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的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1-31程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早期干预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程华

(山西省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复科 山西 临汾 041000)



康复护理的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程华

(山西省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复科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康复计划,并对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急性期、恢复期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早期干预;生活质量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脑血管疾病,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逐年转变及生活压力的加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研究指出,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在康复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表现,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有报道指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为探讨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随机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该类患者62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部MRI、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其生命体征在入选前1周内基本稳定,其GCS评分在8分以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排除四肢瘫患者、严重内科疾病者、精神病史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包括34例男性,28例女性,年龄分布为34~71岁,平均年龄为59.2±5.7岁,其中41例为脑梗死,15例脑出血,3例脑出血合并脑梗死。入院检查显示,其中37例为右侧偏瘫,16例左侧偏瘫,9例双侧偏瘫。

1.2 方法

1.2.1 急性期护理干预 ①躯体摆放。良好的躯体姿势摆放能够有效预防肢体萎缩。将患者治愈硬板床上,保证其卧姿正确,并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其中仰卧位由于受到迷路反射和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存在活跃的异常反射,易造成挛缩模式加重,同时由于患者患侧的骨盆呈后旋状,下肢外旋极易造成外踝、足跟和骶尾出现压疮,因此应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仰卧位。临床研究证实,俯卧位可有效预防腰部和髋部屈曲,可有效预防挛缩,但应注意观察防止患者出现窒息。在临床护理期间,应避免使用毛巾卷等实物对手指屈肌痉挛进行对抗,防止造成痉挛加重。②挛缩预防。协助瘫痪关节进行规律运动,每日3~4次,每次动作持续10次作呕,按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由上而下的顺序对挛缩关节、肌腱和肌肉进行活动,注意由小到大逐渐调整幅度。③肢体按摩。对患肢进行合理按摩有助于促进淋巴回流和血液循环,并减轻重症,同时可促进患肢感觉刺激的恢复。在进行肢体按摩时,建议对肌张力较高的肌群进行安抚性按摩,促使其放松,对肌张力较低的肌群实施揉捏和擦摩。

1.2.2 恢复期护理 于患者病后1~3周,待其生命体征基本恢复平稳时对其实施恢复期护理,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使其肢体功能的及早恢复。①软瘫期:此时主要为促进肌张力的恢复和提高,诱发肢体开展主动运动。指导患者及早开始自主运动,并逐步进行主动运动。注意用力温柔,缓慢增加至最大幅度,以引起肢体的轻度疼痛和紧张感为宜,同时可配合面部热疗、理疗和针灸。②痉挛期:对异常运动和肌肉痉挛进行控制,并促使分离运动的及早出现。③改善期:根据患者的具体瘫痪程度,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运动锻炼计划。若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则指导其进行坐位训练,由半坐位开始,逐渐向床边坐位,最后开展轮椅或椅子走位,之后实施站立步行训练。并指导患者在斜坡、阶梯、平地等多种地形进行步态训练,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辅助器训练方法。同时注意开展手和上肢训练,如写字、投球、排球等。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注意考虑患者的具体能力,避免强度过大引发病情恶化。

1.3 观察指标 采用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进行评价,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并对其进行t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质量 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其心理领域、生理健康领域、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领域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结果

2.2 肢体功能 本次研究中,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前其Barthel评分为40.7±13.9分,护理后其评分为92.5±10.3分,经过护理后,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脑卒中已成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常见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致残原因。随着近年来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数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均成功救治,但是仍无法避免严重肢体运动障碍的产生。调查显示,脑卒中患者治疗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当代康复医学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促使患者功能障碍的减轻,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之成功回归家庭和社会。康复护理早期干预指的是在脑卒中患者在成功接受临床治疗且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采取有效措施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促使其肢体功能障碍程度的减轻。李凤平等报道指出,康复护理早期干预能够促使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本次研究中,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急性期、恢复期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符合临床研究的基本结论,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日康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程蕊琼,梁喜芳,颜玉贤. 康复护理的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z2): 6.

[2]代启燕. 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全科护理. 2011, 09(5): 419-420.

[3]姚丽娟. 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2): 16-18.

[4]王爱丽,李保兰,王燕. 早期康复护理对13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研究. 重庆医学. 2014(19): 2540-2541.

[5]李凤平.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2): 162-16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23-0212-02

猜你喜欢

早期干预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吞咽治疗的早期干预时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恢复的影响
早期干预防治围生期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位摆放依从性中的应用
晚期早产儿精神运动发育早期干预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