺旋CT检查均得到确诊,临床诊断准确率为100.0%(40/40);超声心动检查结果仅28例患者获得确诊,临床诊断准确率为70.0%(28/40),在诊断准确率方面,64层螺旋CT检查显著高于超声心动检查(P<0.05)。

总之,选择64层螺旋CT检查来诊断CCHD患者大血管异常,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1] 王勇, 张晖, 耿左军, 等. MRI在合并大血管异常的小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 2013,53(43):18-20.

[2] 丁茗, 蔡静, 刘明, 等. 256层CT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4,25(7):473-476.

[3] 崔燕海, 梁长虹, 黄美萍, 等. 磁共振成像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J]. 中国综合临床, 2012,28(7):689-691.

[4] 张晖, 王勇, 耿左军, 等. 多层螺旋 CT 及磁共振检查技术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大血管异常的影像学评价[J]. 河北医药, 2014,15 (20):3117-3119.

[5] 张晖, 王勇, 张璟等. 磁共振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大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14,6(3):441-444.

1006-6586(2016)12-0047-02

R814.42, R540.4+5

A

张臻,硕士。

猜你喜欢

复杂型心动先天性
您了解心动过缓吗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复杂型面砂带磨削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累及方形区复杂型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
上一次令编辑们心动的事
“嗔哥”心动一日美食
儿童肾病综合征诊疗新进展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