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以方法,寻疑有方

2016-02-02张雅兰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

张雅兰

【摘 要】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些话都点明了质疑精神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作为学生不能成为有待填充的标准化容器,要时刻具备质疑能力,敢于大胆地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小学阶段是培养质疑精神的黄金时期,我们教师要努力让小学生在起始阶段就开始发展质疑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语文;培养质疑精神;教给质疑方法

学贵有疑,质疑精神是创新能力的根。有了质疑能力,进而思维才有可能创新。课堂上,教师要能够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努力建立和谐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挑战老师,怀疑老师。语文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上创设适宜的质疑环境,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自由表达,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老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适时教给学生适宜的质疑方法,让学生寻疑有方。下面论述我在此方面的四点粗浅做法,仅供参考。

一、对课题质疑——设问性质疑

小学语文课文的题目,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有的展示要歌颂的主要人物,有的显示了文章的线索。所以说课题是“文眼”,是“窗户”,学会质疑课题,在学习上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如能常常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猜谜,对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带领他们的思维向着纵深发展。

教学中,出示了课题之后,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题目告诉了你什么内容,你还想问什么。如教学《朱德的扁担》,老师板书了题目之后,有学生很快就会问:朱德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他的扁担很特别吗?这样的问题,往往可以激起学生先行阅读课文的兴致。有教学机智的老师,大多会通过声像俱佳的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伟人朱德的伟绩,缩短学生与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为感悟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打开学生思维的窗口,是解读课文的关键。教学时,出示课题之后,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反复研读题目,试着针对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一些问题,对课题进行猜疑。

二、对关键句质疑——疏通性质疑

每篇课文中都有几处关键句子,它们是课文的中心句或是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这些句子一般含义都深奥难懂。由于知识面和阅历等原因,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信息衔接不上,对这些重点句难以理解,容易生疑,需要深入探究。如果这些句子不弄清楚,课文的立意及写作目的就不会通晓。教师在此时不要以自己的解读替代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一定要让他们以疑促思,以思促解,最终豁然开朗。 如教学《骑牛比赛》一文,课文结尾时小姑娘问骑手:“你为什么没有从牛背山摔下来呢?”骑手说:“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很多学生在此处有疑惑,那骑手的话是不是答非所问呢?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最终解决问题。原来是骑手经过上千次的摔打才练就了前文中的“高超技艺”,此刻才会没有被摔下来。学生一旦这样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就凸显了。

小学教材中,课文的中心句或者是主旨句,大多是作者情感表达的集中之处,往往语言隽永,意蕴深刻。因此在此处求疑,对于疏通文意很有价值。教学中要通过引领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想尽办法使得学生能够理解重点句,这样才能唤醒他们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意旨。

三、对重点词质疑——推敲性质疑

小学教材里,好多课文中都有用得很精妙、恰切的词语,这些佳词妙句组成了文章语言的建筑材料。教学时,要能够抓住这些重点的词语,通过细细咀嚼、认真推敲、大胆质疑的方式,带领学生遨游词语的世界,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细细品读。这样就能真正让语文课堂上出浓浓的语文味,从而使得语文回归本位。 如教学《狼和小羊》一文,“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教学时要刻意引领学生注意“故意找碴儿”这个词,然后生疑:狼为了吃小羊,都找了哪些碴儿?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后,很明显地能够得知,狼想吃小羊的这些理由都是胡编乱造的,而且这些碴儿是故意找的,无中生有的。如是,自然引发了学生对狼本性的思考,从而领会了文章的要旨。

课文中有些地方使用了反义词,有的词语重复出现等,这些都是语文的关键词,它们是作者寄寓了深意并高度浓缩情感的词语。可以以它们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这里入手质疑,突破开来,进而细细品味,仔细斟酌,把暗含在其中的深意咀嚼出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效。

四、对留白质疑——疑难性质疑

课文留白是文本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是写得模糊、写得简略,就像音乐中的休止符,电影中的空镜头,留有余地,任人遐思。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这些“留白”,巧妙生疑,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激发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体味到文章深层次的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如教学《母亲的恩情》一课时,读到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说:“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里的留白是利用省略号留下的,需要引导学生设疑:母亲此时会是什么神情,会想些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把孟郊母亲的表情和没有说出来的话联想出来,让学生深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一片关爱之情。

阅读教学中,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的质疑,大到对课文内容、篇章结构、段落层次等的质疑,学生不管是哪个阶段生疑之后,教师都要精心引导,让学生进一步读读、思思、议议,弄明白问题的症结,寻到疑问的根源。如是,学中疑,疑中思,思而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思维得以积极思辨。

质疑精神已然成为一个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素质,让小学生明白质疑精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学中,时时处处充满疑问,课堂才会有活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再不能只是注重纯知识的传递,过分强调学生接受学习。还要智慧引领学生具有开放的思维和质疑精神,如此,方可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让质疑之花,灿烂地绽开在我们开放的课堂上,为培养有创造力的新一代助力。

【参考文献】

[1]于鑫.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中旬).2015(04)

[2]张锦军.语文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7)

[3]刘羽.质疑能力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9)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语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研究
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图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误区和改善策略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误区和改善策略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误区和改善策略
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实施差异性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