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止反转新闻的关键点

2016-02-03金晖

视听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女司机舆论当事人

金晖

防止反转新闻的关键点

金晖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发言权,各类信息瞬息万变,导致把关难度增加。新闻反转剧一再发生,令人眼花缭乱。新闻媒体肩负舆论监督的使命,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去实现。种种反转新闻事件,包括层出不穷的“标题党”、假新闻现象,冲刷着媒体的公信力,消解着受众的信任感。身处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尤应牢记“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有责任不断深入挖掘真相,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还事件以本来面目。

一、宜快忌慢

各类热点舆论事件发生后,各种舆论场都想在第一时间获取和传播消息。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特别要注重抢占第一时间和舆论主场。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公众接受信息“先入为主”的规律,争分夺秒争取公众、争夺受众。作为最能代表政府声音、传播面最广、受众群最多、最具权威的广播电视主流媒体,更不能慢,不能失去引导功能,丧失主动权。

2016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 常州游客在哈尔滨吃鱼被宰万元的消息刷爆网络,哈尔滨媒体第一时间辟“谣”:饭店明码标价,游客无理取闹、有意赖账。常州广播电视台随即采访到当事人进行澄清:结账时被打,警方执法不规范。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各执一词,情节一再反转,历经了公款消费、地域歧视、短斤少两、以次充好、消费单据造假、许可证过期等一系列反转,前后一个星期的反复拉锯,最终认定这是一起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恶劣事件,执法机构做出吊销涉事饭店营业执照,对店主罚款50万元等处罚决定。事件的公正解决离不开常州新闻媒体迅速反应、快速跟进,对真相的执着追求。

二、宜全忌偏

面对一条新闻,舆论都把矛头指向了某一方,可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往往转换速度极快,让人们猝不及防。媒体报道务必全面客观,切忌偏听偏信,以至左右摇摆、人云亦云,这样不仅令新闻媒体权威受损,还可能带来舆论颠覆,裹挟着网络戾气搅动社会,引发潮涌般的谩骂和“人肉”行为,当事人隐私和权益受到损害。

去年五一,四川男子暴打女司机的视频流传网络,四川某媒体仅凭这一条线索在未采访当事人的情况下就以《“路怒”惹众怒,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数万网友谴责》为题发表文章指责该男子,后来画风突变,男子拿出了女司机多次违章变道,剐蹭其车辆的视频证据,感觉受到愚弄的受众索性变本加厉地“人肉”起女司机,违章记录开房记录也被公之于众。

谣言止于智者。知识与信息在网上很容易获得,但是仅满足于浏览眼前一两条帖子,指望从中捞出真知的大鱼,是不可能的,妄下判断指导行动更是可怕。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真相可能只是来得慢一点。获取真相最需要的是智性和耐心,多看看正反材料,不要急于跟风、骂人。从碎片化信息匆匆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以偏概全。

三、宜公忌私

无论天灾还是人祸,林林总总的新闻反转事件牵涉面广,利益相关者庞杂,其中往往还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媒体工作者。此时,政府和媒体应该站在大局、全局的高度和公众利益的角度去发布信息、表明态度,而不应该局限于小我利益,怀抱私心开展工作、进行处置。“哈尔滨天价鱼”事件,黑龙江某电视台采访了饭店老板,老板说这种鱼是非常珍贵的,而且长到这么大需要好几年,费时间和人工,所以卖到将近400块一斤一点也不贵,电视台的画外音还详细介绍了这种鱼的品种和珍贵程度。电视台的记者还调出了当时的监控画面,老板也解释道,这是给他打折了才收的7000块,我们推搡是推搡了,可是是那个外地人先动的手,因为他喝多了,我们后来是和解了的。报道中并没有采访事件的另一方当事人。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拉偏架式报道对大众的引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后来引发了两地网民的互黑对骂,进一步引发舆论爆点。如果媒体一开始能禀持公心,公平报道,监督饭店知错就改,亡羊补牢,事件就不会以当地政府被打脸而收场。

四、宜柔忌狠

热点舆论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表明态度,成为公众的一致期待。媒体在面对问题甚至质疑时,如果不注意表态的方法、尺度和艺术,势必激发新的问题和矛盾,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粗暴地讲狠话、办狠事、用狠劲。

曾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该文章称,江苏泰兴某中学一女教师在监考时猝死,正在考试的同学竟然能在目睹老师最后挣扎呻吟中平静地做完题。文章随即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教育体制的抨击和质疑。后经校方证实,孩子们发现之后,立即喊来老师,大家一边紧急施救,一边打120并尽快送往医院,并非冷血无知。

然而某网络媒体以《江苏女教师监考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一题转载了这篇文章,并配评论员文章抨击现行教育制度,在反转新闻盛行的当下,媒体在事件尚未明了的情况下就配评论说狠话表观点,无异于自摆乌龙。

惊悚的新闻反转是对舆论公信力的破坏。不是不能表态,不是不能批评,但是,无论何种批评,都不应情绪化。不妨多从建设性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发戾气泄愤。做到这一点,就不会偏听偏信,被某一方新闻当事人牵着鼻子走,也不会被恶意干扰。媒体有责任不断深入挖掘真相,避免片面误导公众。

五、宜冷忌热

很多新闻刚发生时,真相并不会一下子全部呈现,需要媒体不断挖掘和官方的调查,才会越来越清晰。从开始不清楚到最终真相大白,这是自然规律。可新闻反转往往并非如此,不是事实的自然逐渐呈现,而是标签的变换。个别媒体凭着一腔热情,感性为之,没有冷静思考,理性对待,难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梳理反转新闻事件,我们发现,媒体不仅是很多反转新闻的发现者,更是引导反转新闻走向公共视野的推动者,在事件当事人的呈现中媒体也起到了塑造者的角色。

目前媒介环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使得社交媒体兴盛。在这场大变局中,传统媒体的地位岌岌可危,媒体圈陷入集体焦虑,但新闻的正义性和真实性,不应当因为竞争而受到影响。不论竞争多激烈,真实都应当是新闻传播的道德底线。在众声喧哗的传媒生态中,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守客观、冷静、理性的底线思维,让新闻报道经得起现实的推敲和历史的检验。

(作者单位:常州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女司机舆论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跟女司机打赌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珍爱生命,远离女司机?
温馨提醒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就剩一百元
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