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1-30婧吴淑玲徐萃锚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00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海南海口57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胃穿孔应用效果

陈 婧吴淑玲徐萃锚( 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0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海南 海口 57000)



PDCA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 婧1吴淑玲1徐萃锚2
(1 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0208;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海南 海口 571000)

【摘要】目的 分析PDCA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8例应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胃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PDCA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VAS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胃穿孔患者应用PDCA护理模式的成效良好,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胃穿孔;PDCA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急性胃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速度快以及严重的特点,需要及时进行修补手术,对病灶进行修补,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1]。临床中常用的是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作为基于微创技术发展起来的术式,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能够在尽量减少患者创伤的基础上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医疗脊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临床效果也受到了广泛的肯定。要在手术治疗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恢复,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步骤[2]。本文通过分组研究,探讨一般护理干预与PDCA护理模式对于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成效,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8例应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胃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的29岁、最大的58岁,平均为(42.7±3.5)岁;从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在3.2~12.8 h,平均为(4.5±1.3)h。对照组4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的32岁、最大的59岁,平均为(44.2± 3.1)岁;从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在3.5~13.4 h,平均为(4.7±1.5)h。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术前准备、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PDCA护理模式指导下展开工作,“PDCA”所指的是:P—制定详细的护理干预计划,以手术前心理护理为例:首先应当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当下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找到患者心中负面情绪所在,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此时要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和改进,以求在下一次获得更好的成效[3];D—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针对腹腔镜修补术的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的特征对术前术后的护理细节进行质量控制,所有的质量控制标准均通过科学验证。根据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的生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在手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运送过程中注意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此外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加强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师报告,以免出现意外;C—不断对护理计划与措施进行检查和调整,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疼痛护理、饮食指导或引流管护理期间,做好当下工作的同时还应当对之前的工作成果予以评价,详细记录护理成效,通过优化护理程序提高患者的用药合理性、营养支持以及心理健康水平,使患者获得更佳的护理服务体验,提高生活质量;A—加强对护理细节的质控,护理过程中加强临床检查,做好护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对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要予以批评,做好基础性疾病的治疗与护理,从而全方位的改换患者的身心状态。在实施期间加强对护理成效的评估和验证,总结护理期间的不足和缺陷,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加强对护理流程的干预。

1.3 评价指标:①并发症发生率;②VAS评分,通过视觉疼痛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感受进行评估,得分在0~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③生存质量,应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因子有角色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状态、疼痛、体力与精力,得分在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生存状态越好[4]。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中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现,比较使用卡方值检验;患者的VAS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现,比较采用t值检验。以P<0.05代表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与VAS评分结果:实验组44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82%;对照组44例患者中有12例在手术治疗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后1 d的VAS评分为(5.42± 0.71)分、术后3 d的VAS评分为(4.03±0.39)分;对照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VAS评分分别为(7.19±0.83)分和(6.14±0.48)分。提示实验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3个月进行生存质量评价,实验组患者的角色状态得分为(78.54±6.31)分、躯体功能得分为(71.45±5.79)分、社会功能得分为(81.08± 7.12)、心理状态得分为(78.44±6.17)分、疼痛得分为(76.89± 6.02)、体力得分为(67.46±6.13)分、精力得分为(78.09±6.10)分;对照组患者的角色状态得分为(69.31±6.22)分、躯体功能得分为(60.46±5.32)分、社会功能得分为(68.89±6.33)、心理状态得分为(65.71±6.25)分、疼痛得分为(66.58±6.18)、体力得分为(58.44±6.27)分、精力得分为(68.39±6.27)分。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价的各个因子,差异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具有较好的成效,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恢复速度快,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较广[5]。除了手术要素之外,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也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PDCA护理模式是一种在PDCA循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其关键在于不断总结前一护理手段的成效及优缺点,在当下实施成效的基础上予以质量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护理成效。本组中,应用PDCA护理模式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VAS疼痛评分较低、生存质量较高,提示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又专.PDCA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58-59.

[2]付环.PDCA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15):141-142.

[3]姬敏,陈阳静.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4,(11):1746-1747.

[4]曹春莲.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082.

[5]石玉兰.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期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4):230-231.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229-02

*通讯作者:E-mail:164laiyunqing@163.com

猜你喜欢

胃穿孔应用效果
一顿火锅吃出胃穿孔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老年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效果比较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